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主体观在数学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学生主体观在数学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中,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学习,既是教育指导思想,又是教育方法。因此,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中确立学生主体观,是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共同的主张。因此,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优化学生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显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主体观在数学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生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培养他们成为既能有效吸收历史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又能以创新精神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高峰的新一代。因此,在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中确立学生主体观是新时期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育者提供的发展条件只是外因,学生的发展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内因,即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水平、有特色、有经验,但是学生不认真学习、不努力求索、不主动积极地参与,其教学效果也是不好的。因此,在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中,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学习,既是教育指导思想,又是教育方法。

德国数学家克莱因一直热衷于数学教育研究,他认为学生应该自己来完成数学定理的证明,教师只讲解证明方法的大概轮廓。他践行这一思想,学生评价他讲课“能在决然不同的问题中洞察到统一的思想,并有一种集中必要的材料来阐明其统一见解的艺术”。另一位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则与克莱因的风格不同,他的课“充满了精彩的观点”,常常“有所发现”,他经常告诉学生“问题的完美提法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他在课堂上常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索发现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是“活”的。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的数学教育宗旨是“教会思考”“培养创造精神”,倡导“探索性”教学,他特别注重“思想应该在学生脑袋中产生出来”,而教师只起一个“助产师”的作用,教师的目的应是“帮助学生”。因此,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中确立学生主体观,是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共同的主张。(www.xing528.com)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不断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认识来实现的。因此,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优化学生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显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数学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六多”,即多读、多议、多思、多想、多练、多听。通过读,启迪思维;通过议,活跃思维;通过思,创造思维;通过想,训练思维;通过练,发展思维;通过听,发散思维,最终实现数学素质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