首页 理论教育 《海外巴洛克时代-—哈里路亚大合唱》

《海外巴洛克时代-—哈里路亚大合唱》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的艺术家——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儿子——小提琴家与指挥家的决斗——键盘乐大比拼——安妮女王——乔治一世——水上典礼——焰火音乐——清唱剧——哈里路亚大合唱——亨德尔与巴赫——亨德尔主要作品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英国是一个有趣且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除了日常的“理发”和“看病”之外,当有人亡故时,理发师或外科医生必须要赶到现场为亡者做检查以确认其真正死亡。

《海外巴洛克时代-—哈里路亚大合唱》

英国艺术家——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儿子——小提琴家与指挥家的决斗——键盘乐大比拼——安妮女王——乔治一世——水上典礼——焰火音乐——清唱剧——哈里路亚大合唱——亨德尔巴赫——亨德尔主要作品

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英国是一个有趣且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个被欧洲大陆硬生生挤到大西洋海域里的岛国,总是散发着润湿的、诱人的魅力。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乡村庄园,有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屋舍,有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尽相同的天与地的色调,还有最具君子气质的羞涩的绅士。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这个被“遗弃”的岛国一点儿也不比欧洲大陆要差劲:也许我们不一定能讲得清楚英国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意义,但只要一提到莎士比亚的名字,真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假使我们要像推举音乐界的“音乐之父”(巴赫)那样推举出欧洲的“文学之父”,肯定非莎士比亚莫属——我们知道这是荒唐的,因为文学不像音乐那样使用同一种语言,何况“英语”在整个欧洲也并不占有优势。除莎翁之外,英国的大文学家还有好多:艾迪生、华兹华斯、雪莱、琼斯、王尔德、拜伦、狄更斯、肖伯纳等等。英国的哲学也是人才辈出:培根、博克、休谟洛克、霍布斯、斯宾塞、李嘉图等。美术领域也是英国人的强项,雷诺兹、荷加斯、康斯太布尔等都是举世公认的大师。

但是,如果要我们开出一份英国“出产”的音乐家(这里专指从巴洛克到浪漫时期的“纯正”古典阶段的作曲家)的名单,我们发现,这中间居然不可思议地出现了空白!勉强能够算得上“家”的诸如霍尔斯特(《行星组曲》的作者)、艾尔加(作有《威风堂堂进行曲》等)之流,说实在话,连挤进“百强”都显得有些吃力!想想看,在诞生过如此众多的作家哲学家、美术家等艺术家的国度里,居然没有一个够得上级别的作曲家,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如果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英国人不崇尚艺术、不喜欢音乐,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里,有全欧洲最古老的音乐厅和歌剧院——“科文特(考文垂)花园”皇家歌剧院和音乐厅;有全世界最棒的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最早成立于1719年);有最优秀的演奏团体——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乐团(1732年成立)、皇家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另外不要忘记,这里还有最疯狂的、为了音乐而不惜牺牲绅士风度的乐迷。

如果你去伦敦著名的“西敏寺”(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游览,这里的人会迫不及待地告诉你,说英国出了一个叫做“亨德尔”的作曲家——他是与巴赫齐名的大音乐家——他就葬在西敏寺大教堂的“诗人祠”,他的墓碑上刻有他最著名的《哈里路亚》大合唱的旋律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格局很有趣:巴赫坐镇德国,统领全局;亨德尔抢滩英伦,独领风骚;维瓦尔第称霸威尼斯(意大利),享受南部欧洲的明媚阳光。这“巴洛克三大巨头”把整个欧洲“分裂”成一个大三角形,各霸一方,互为影响但又互不干扰——当然,这“三角型”的内部,也有诸如德国的泰勒曼、意大利的柯莱里、博凯里尼、斯卡拉第父子以及法国的库普兰和吕利等作曲家,但是与这三大巨头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资料

亨德尔(G·F Handel,1685-1759年)英籍德国作曲家。早年在故乡德国的哈雷完成音乐教育,并担任家乡教堂的管风琴师。1703年迁居汉堡,任汉堡管弦乐团团员。其间完成第一部歌剧,并在当地上演。1706年,游历意大利。3年后回到德国,任汉诺威宫廷乐队乐长,随后两次访问英国,成为英国音乐界的领袖人物。1726年,加入英国国籍。其创作的“清唱剧”,对整个音乐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1751年双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病逝。

亨德尔并不是英国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德国人。他出生在德国的哈雷,此地距离巴赫的出生地艾森纳赫不到一百公里。他父亲是当地的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也许在我们看来,理发师与外科医生是两个完全不搭界的职业,但是在欧洲,至少从中世纪开始,这两个职业就已经紧密相联了。除了日常的“理发”和“看病”之外,当有人亡故时,理发师或外科医生必须要赶到现场为亡者做检查以确认其真正死亡。他们为亡者修整发须,如果是男性,还得为他修刮一次胡须,哪怕是象征性的。因为人们相信,对那些假死的人,剃须刀(或手术刀)能够让那人从床上坐起来。只不过,“理发师”(或称“剃须匠”)专为穷人服务,而“外科医生”的服务对象则是上流贵族。亨德尔的老爸能够将这两个饭碗都拢到自己手上,至少说明他在当地是很吃得开的。他的妻子在生了6个孩子之后便去世了,他接着又娶了一个。这个女子比他小整整30岁!后妻为他又生了4个孩子,亨德尔就是其中的第2个。也就是说,当亨德尔出生时,他父亲已经63岁,而母亲才34岁,不知亨德尔那绝顶的才气与这有无关联。

汉堡虽然是港口,却以出产音乐家而闻名

他父亲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律师。律师或法官虽然不是什么贵族,却是标准的上层人物,属“穿袍贵族”,比他父亲更受人尊敬。但亨德尔不喜欢法律,他总是趁父亲不在,偷偷地弹琴。不过,当着父亲的面,他还是装模作样地读书。直到他老爸故去,他才跑到汉堡,在汉堡歌剧院谋得了第二小提琴的职位。然而不久,他就与乐团指挥约翰·马提颂发生冲突,两人为此展开了一场决斗。要知道,对于四肢灵巧而且又惯用两只手臂的“指挥”来说,拉小提琴的亨德尔实在是不堪一击。决斗开始了,只见马提颂一声大吼,提剑直指亨德尔的胸口。眼见亨德尔性命不保!不想这一剑不偏不倚,正好刺中亨德尔胸口的那一颗大纽扣上,不仅剑给挡了回去,连剑尖都折断了。由于这遭变故,他俩竟尽弃前嫌,戏剧性地成了莫逆之交。

介绍

指挥(Coducted)不要以为指挥就是拿着“指挥棒”潇洒地在乐队和观众面前手舞足蹈!早年的指挥是没有“指挥棒”的,他们要么空手要么随便找个谱纸什么的来比划。也有人用手杖敲击地面来指挥。法国大作曲家吕利就是在一次为庆祝路易十四病后康复的音乐会上担任指挥,误将手杖戳到脚背,感染而死。

通常指挥歌剧的人会坐在钢琴一边,拿着木棒敲打桌子,谓之“砍木者”。1820年,德国人史博在英国演出时首次使用“指挥棒”,观众惊恐不已。后在韦伯门德尔松等大师的支持和倡导下,“指挥棒”渐为人们所接受。

吕利像

随后,这两个好朋友一起跑到吕贝克,合谋要接替大名鼎鼎的布克斯特胡德(Buxtehude)的职位。当时布克斯特胡德任吕贝克“玛丽亚大教堂”的管风琴师,并创办了与宗教礼拜有关的音乐节,每年从圣诞节的前五个星期开始,连续举行音乐会,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晚间音乐崇拜”。当年,巴赫就是慕他的名,徒步三百多公里从克藤到吕贝克来听他的音乐会。

经过一番努力,老布克斯特胡德终于答应把职位让给亨德尔,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必须娶他的女儿。我们知道,这位高贵的、受人尊敬的布克斯特胡德小姐的惟一优势,就是年龄大大高于她的美貌。她是属于那种典型的“一见钟情”的人!只怪亨德尔少不更事,经受不住“诱惑”,竟被她的容貌吓得屁滚尿流,滚回了老家。究竟被吓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得而知,但后来他始终光棍一条、终身未娶却是事实。现在看来,亨德尔当初真是英明,因为汉堡歌剧院的管风琴家约翰·舍弗德克不顾一切地将布克斯特胡德小姐娶回家,几年之后,当人们再见到他时,发现他的老婆已经换到第三任了。

当年布克斯特胡德所在地吕贝克

接下来,受到一个意大利公爵的怂恿,享德尔跑到意大利呆了3年。在风情万种的拿波里,他写下了优美的小夜曲《阿其斯与加拉塔》。在人才济济的罗马,他故伎重演,又进行了一场“决斗”。不过这次不是刀枪相见,而是与当地作曲大师多梅尼科·斯卡拉弟的“弹琴决斗”。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键盘乐大比拼,动用了不同类型的键盘乐器,包括羽管键琴和硕大无比的管风琴。虽然斯卡拉弟在羽管键琴上略占优势,但亨德尔的管风琴演奏却是一致公认的冠军。

资料

多梅尼科·斯卡拉弟(D.Scarlatti1685-1757年)意大利键盘乐演奏家、作曲家,大作曲家亚力山大·斯卡拉弟之子。生于那不勒斯,16岁被任命为当地皇室教堂管风琴师兼作曲师,后随父到罗马,然后转去威尼斯学习键盘演奏。1707年至1714年,在波兰皇宫任皇后玛丽卡西蜜尔私人乐队的队长。1715年,担任圣彼得乐长。1720年,前往里斯本,任皇室教堂乐长,兼为公主作曲。公主婚嫁西班牙,遂随公主一同前往马德里,终老于此。

其数百首单乐章的奏鸣曲(为羽管键琴而作)是十分精巧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洛可可”(指“巴洛克”到“古典主义”过渡阶段的风格,源自法国“凡尔赛宫”的贝壳状曲线的装饰趣味)风格。

亨德尔任宫廷乐长的汉诺威

从意大利凯旋,因意大利神父史提法尼的力荐,他担任了德国汉诺威宫廷乐队的乐长。但是干了不到一年,他就请假去了英国。

他之所以去英国,是因为当时英国音乐界的台柱子普塞尔刚刚去世,而意大利歌剧又没有能够及时地取而代之,英国的国民歌剧开始没落。他瞧准了这个空档,把以前在德国写的歌剧《林纳尔多》拿去逗英国人玩。没想到,英国人听了这部歌剧后全都发了狂!歌剧连续演了15天,场场都是爆满。出版商也趁机把总谱拿去出版,赚了一大笔钱,而他自己却一分钱也没有拿到。以至于后来亨德尔对出版商说:“下次由你来写歌剧,我来出版好了!”

但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亨德尔的正式身份是德国汉诺威宫廷乐队的乐长,因此,假期一结束,他就不得不返回德国。不过一年之后,他趁汉诺威歌剧院休整之机,再次请假去英国。这时,汉诺威的领主、选帝候乔治·路德维希已经察觉出他在英国干的那些“好事”了,虽然很想戳穿,但也没理由阻挡。因此,亨德尔在写了一纸“保证函”答应在规定的时间里回来之后,第二次横渡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

当时的英国由安妮女王执政,亨德尔到了伦敦之后,灵感爆发,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写了一首《安妮女王祝寿颂》,由此大讨女王欢心!女王颂赞他为“普赛尔第二”,并颁赐他每年两百英镑的俸禄。这一下,本来就不想回德国的亨德尔,干脆就与德国的吕贝克宫廷躲迷藏,任凭吕贝克方面雪片般的催促函,就是窝在英国不出来。

仔细研究英国的“风水”会发现:凡是遇到女王登基,就国力大增,战无不胜——谁让英国的男人都那么绅士呢!单说那位妙龄早逝的安妮女王,虽然她不像伊丽莎白一世或维多利亚女王那般伟大,但在她短短的当政时期里,就解决了她的前任威廉三世解决不了的大问题——英国和法国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而惹起的战争,而且还一举合并了苏格兰,组成“大不列颠王国”。

亨德尔到了英国之后,没想到好景不长。第二年(1714年),年仅29岁的英国女王安妮突然驾崩,亨德尔一夜之间失去了靠山。更糟糕的是,新继位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旧主子、德国吕贝克的领主乔治·路德维希。

写到这里,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像是小说了,德国的选帝候怎么跑到英国来做皇帝?而且好像是专门来跟亨德尔对着干的?

原来,当时欧洲各国王室之间都相互通婚——这是极其英明的做法,因为这种婚配方式不仅能延续皇族纯正高贵的血统,而且不同地域的交叉还能够避免近亲繁衍带来的恶果。拿英国来说,前一代国王威廉三世没有子嗣,为了避免争位,规定威廉三世过世之后,首先由他的表妹安妮继位(即当时的安妮女王),其次是詹姆斯一世的孙女、德国汉诺威选帝候爱伦斯特·奥古斯都的遗孀苏菲娅和她的子孙(但必须是路德派新教徒)。所以,当可怜的安妮女王以29岁妙龄驾崩之后,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德国汉诺威的选帝候乔治·路德维希——这就是英国的新皇帝乔治一世,现在的英国王室都是从乔治这一派延续下来的。

乔治一世对亨德尔早年不辞而别的做法恨之入骨,一直耿耿于怀。这次阴错阳差到英国来做皇帝,正好借机给亨德尔一点儿颜色看。

正当亨德尔愁眉苦脸、一筹莫展的时候,英国的布林顿勋爵和德国的基尔曼塞吉男爵合谋想出一条妙计来帮助他。他们知道这位来自德国的皇帝整天无所事事,他连英语都不懂,更别说对英国的了解,但他却十分精通音乐。于是,他们进殿朝觐,花言巧语说服国王举办一场“水上典礼”来庆祝登基——原来英国伦敦有一个传统,每到夏天,人们都要来到泰晤士河上划船嬉戏。国王果然大喜,命两人马上去操办,日子就定在8月中旬。于是,两位爵爷一边加紧筹办水上典礼,一边立即通知亨德尔,要他马上创作一套音乐供庆典用。

泰晤士河的水上音乐典礼举世闻名

演出这天,乔治一世的情绪特别好,尤其是华丽壮观的音乐令他十分陶醉,不禁问手下这音乐是谁写的。两位爵爷忙不失时机地“供”出了亨德尔,并请求国王惩罚自己的“欺君之罪”。国王此时正在兴头上,何况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于是一摆手,免了两位爵爷和亨德尔的“罪”。不仅如此,还额外加了亨德尔两百英镑的年金,并委任他为“首席宫廷作曲家”。

后来,“水上典礼”的活动又在泰晤士河上举行过一次。这次,乔治一世乘上一艘豪华的敞篷游艇,身后是波尔顿公爵夫人、纽卡斯公爵夫人、哥多尔费伯爵夫人,还有那位好心的基尔曼塞吉男爵的夫人以及奥克纳伯爵,其他许多达官贵人则分乘另外几条游船紧随其后。亨德尔乐队的船则在国王的游艇侧边,与游艇寸步不离。船上载有50多个乐手,包括小号、圆号、双簧管、大管、德国竖笛、法国笛、小提琴及低音提琴,惟独没有歌手。由于阵容强大,配器丰满,不仅是国王,就连站在泰晤士河两岸围观的市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音乐的震撼!

整个演出需要一个小时,但实际演奏花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国王太喜欢它了,以至于晚饭前要听两遍,晚饭后还要再听一遍。这套曲子后来被命名为《水上音乐》(Water music)。

《水上音乐》的原稿已经遗失,现在演奏的谱子是后人根据资料整理的,以“组曲”的方式来演奏。在前后三部组曲中,一共有21首曲子,分别使用法国序曲、布列舞曲、角笛舞曲、小步舞曲、吉格舞曲等。要说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应该是第二组曲中的第四段旋律。《水上音乐》的版本很繁杂,有的指挥家把这一首放在最后演奏

中我们可以听出,这段旋律的“切分音”起了主导地位。所谓“切分音”,理论上讲,凡是违反了正常节奏与重音者,皆可谓之“切分音”。“切分音”不仅打破了“正常”的节奏韵律,形成“快-慢-快”或“短-长-短”的格局,造成节奏时值的“不均匀”分布,而且还改变了原有的“重音”结构,譬如原来的重音在每小节开头的第一拍,现在变成“中间”(即“长”的音符)为重音了。

在作曲技法上,这种“改变”的目的,就是要使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变得更有动感,更加与众不同,令人印象深刻。具体到《水上音乐》,这里的“切分音”节奏不仅活泼轻松,充满了谐趣,而且“重音”的改变还造成了一种强烈的“不稳定”的感觉。而这种“不稳”,恰似波浪般的颠簸感,令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水上行船的动态,再加上成对的小号和圆号等嘹亮的铜管乐器相互呼应,使整个“典礼”的画面显得生动有趣。

《水上音乐》的“姊妹篇”是《焰火音乐》。(www.xing528.com)

虽说这两部音乐作品以姊妹相称,但它们中间竟相隔了32年。

事情的起因是为了庆祝“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的签订。这个和约结束了长期以来劳民伤财的“奥地利皇室继承战争”。从1749年停战起,人们就开始酝酿一个庆祝典礼。保守的英国人居然想到了“焰火表演”这个新鲜玩意儿,于是从巴黎请到了当时名噪一时的意大利舞台设计家、焰火大师乔万尼·塞万多尼,配乐部分则理所当然地交给了“首席宫廷作曲家”亨德尔。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音乐部分不仅要符合现场庆典的氛围,而且还要与夜空里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焰火相互辉映,实在是不好应付。

庆祝典礼定在伦敦著名的格林公园的“渥哈尔花园”。这一天,全伦敦城共有一万两千多人倾巢出来观看焰火。伦敦桥上士女骈阗、游人如织;桥下画船云集、萧管齐鸣。人们摩肩接踵,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从桥的这头走到那一头。

仪典正式开始了。雄壮的音乐在亨德尔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那一头的焰火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导火索和炸药怎么也点不燃。更要命的是,焰火不但没点着,反倒把摆放焰火的架子点燃了。只见火光点点,随风摇曳,煞是好看!意大利的焰火大师塞万多尼眼见自己苦心设计的奇景落得个如此下场,一怒之下,拔剑刺向了这次活动的总指挥蒙塔格公爵。直到第二天他神智清醒并向高贵的公爵道歉,才没惹出更大的事端。

焰火表演虽然失败了,但幸好庆典音乐一直都没有停下来,总算为王室挽回了一点面子。这套音乐后来就被称做《皇家焰火音乐》。

亨德尔在现场演奏这套音乐时,根据乔治皇帝的喜好,去掉了“提琴”的声部(后来在总谱上又恢复了),动用了24个双簧管、9个圆号、9个小号、3个定音鼓、12个大管以及1只低音管,另外据说还有一门火炮。正是这几十种乐器的共同鸣响,紧扣了一万多名观众的心

在《皇家焰火音乐》第一段“序曲”的开头部分,亨德尔采用充满了活力而并不是传统的法国序曲的复杂的赋格手法,开头6个小节(加上反复实际是12小节)就抓住了听众。奇怪的是,虽然那是华美富丽的典型的巴洛克式的腔调,但是,哪怕是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的人,听了这段旋律也会马上受到感染!

亨德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并不是《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而是近50部歌剧和30多部清唱剧。

在他初来英国的时候,主要是致力于歌剧的写作——因为他是靠“意大利歌剧”这种东西发家的。但是,随着英国人对意大利式歌剧的腻味,尤其是所谓“叫化歌剧”(The Beggar’s Opera)的出现(这是一种采用通俗的曲调来表达世俗内容的舞台剧,虽然鄙俗不堪,却很合伦敦市民的胃口),迫使亨德尔“改行”去写作另一种样式的歌剧——清唱剧。这些新创作的剧目虽然都打着“清唱剧”的招牌,剧名也显得很“圣经”,内容也基本与宗教相关联,但是从音乐自身来看,其实与歌剧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因此,它们经常被当作“正歌剧”来上演就不足为怪了。

介绍

清唱剧(Oratorio)又名“神剧”或“圣谭曲”。严格地说,是以圣经故事为依据创作的具有宗教性质的戏剧。演出地点可以是音乐厅也可以是教堂,由于演员可以不穿戴戏装上台,舞台也可以不用布景,故名为“清唱”。有的清唱剧与宗教关联不大,但其题材也是精神方面的,如亨德尔的《赛墨勒》、《尤大·马加比》等。

音乐界里从来就不认同谁是“第一”的说法,但是,如果硬要说“清唱剧”中哪一部“最”著名,大家还是会一致推举亨德尔的《弥塞亚》。

介绍

弥赛亚(Messiah)“弥赛亚”系宗教术语,源自希伯来语,意为“受膏油者”或“被浇上圣油的人”。据《圣经》记载,在旧约时代,按照犹太人的礼仪,凡是国王、祭司、先知等都要被浇上圣油,如此才具有法力。到了新约时代,基督正是由神“点膏”(即浇圣油)才成为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的。所以,“弥赛亚”也常被引申为“救世主”。

清唱剧《弥赛亚》的剧情是根据圣经故事写成的,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预言与降诞”,叙述基督降诞的预言,共有21曲,其中第13曲《田园曲》十分优美;第二部分“受难与赎罪”,其中女中音的咏叹调《主被世人所欺》是亨德尔边流泪边写出来的,十分感人,另有2首合唱曲——《我们都是迷途的羔羊》、《哈里路亚》,是极其著名的作品;第三部分“复活与未来的荣光”,开头有一首女高音的咏叹调《我知道,给我们赎罪的人永远活着》(“西敏寺”大教堂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尊亨德尔手握乐谱的胸像,乐谱上面刻的旋律就是这一段),非常好听。最后一曲《阿门》也是神来之笔!

与巴赫相比,亨德尔虽然写了大量与上帝有关的“清唱剧”,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个“深具宗教感”的人。他对上帝的虔诚远远不如巴赫,甚至有时在宗教上显得漫不经心。人们不能想象,他写作《弥赛亚》完全是为了供爱尔兰的都柏林总督消遣,有游戏之作的味道。但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有时候是很难说得清楚的。他写着写着,慢慢就越来越感觉不对了。写到咏叹调《主被世人所欺》时,连自己都受到了感染,竟失声大哭。写作《哈里路亚》时,他对人说:“我确实看到整个天堂呈现在我面前,还有伟大的上帝本人。”他还说:“我想,上帝拜访过我。”——亨德尔一点儿也没说错,如果不是上帝给予他灵感和力量,如果他没有见到过上帝本人,这首曲子的画面感和撞击力是绝对达不到的!

介绍

哈里路亚(Hallelujah)取自希伯来语,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词,而是一句话。直译过来,意为“我们一起来赞美主”。

《哈里路亚》大合唱是古今所有宗教颂赞音乐中,最激动人心、最具撞击力的曲子,也是亨德尔对人类音乐最不可磨灭的贡献。亨德尔去世后被葬在西敏寺大教堂,他的墓碑上就刻有这首曲子的部分旋律

这首曲子采用了类似进行曲的风格,气势雄浑,崇高壮丽。亨德尔在主旋律中十分恰当地使用了“休止符”,不仅令演唱者有一个调整呼吸的时机(其实是为下一句的“出击”作准备),还营造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戏剧性效果,增添了庄严神秘的氛围。另外伴奏音型(主要集中在低音区)采用十分工整的、强有力的××××××××|××××××××|节奏型,就如同是“上帝的锤子”(这是作者生造的词语,没有任何出典),一捶一捶地敲击过来——任何人都无法承受如此重大的“打击”。

对于《哈里路亚》大合唱,最先坐不住的是英王乔治二世。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首演,乔治二世御驾临幸。当演出到第二部分最后一曲《哈里路亚》大合唱时,壮丽的旋律响起,国王突然间仿佛遭受到什么重物的一击,恍恍惚惚中似乎看见“上帝”他老人家一步步向自己走来,于是慌忙起身立正,肃然致敬。一旁的王公大臣见国王突然站立了起来,不明就里,也赶紧起身站立。包厢外的观众们见此情景,也纷纷离座起立,直至《哈里路亚》大合唱结束。从此以后——直至今日,凡是演出《哈里路亚》大合唱时,人们都要按照“惯例”起身站立,并且跟随着音乐的旋律而高声唱和!

亨德尔作品全集由克吕桑德主编,1859年至1894年编成,共计100卷,由德国亨德尔协会出版发行。其中:

歌剧约近50部。著名者有《泰塞奥》(Teseo,1712年)、《阿马迪吉》(Amadigi,1715年)、《阿尔辛那》(Alcina,1735年)、《朱庇特在阿尔戈斯》(Jupiter in Argos,1739年)。最晚的一部歌剧(《戴达米亚》,Deidamia)作于1741年。

“戏剧清唱剧”约30部。著名者有:

《阿西斯与加拉蒂亚》(Acis and Galatea),始作于1718年,情节取自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

《阿塔丽娅》(Athalia),1733年,根据《圣经·旧约故事》编成。

《亚历山大节》(Alexander’s Feast),1736年,通常与“亚历山大之宴”大协奏曲同时出现。

《扫罗》(Saul),1739年,剧情取自《圣经·旧约》中的《撒母耳记》。

《弥赛亚》(Messiah),1742年都柏林首演,1743年伦敦首演,根据圣经内容编成。

《参孙》(Samson),1743年,剧情取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宗教诗《力士参孙》。

《赛墨勒》(Semele),1743年,剧情取自希腊神话。

《所罗门》(Solomon),1749年,描写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的故事。

《耶夫塔》(Jephtha),1751年,剧情取自圣经·旧约《士师记》。

《犹大·马加比》(Judas Maccabaeus),1746年,是为数不多的非圣经题材的清唱剧,歌颂“王位继承战争”中屡建功勋的英国英雄康巴兰公爵。其中一段《英雄凯旋归》十分著名,是现今许多典庆场合里经常用到的乐曲

“教堂音乐”包括《圣父光荣颂》(1707年)、《德廷根感恩赞》(1743年)、《加冕赞美歌》(1727年)共计4首、《恭祝吾王欢乐》、《葬礼赞美歌》(1737年)等。还有数量极多的康塔塔等声乐作品。

亨德尔作有大约30首大协奏曲,以Op.3(6首)和Op.6(12首)《大协奏曲》最为著名,是巴洛克时期“大协奏曲”的极品。此外,还有16首管风琴协奏曲(以第5、6、9号演奏最多,其中第5、6号还被改编为竖琴协奏曲)、15首室内乐奏鸣曲(可供长笛演奏,但其中6首用于小提琴的奏鸣曲,是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神品、8首羽管键琴组曲等。

“管弦乐”共2首,即《水上音乐》(1717年)和《皇家焰火音乐》(1749年)。

亨德尔虽然出身平民,但却一直生活在顶层的上流社会。他性格刚直、傲慢、暴躁甚至粗鲁,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在英国呆了半辈子,英语仍然过不了关,但可以熟练地用好几种语言骂人。他在演出时,哪怕是高贵的公主在下面窃窃私语,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当众责骂她。有一次,一个女歌手没能及时跟上他的指挥,他竟然冲过去猛力地抓她的手腕,一点儿也没有绅士派头——谁叫他是德国人而不是英国人呢!大名鼎鼎的作曲家、维也纳皇家歌剧院的指导格鲁克来英国拜见他,他却不屑一顾,讥讽道:“对于‘对位法’(泛指作曲法则),他还不如我的厨子知道得多”——说真的,他的厨子华尔兹先生也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作曲家。有意思的是,一百多年后,当举世闻名的“巴黎歌剧院”重新落成时,人们在歌剧院的前厅里看到了被誉为历史上最顶级的四位歌剧作曲家的大理石全身坐像,他与格鲁克是并列而坐的,另两位是吕利和拉莫。

巴黎歌剧院大厅,亨德尔与格鲁克等歌剧作曲家并排而坐

如果把巴赫和亨德尔拿来作比较,我们发现巴赫是谦恭的、自省的、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而亨德尔则是傲慢的、外在的、追求新颖不甘寂寞。亨德尔曾公开对格鲁克说:“你的歌剧(指《巨星陨落》)太麻烦了,在英格兰,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英国人喜欢的是能让他们打拍子的音乐,直接震动耳膜的音乐。”遗憾的是,此言在今天看来竟然是一语道破了天机,诸如“重金属”、“摇滚”之类现代在英国盛为流行。巴赫的音乐来自灵魂深处的自言自语,而亨德尔的音乐则多见于对事务表象的修饰和夸张。巴赫总是着眼于不可知的未来世界,这个世界比可知世界更为奇妙、更令人流连并且永不消亡;而亨德尔则着力于歌颂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错综复杂、荣辱并存而且终有一天我们会失去它!

这位被贝多芬誉为“伟大的导师”的人,1726年加入英国国籍后成为英国人乔治·弗里德利克·亨德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