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通过哪些标准来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不同学者对心理健康有不同角度的理解。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德国心理治疗师、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Nossrat Peseschkian)认为,心理健康指的并不是生活中没有问题的人,而是指那些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人。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包含3个方面,即积极(全面)、平衡(适度)和磋商(灵活)。这就意味着人们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拥有体验生活各方面的能力,不沉迷于生活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方面;拥有能够平衡问题各层面、寻求适中解决的能力;拥有积极学习,不让自己局限于一种特定的模式下的能力。
我国心理学家李子勋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拥有对内心的接纳度、对现实的适应度、对人际关系的宽容度,以及让自己快乐的能力。[4]
刘华山指出,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5]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因此能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能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有明确的观念,能身体力行,而又具有一定弹性的道德准则,这是心理健康人群与神经症患者和人格障碍者的显著差异。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知)、情感(情)、意志(意)、行为(行)和谐统一,各种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能体验到幸福感;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连续谱。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中也不可能在100%的时间内都保持良好的生活适应状态。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能具有一种基本良好的生活适应状态和良好的情绪,那么我们的心理基本上就是健康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挫折或者事件,会出现短期的反应性情绪波动,会悲痛欲绝、抑郁泪流、愤怒狂暴等。这些都很自然,只要这些负性情绪不是延续太久,都可以算作正常范围。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以下3个等级:
(1)一般常态者:表现为经常的心情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人相处,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失调者: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可恢复常态。
(3)严重病态者: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依据心理功能受阻的程度,可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3个层次。
(1)心理问题: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心理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经过别人帮助或自我调节能得到解决。
(2)心理障碍:个体在从事某些活动时有明显的不适感,反应方式出现异常,适应水平显著下降,活动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必须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恢复健康状态。
(3)心理疾病: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已部分或大部分丧失,基本上已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需要住院治疗。
(二)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心理健康与否具有相对性,它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由于文化背景、年龄、情境等因素的差异,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尽相同,但这些标准作为一种理想尺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参考的测量指标,更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1.马斯洛提出的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具有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他提出了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10条标准。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和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做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适当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王登峰、张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的8个指标
我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心理健康的8个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能接受自己的不足,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过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而不是对自己不满意,也不会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而自责、自卑;不会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不会与自己过不去。
(2)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能认可别人的价值。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既能在与朋友相聚时感受到快乐,也能在独处时没有孤独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能积极面对并妥善处理,对周围事物、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改变自己或部分环境让自己在环境中生活得比较快乐;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觉得生活有乐趣,能给自己的生活找乐趣,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大部分事情觉得有趣;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获得自我价值;把自己的智慧、技能用在工作中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5)能适当地表现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的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6)人格完整和谐。(www.xing528.com)
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灵活和合理的,对外界刺激不会有过于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8)智力发展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正常才能保证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正常的,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3.心理健康蓝皮书的标准
我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我们可依据情绪、思想认知、行为和社会功能等4个方面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潜在的心理问题。
(1)情绪:情绪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有过于严重以及持续时间过长的负性情绪,如恐惧、担心等。
(2)思想认知:是否出现负面想法,或者脑力迟钝,无法有效思考,记忆力下降等。
(3)行为:行为是否正常,睡眠、饮食、工作、娱乐等方面是否出现问题。
(4)社会功能:如果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娱乐,说明心理状态已经非常不健康。
【课堂活动】我理解的心理健康
表3-1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特点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标准的相对性。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界限,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心理不健康或心理变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变化的,既可能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也可能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一个人某一段时间内的固定状态,并不是他一生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会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动。
(2)心理健康标准的多元性。
统计常模判断方法:心理特质的测量值是否接近总体平均数。
社会常模判断方法: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生活适应判断方法:生活适应是否良好。
心理成熟判断方法:个人的心理发展与生理成熟程度是否相当。
主观感受判断方法:是否有满意感、幸福感或痛苦感、不适感。
【拓展阅读】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是我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从学术视角研究和分析2017—2018年我国国民及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1.城镇人口心理状况更好。
蓝皮书透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我国10~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测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人口中大多数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
2011—2012年,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调查发现,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的这两项分别为2%和13.8%。近几年的调查也显示,农村户口或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略差一些。
2.“自我调节”知识需求大。
蓝皮书指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为了解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近年来曾3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有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仅有12%的受访者认为“不严重”,有40%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
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同时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调查显示,受访者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中,“自我调节”知识需求达53.0%,为国民需求率最高。后面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3.心理健康状态因群体而异。
蓝皮书指出,心理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素养影响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和应对,我国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依群体而异。2017—2018年的调查显示,女性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略高于男性,25~45岁年龄组的群体素养高于其他年龄组,东部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4.一些心理疾病亟须被认知。
在常见的心理疾病知晓率的考察上,公众知晓率高于90%的是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自闭症(孤独症),而公众知晓率不足50%的包括读写困难和惊恐障碍。
5.需要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
教师、医务人员、银行业职员以及IT业职员需要重点关注,这几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下降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