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现状:认识与实践

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现状:认识与实践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考试差的学生有86%可能导致教师或家长的不满。刘兼、孙晓天的调查表明,城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感到考试频繁的接近75%,九年级学生的这一比例几乎达到90%。平常考试次数最多的学科,有48.8%的重点中学学生选择数学,并认为这是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来源之一。

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现状:认识与实践

我国现行的数学学习评价仍然以考试为主要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习题、练习等学业负担;同时数学考试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尚未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现状之一:学生对数学考试的态度值得我们反思。刘兼、孙晓天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的调查表明,对考试有良好感觉的学生仅占11%,这些学生明确认为考试可以对数学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恰恰也正是因为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了成功,所以他们喜欢数学考试);23%的学生认为考试只能带来苦恼,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如“考试对我们这些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是痛苦的”),其中有约9%的学生认为考试时或考试后有恐惧感,害怕考试结果。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考试差的学生有86%可能导致教师或家长的不满。[17]

现状之二:日常考试过频、过难,分量过重。刘兼、孙晓天的调查表明,城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感到考试频繁的接近75%,九年级学生(初中毕业班)的这一比例几乎达到90%。乡村初中毕业班学生的这一比例是其初二学生的2倍。平常考试次数最多的学科,有48.8%的重点中学学生选择数学,并认为这是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学生而言,考试次数多、考题和考卷的分量重、考试难度大成为他们的强烈感受,“给我们留点思考的时间”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呼声。[18]

现状之三: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式缺乏科学性。有对学生的调查表明,考试结果经常被当众公布并据此将学生成绩排出名次,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的这一比例已达75%。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生和小学生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或讨厌。

现状之四: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杨孝斌对四川省南充市、遂宁市及贵州省贵阳市部分高中生的调查(样本容量207人)表明:只有不足30%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是自己独立完成的;相应的,有37.4%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过多过难,难以独立完成”;同时还有43.2%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比较困难,经过努力能勉强完成”,两项数字之和超过了80%。调查同时显示,有约70%的高中生每天要花1~2小时才能完成数学作业。(www.xing528.com)

现状之五: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善。对教师是否使用实践性作业方式(如观察、制作、实验、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对学生进行过考核,约80%的教师回答“没有”或“只进行过一两次”,初中与小学相比,初中教师没有或很少进行这一方式考试的比例更大,其中“没有”占36%,“只进行过一两次”占51%。对中考试题的抽样调查表明,强调知识点的大集中、形式上拼凑、人为设置障碍等现象仍未杜绝;思考性、开放性问题偏少,技能化、程式化、需要繁杂运算和反复训练的试题偏多;试卷整体容量偏大、偏难,超负荷现象仍存在;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试题虽然得到关注,但数量有限;不少试题的设计、答题的要求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

现状之六:考试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影响有待改善。首先表现为考试对整个教学方向的控制。调查显示,考试对教师教学运行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学大纲和教材。其次,考试对课时和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均有较大影响。此外,目前数学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对教学方式有重要制约,广泛采用的“习题类型模仿+强化训练”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

杨孝斌对四川甘孜阿坝州部分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调查(样本容量75人)显示,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考试过多、过难的分别占53.3%和73.3%;数学教师对数学考试“疲于应付”的占40%,承认平时教学“非常关心考试的要求,较少考虑学生发展”的教师占26.7%;同时有46.7%的教师认为数学考试分数“不能或不一定能”反映学生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