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对科学认识进行逻辑整理,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发散思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1)发散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标所决定的
杰出的数学家都对发散思维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就是属于发散性的思维,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棱数公式F+V-E=2,就是他在具体观察若干个多面体之后,提出归纳猜想,再加以证明的。库恩说:“我认为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对于科学进步是同样重要的。这两种思维方式必然会发生冲突,因此要善于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正是我们进行最好的科学研究的首要条件。”因此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转向机智和创优机智的作用,有助于数学上的重大发现,数学史中有不少事例可以证明,如伽罗瓦提出群论、彻底解决用根式解高次方程的问题、牛顿发现微积分中的“流数”概念(即导数)、哈密尔顿发现四元数等。
(2)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发现都依赖于创造,创造是事物前进的动力。当今时代,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创造的价值,从而加强了对创造思维的研究,现在我们对发散思维的深入讨论,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数学教育进行改革,逐步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有所创见,或者在社会实践中善于构造数学模型,善于把新领域的问题转化到自己熟知的领域去解决;即便没有接受新领域的知识,但仍然可以发现、进取,迅速达到前列,从而掌握新知识。这样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将使学生终生受用。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促进日常教学顺利完成的需要
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说过:“所谓发明,实际上就是鉴别,简单说来,也就是选择。”学生在学习某一新知识时,也常常需要选择,例如选择一个平面的几何量来定义立体的几何量,选择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等等。正因为如此,学习中的思维同科学发明的思维,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对获取的材料(信息)的再加工,同样存在发散思维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对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结构都具有重要作用。
【注释】
[1]刘功勤,康纪权,汤强.浅谈数学思维能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2):56-59.(www.xing528.com)
[2]康纪权.试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J].数学教学通讯,1993(6):15-17.
[3]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4]康纪权.试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00(4):4-7.
[5]康纪权.再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01(12):1-4.
[6]康纪权.三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03(05S):1-4.
[7]康纪权.浅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6):71-74,45.
[8]康纪权.浅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1(2):56-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