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必须强化形成良好的工作规范、学习习惯,形成主动落实常规的自觉性,才能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秩序。
第二,教学常规管理的本质,其实是对人的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调动校长、教师、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管理的到位、有序、高效和民主。
第三,再好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其生命力在于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否则形同虚设。
第四,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学常规常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把制度文字内化为师生富有生气、活力的共同行动。
第五,教学常规一旦实施,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但是“常规”不应成为“陈规”,需要与时俱进,紧扣学校发展的实际和师生的现实状态,这样才能避免常规僵化,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做到“管理更有效,教学更创新”的学校总体目标,落实“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管理思路,努力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科学化,突出教学常规管理有序性、实效性。
明确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严格实行教师“坐班制”,强化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阶段测查过程管理要求,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把学科作业训练纳入集体备课的要求,作业要立足基础、分层要求,做到当堂解决问题,点点清、段段清。
1.加强备课管理。要求备课中教师共享资源,促进教师备课相互学习,同伴相助,教学相长,在教案的编写当中,注重预设与生成关系,注重三维目标达成,注重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实施中,往往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按照备课的要求进行备课,投机取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存在空、虚、假现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学校要出台教师教案检查表,学生作业批改检查表,学校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教学目标落实,坚持做到一周一次重点检查,并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并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的月考核考评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
2.抓紧课堂监控。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当堂任务当堂清”,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新,相互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活动,学校领导不定时查堂和采取学生座谈等形式,进一步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要求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精心、尽心。作业内容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惩罚性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精心批改作业方面,教师批改要做到及时准确,不使用“×”,必须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同时,批改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会欣赏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必要时要求教师采取“一对一”面批,把批改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督促学生订正,并进行再次批改。坚决杜绝教师误批现象,若有家长对教师批改的作业不满意,经学校核实后将影响教师教学月考核。精心小结、善于总结工作才会有提高,细节决定成败。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www.xing528.com)
4.抓好课后辅导与阶段测查。抓好辅导工作,辅导工作是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持之以恒抓牢培优补差这一工作。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高质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要制订出培优补差计划和措施,每位教师依据学校的计划和措施,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班培优补差计划和措施,并认真做好培优补差记载,做到培优要定时,补差要随时,特别是对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的辅导要耐心而细致,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学期末学校通过学生座谈、家长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辅导的情况。若有一人不满意,扣两分,依此类推。同时对参加辅导的学生进行统一抽考,其结果与教师的月考核挂钩。
5.抓好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在学期末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集中反馈。在反馈中对于教师工作中的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考核的结果张贴在办公室宣传栏中,并将考核结果与学校年度考核结果挂钩,与教师津贴直接挂钩。
6.突出教改教研先导地位。根据校情,学校围绕“科研兴校”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创设氛围,转变观念打造教育科研工作参与的全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要深刻认识到,如何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解决课堂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教学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为此,学校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把兴校之策定在教育科研上。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辅导讲座,如,学校依托网络教研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引领教师正确认识网络教研是教育教学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定期召开教改教研工作专题会议等措施,创设教研氛围,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7.规范学习常规。学生学习常规的管理,有利于指导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注重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环境中得到熏陶,同时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袋,记录孩子的点滴进步,在成长袋中设立星级评比。每学期期末教师对照评比标准采用自评、同伴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中的收获及不足之处,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凡是在班级被评为“班级之星”的学生,将成为校级的“校园之星”。学校还可以举办优秀作业展评、古诗文吟诵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中“树典型、学典型”,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团队协作形成合力。人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中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合力,实现工作目标。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先深入到部分班级进行蹲点,包班到人,逢会必讲质量,必讲教学。把教学质量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针对各年级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有效的指导意见,有了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教师们信心倍增,质量意识更加增强。
在教学中,教师们一起合作、交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抓教学质量的流程上,学校上下齐抓共管,教师在工作上很快就拧成了一股绳,经常交流,互通信息,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归类,探寻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从而促使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