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也。”[369]这一段话,阳明先生点明传播发生的基础:一是有传者(圣贤),有受者(愚不肖);二是传者与受者有共通的东西,圣愚同具“良知”;三是传者与受者不平衡,传者能致其“良知”,而受者“自蔽自昧”。
传者就是圣贤,也被称为“先知先觉”。阳明先生要求传者必须具备“实德”。圣人能“自然而致之”,贤人能“勉然而致之”,都是有“实德”之人。传者有“实德”,才能传播。“先知先觉”必须先有知觉,然后才能“觉后知后觉”。阳明先生说:“近世士夫亦有稍知求道者,皆因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以来世俗之谤,是以往往隳堕无立,反为斯道之梗。诸友宜以是为鉴,刊落声华,务于切己处著实用力。”[370]“稍知求道者”是指那些只有“口耳之知”的人,他们没有在“切己处著实用力”,没有做到得“道”于心。这些人传播只会招来“世俗之谤”。阳明先生反复强调这一点,他说:“若见未莹澈,而辄有论议,反以晦道。”[371]也就是说,没有“实德”,传播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主张有“实德”才能传播,并不等于说只有修德圆满的人才能传播。人的修身永无止境,真要修到圆满才来传播,实际上也就是永远都不要传播。阳明先生说:“是故大知觉于小知,小知觉于无知;大觉觉于小觉,小觉觉于无觉。夫已大知大觉矣,而后以觉于天下,不亦善乎?然而未能也。遂自以小知小觉而不敢以觉于人,则终亦莫之觉矣。仁者固如是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仆之意以为,己有分寸之知,即欲同此分寸之知于人;己有分寸之觉,即欲同此分寸之觉于人。人之小知小觉者益众,则其相与为知觉也益易且明,如是而后大知大觉可期也。”[372]这段话大约含有四意:第一,让大知大觉者来觉知天下,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大知大觉并不时时都有。大知大觉毕竟数量少,精力有限,不可能到处传播。第二,小知小觉虽然觉知有限,但小知小觉可以用自己那点觉知去使他人觉知。不然,看到他人懵懂无知地走在错误的路上,而不去唤醒他人,便违背了仁者的恻隐之心。第三,小知小觉的人多起来,大家在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最终会促进大知大觉者的产生。第四,阳明期待自己学生去积极传播。当此之时,阳明可以算是大知大觉,他的学生可以算是小知小觉。他说这一番话,实际上是对学生充满着期待。
受者就是愚不肖,也被称为“后知后觉”。愚不肖本来也有“良知”,只是“自蔽自昧”。接受圣贤传播过来的“良知”,愚不肖本有的“良知”被唤醒,也可以致自己的“良知”。假设愚不肖没有“良知”,圣贤那边发来“良知”信号,愚不肖这边不能有所呼应,那么传播也将一事无成。既然被称为“后知后觉”,说明是可以“知觉”的,只是目前尚未“知觉”。正是人人本来具有“良知”,连愚不肖都具有“良知”,所以阳明心学的传播对象几乎无所不包。明代有学者说:“王新建能用度外人,收罗甚富,如致县丞、捕盗老人、报效生员、儒士、义官、义民、杀手、打手,皆在笼络奔走中。即土目永为心死,大都眼高襟豁,从学问澄彻来。”[373]可见,在王阳明眼中,可以向任何人传播心学,甚至连舜的弟弟那样坏的人,王阳明认为也是可以被感化[374]。(www.xing528.com)
王阳明还指出,人所具有的“良知”,是从天地进化而来。他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375]“人心一点灵明”就是人的“良知”。此“良知”是天地“发窍之最精处”。也就是说,“良知”是天地进化之最高成果。于是阳明先生便以“良知”来代表天地进化之化力。万物都是天地进化之产物,万物本来就是一体。因此,天地万物都具有“良知”。这里的“气”是指大化流行的形态。正因为“同此一气”,所以天地万物可以互联相通。古语说得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周易·乾卦》)事物总是以同类相聚。既然人的“良知”是由天地进化而来,那么由“良知”而生发的传播当然是符合天经地义。
人与万物“一气相通”,具体表现在人的感应之几上。阳明先生说:“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376]他还举例说,见孺子入井,人有恻隐之心;见鸟兽哀鸣,人有不忍人之心;见草木摧折,人有悯恤之心;见瓦石毁坏,人有顾惜之心,这些都是人的感应之几[377]。这是阳明先生的聪明之处。他让人在感应之几上来体察万物一体。人作为最高等生命,天生具有感应能力。人一有感应,便可以当下认取自己的“良知”。愚不肖者也可以在感应之几上来认取自己的“良知”,从而呼应圣贤所传播过来的“良知”。由此可见,人人具有“良知”是传播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