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家孙维刚:活出平凡充实的一生

教育家孙维刚:活出平凡充实的一生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1月20日上午9时41分,孙维刚在北京第六医院逝世,享年64岁。大年初四,三轮实验班的学生来到孙维刚家陪王海亭过年。每当此时,王海亭总是深情地说:“说实话,我是感觉有些苦,但一个教师能够活成这样,为家庭、为学校、为国家留下这么多东西,他度过了平凡却充实的一生,值!”

教育家孙维刚:活出平凡充实的一生

孙维刚,1938年12月生于山东省海阳县。很多年前,他在青岛二中读初一的时候,最喜欢去海边玩。和那个时代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他也非常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暑假,他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一本苏联小说《普通一兵》。起初,他并不喜欢这本书,因为里面的战斗场面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然而,这一年的暑假,青岛阴雨连绵,他只好待在家里将这本书看了好多遍。这本书从此影响了他的一生。“人为什么活着?为了他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更幸福。”小说中马尔加爷爷讲的这段话深深地印在了孙维刚的脑海里,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暑假过后,孙维刚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积极锻炼身体,发愤图强,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孙维刚的理想是上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导弹,但命运偏偏捉弄人,高考前夕,他得了肺结核,必须休学养病。等到他病好参加高考时,又因家庭出身问题,只能上北京师专。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坚强的他以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在北京师专学习的那段时间,他坚持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学习英语。他的勤奋和好学为他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2年,24岁的孙维刚大学毕业了。他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到北京一所普通学校——二十二中任数学教师。从此,他一心一意地扎根在那里,辛勤地工作着。对于班主任工作,很多年轻教师觉得既苦又累,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孙维刚不这么看。他认为,一个孩子的进步,常常是一个家庭欢乐的源泉。当班主任虽苦,但看到因为孩子的成长某个家庭里充满了欢乐时,他就会从心底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从孙维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起,他就主动要求兼任班主任,从此,他就一直担任班主任。

在孙维刚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时候,可恶的病魔悄悄地缠上了他。1990年,他被诊断出患了膀胱癌。1998年,他又被查出患了直肠癌。其间他经历了多次大手术,用他爱人王海亭的话说,每次做手术他都是九死一生。王海亭是孙维刚事业上的助手,有学生或家长找孙维刚请教而他不在时,王海亭就代为解答。在王海亭的心里,孙维刚“的确非常了不起”。在孙维刚身上,她看到了一个教师的魅力。孙老师宁可自己受委屈,对学生或家长总是有求必应。在孙维刚生病期间,打到家里来的求助电话仍是一直不断。每次接电话,王海亭就会担心又是谁要带孩子来请孙老师辅导。孙老师经过几次大手术后,伤口都能伸进一个拳头,可别人上门或打电话来请教,孙老师总是忍着疼痛,笑脸相迎,有求必应。为了这件事,王海亭常常一个人难过地偷偷地哭。王海亭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孙老师找个没人的地儿,清净地过一段日子。但这样的生活对于她来说,真的是一种奢望了。

2002年1月20日上午9时41分,孙维刚在北京第六医院逝世,享年64岁。1月24日上午9点,首都各界人士近4000人自发来到八宝山,为他们所崇敬的孙老师送行。几千人聚集在一起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送行,这种场面在北京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www.xing528.com)

许多人向孙维刚的学生打听孙维刚上最后一节课时的情形,但是他的许多学生都说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骨癌,孙维刚那时已无法再从每层12级的旋转楼梯爬上四楼,常要以头抵墙来减少疼痛,甚至连钻进汽车都很困难,但是只要一站到讲台上,他的脸上就会挂满微笑,旁人看不出一丝异样。

大年初四,三轮实验班的学生来到孙维刚家陪王海亭过年。包着饺子,王海亭听到这些业已成人的“孩子们”在议论:记得吗?当初老师还留给我们一道题——为什么大型烟囱的形状总是双曲线的?……

孙维刚老师去世后,经常有人问王海亭:“孙维刚这么做,你觉得你们亏不亏?”每当此时,王海亭总是深情地说:“说实话,我是感觉有些苦,但一个教师能够活成这样,为家庭、为学校、为国家留下这么多东西,他度过了平凡却充实的一生,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