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6年在罗马尼亚的罗曼教授倡议下,东欧国家正式确定了举办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记为IMO。IMO至今已举办61届1959年7月第1届IMO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拉开了国际数学竞赛的帷幕,当时参加竞赛的学生共52名,分别来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7个国家;以后IMO每年举行一次,参赛国从1967年开始逐渐由东欧扩展到西欧、亚洲、美洲,最后扩大到全世界。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1)最早举办数学竞赛的是匈牙利

早在1894年匈牙利就开展了这项竞赛活动,在历年的优胜者中,涌现了为数不少的世界著名学者。

(2)最早把数学竞赛命名为“数学奥林匹克”的是苏联

1934年、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组织地区性的数学竞赛,并称之为“数学奥林匹克”,采用这一名称的原因是数学竞赛与体育竞赛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崇尚奥林匹克精神。1956年在罗马尼亚的罗曼(Roman)教授倡议下,东欧国家正式确定了举办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简记为IMO。

(3)数学竞赛大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

数学竞赛得以蓬勃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先后举办全国性中学数学竞赛的国家有:保加利亚(1949年开始),波兰(1950年开始),捷克斯洛伐克(1951年开始),中国(1956年开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1年开始),苏联(1962年开始),越南(1962年开始),南斯拉夫(1962年开始),荷兰(1962年开始),蒙古(1963年开始),英国(1965年开始),芬兰(1965年开始),以色列(1968年开始),加拿大(1969年开始),希腊(1969年开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70年开始),澳大利亚(1971年开始),美国(1972年开始),等等。

(4)IMO至今(2020)已举办61届

1959年7月第1届IMO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拉开了国际数学竞赛的帷幕,当时参加竞赛的学生共52名,分别来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7个国家;以后IMO每年举行一次(除1980年由于东道主国家经费困难而暂停),参赛国从1967年开始逐渐由东欧扩展到西欧、亚洲、美洲,最后扩大到全世界。1990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第31届时,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308名选手参加竞赛;199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第36届时,又增加到73个国家和地区的412名选手;2010年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第51届,来自95个代表队的522名选手参赛;2013年在哥伦比亚圣玛尔塔举办第54届,来自97个国家及地区的52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2014年在南非开普敦举办第55届,来自101个国家的560名选手参赛;2018年在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举办第59届,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的594名选手参赛;2019年在英国巴斯举办第60届,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621名选手参赛,2020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第61届,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的616名选手参赛,证明自己的数学能力。

经过60多年的发展,IMO的运转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有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常规,并为历届东道主所遵循。(www.xing528.com)

(5)试题来源及特点

试题由各参赛国提供,然后由东道主国精选后提交给主试委员会表决,产生6道试题。东道主国不提供试题。试题确定之后,写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语言,由领队译成本国文字。

纵观多年来IMO的试题,不难看出它的几个显著特点:难度大,题型新,知识面广,解法巧妙。试题范围虽然从来没有正式划定,但主要为数论、组合数学、数列、不等式、函数方程和几何等(特别是平面几何)。在历届试题中,常出现包含当年年度数字的趣味数论问题,显示出数学家们的幽默风趣;有的试题给出比恰好推出所需结论的条件宽许多的条件,而有的试题又只让你推出很强结论中的一小部分,与通常类型的由恰当条件推出恰当结论的题目相比,这些题目的真正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灵活性、技巧性;有的试题标新立异,思维方式独特,只有运用某一技巧才能解决,对这样的题目,通常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引导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有的试题的解法给我们的启示,决不仅仅是一种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技巧,而是一种精深的数学思维方式,颇具深意。正如专家们所指出的,IMO的重大意义之一是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训练尤为重要。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IMO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的中学生数学竞赛

自第24届(1983年)起,IMO试卷由6道题目组成,每题7分,满分42分。赛事分两日进行,每日参赛者有4.5小时来解答3道问题(由上午9时到下午1时30分)。通常每天的第1题(即第1、4题)最简单,第2题(即第2、5题)中等,第3题(即第3、6题)最困难。同一代表队的6名选手,均是在校中学生,被分配到6个不同的考场,独立答题。答卷由本国领队评判,然后与组织者指定的协调员协商,如有分歧,再请主试委员会仲裁。每道题7分,满分为42分。参赛队的总分是:7×6×6=252分。

IMO题目虽植根于中学数学,但在具体知识方面有所扩展,方法上有更高要求。一般来说,难度较大,灵活性强,富于智巧。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般不需要参赛者具有高深的数学知识(如微积分),但需要参赛者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基本功,有坚韧的毅力以及一定的创造性。因此,IMO试题及其备选题,连同各国的一些数学竞赛题目和训练题目一起,代表着一种介于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特殊的数学——竞赛数学,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的中学生数学竞赛。

(7)中国队参赛概况

1985年之前,中国没有派代表队参加IMO;1985年7月,我国首次参加,历届竞赛成绩良好,1985-1989年:团体排名分别为第32名、第4名、第8名、第2名、第1名;2000-2009年:团体共获得8次第1名,2次第2名;2010-2019年:团体共获得6次第1名,2次第2名,2次第3名。可谓成绩骄人,参赛选手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当代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此赞誉有加,1990年10月他在台湾成功大学演讲“怎样把中国建为数学大国”时说:“今年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是中国在国际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不但如此,中国总分超出第二名苏联甚远。参加者中,有四人得满分,其中两个是中国人。中国参加这项竞赛不久,1988年得第二名,去年(1989)也是第一名。”他希望:“中国的青年和未来的数学家放大眼光展开壮志,把中国建为数学大国!”要想成为数学大国,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IMO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中国队参赛以来,成绩优异,为国增光添彩,也受到世界各国的称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