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明心学传播者钱德洪研究-第2章注释及来源

阳明心学传播者钱德洪研究-第2章注释及来源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62页。[25]《王阳明全集》卷34,第1282页。[26]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30]《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3页。[32]冯梦龙:《王阳明图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40]《王阳明全集》卷3,第123页。[41]《王阳明全集》卷6,第207页。[54]《王阳明全集》卷1,第27页。[61]《王阳明全集》卷35,第1287页。

阳明心学传播者钱德洪研究-第2章注释及来源

[1]光绪余姚县志》卷14《古迹》。

[2]罗洪先:《罗洪先集》卷5,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156页。

[3]邹守益:《邹守益集》卷19,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927页。

[4]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5]罗洪先演义“云”的含义说:“云故无体,自无出有,而变化形雨泽降。故言天下之至变者,莫如云,而庇万物者,亦莫如云。”《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9页。

[6]《行状》:“世家邓巷,被回禄,始僦莫氏屋以居。”《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9—460页。

[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70—171页。

[9]《王阳明全集》卷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0—1221页。

[1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11]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12]杜维明:《青年王阳明》,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25页。

[13]吕本所写的《绪山钱公墓志铭》说:“兆与阳明公同,相传以为奇。”《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5页。

[1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1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对于当时的情形,还有另一种记载,罗洪先的《钱心渔翁墓记》说:“翁怒曰:‘吾恃以养,而弃吾耶?’”《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2页。

[16]吕本《绪山钱公墓志铭》说:“心渔翁恒受从弟窘辱,(钱德洪)惟劝翁含忍不较。”《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6页。

[1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6页。

[1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1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2页。

[2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5、419页。

[2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2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2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62页。

[24]《王阳明全集》卷41,第1633页。

[25]《王阳明全集》卷34,第1282页。

[26]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

[27]《王阳明全集》卷38,第1401页。

[28]《王阳明全集》卷1,第1页。

[2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9页。

[30]《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3页。

[31]束景南:《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

[32]冯梦龙:《王阳明图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33]《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1页。

[34]过庭训:《圣学嫡派》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705—706页。

[3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396页。

[36]王畿:《王畿集》卷14,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3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6页。

[38]《王阳明全集》卷35,第1287页。

[39]钱德周,字仲实,余姚县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举人,钱德洪弟弟(邹建锋:《阳明夫子亲传弟子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吕本所写的《墓志铭》则说钱德洪:“家事悉属于弟周甫,惟率季弟充甫专意续学。”《徐家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6页。

[40]《王阳明全集》卷3,第123页。

[41]《王阳明全集》卷6,第207页。

[42]《王阳明全集》卷35,第1292页。

[43]《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1页。

[44]《王阳明全集》卷22,第875页。

[45]《王阳明全集》卷4,第147页。

[46]《王阳明全集》卷4,第144页。

[47]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1,《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6页。

[48]《王阳明全集》卷22,第875页。

[49]《王阳明全集》卷24,第910页。

[50]《王阳明全集》卷4,第169页。

[51]《王阳明全集》卷3,第100页。

[52]《王阳明全集》卷22,第875页。

[53]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54]《王阳明全集》卷1,第27页。

[55]朱子所要达到的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阳明也称赞其为“得之”。《王阳明全集》卷1,第2页。

[56]程伊川说:“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久,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18,《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8页。

[57]关于此点,参看拙著:《心学政治:袁燮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章第1节。

[58]黄干的《朱子行状》说朱子“盖亦欲学者穷理反身而持之以敬也”,可为此作证明。

[59]《王阳明全集》卷4,第167页。

[60]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10《送南野欧阳子考绩序》。

[61]《王阳明全集》卷35,第1287页。

[62]《王阳明全集》卷35,第1292页。

[6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6页。

[64]《孟子·尽心下》:“有诸己谓之信。”

[6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32页。

[66]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6,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7页。

[67]二程说:“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孟子言己志者,有德之言也;言圣人之事者,造道之言也。”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7页。

[68]《王阳明全集》卷34,第1285页。

[69]《王阳明全集》卷1,第37页。

[70]《王阳明全集》卷1,第34页。

[71]《王阳明全集》卷35,第1300页。

[7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7页。

[73]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74]阳明先生曾在《与钱德洪、王汝中》信里说:“绍兴书院中同志,不审近来意向如何?德洪、汝中既任其责,当能振作接引,有所兴起。”《王阳明全集》卷6,第223页。

[75]《王阳明全集》卷38,第1444页。

[76]过庭训:《圣学嫡派》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705—706页。

[77]过庭训:《圣学嫡派》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705—706页。

[7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2页。

[7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217页。

[8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9页。

[81]《王阳明全集》卷37,第1370页。

[82]钱绪山曾说:“兄三年闭关,焚舟破釜,一战成功,天下之大宇定矣。”《王阳明全集》卷37,第1369页。

[83]《王阳明全集》卷3,第126页。

[84]《王阳明全集》卷26,第973页。

[8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4页。

[8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4页。

[8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8页。

[8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9页。

[8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28—429页。

[9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40页。

[91]《王阳明全集》卷26,第987页。

[92]兰德尔·柯林斯说:“在真正的学术史中,社会理论和研究应走实用的道路。”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6页。

[93]有人问:“看书不能明如何?”阳明先生说:“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王阳明全集》卷1,第14—15页。

[94]王阳明说:“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王阳明全集》卷3,第120页。

[95]陈来先生的解释颇具代表性,他说:“这个合一并不是指知行两者指涉同一对象,二者完全是一回事,而是强调二者是不能割裂的,知行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8页。

[96]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公冶长》)

[97]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98]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

[99]《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100]《王阳明全集》卷2,第42页。

[101]《王阳明全集》卷1,第13页。

[102]《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103]《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104]陈来:《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2页。

[105]《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106]《王阳明全集》卷2,第42页。

[107]《王阳明全集》卷1,第3页。

[108]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1页。

[109]《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110]王阳明说:“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王阳明全集》卷1,第11页。

[111]《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112]英国学者吉尔伯特·赖尔将这种“知行合一”的行为,称为“智力的运用”。他说:“当我借助于智力做某件事时,亦即当我思考我正在做的事情时,我在做一件事而不是在做两件事。”“智力的运用在实践中不能分析为两个前后排列同时进行的一组活动。”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0、41页。

[113]《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14]《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15]《王阳明全集》卷1,第24页。

[116]《王阳明全集》卷3,第104页。

[117]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118]《王阳明全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84—285页。

[119]《王阳明全集》卷6,第208页。

[120]《王阳明全集》卷6,第208页。

[121]《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122]《王阳明全集》卷1,第13页。

[123]《周易》有言曰“知至至之”(《周易·乾》),“知至”是指“知”,“至之”是指“行”,“知行”不可分离。

[124]《王阳明全集》卷1,第8页。

[125]吴震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和行是同一个过程中的开始和结束。”吴震:《〈传习录〉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126]《王阳明全集》卷1,第13页。

[127]李友学:《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五要素论》,《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28]钱茂伟:《浙东学术史话》四《浙东心学》,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29]《王阳明全集》卷3,第100页。

[130]对于行为作全面理解,是解读阳明“知行合一”的吃紧之处。在王阳明看来,人的行为包括两方面:身体行为和心理行为。对于身体行为,大家都能理解;对于心理行为,不少人却将它归入“知”的范畴。我们一般认为人的心理有三部分内容,即思想、意志和情感,这些在王阳明看来,都是“行”。如他说:“若著实做学问思辩的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王阳明全集》卷6,第208页)这是说人大脑思维也是“行”。他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全集》卷3,第96页)这是说人的意念也是“行”。他说:“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王阳明全集》卷2,第42页)这是说人的欲望情感也是“行”。

[131]《王阳明全集》卷7,第260页。

[132]《王阳明全集》卷6,第208页。

[133]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70页。

[134]《王阳明全集》卷3,第114页。

[135]《王阳明全集》卷1,第37页。

[136]《王阳明全集》卷1,第35页。

[137]《王阳明全集》卷3,第123页。

[138]陈瑞新:《阳明学中的“顿悟”、“渐修”——兼论邹守益对“四句教”的回应》,《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6期。

[13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8页。

[140]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9,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2页。

[141]程颢、程颐:《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17页。

[142]《王阳明全集》卷2,第73页。

[143]韩梦鹏编、谢文烨选:《新安理学先觉会言·书婺源叶氏会籍》,民国安徽通志馆抄本。转引自解光宇、刘艳:《阳明学在徽州的传播及其意义——以〈新安理学先觉会言〉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6期。

[144]《王阳明全集》卷3,第123页。

[145]《王阳明全集》卷3,第124页。

[146]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43页。

[14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2页。

[148]《王阳明全集》卷3,第109页。

[149]王阳明说:“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王阳明全集》卷1,第14页。

[150]《王阳明全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65页。

[151]《王阳明全集》卷3,第110页。

[152]《王阳明全集》卷1,第12页。

[153]王阳明说:“不睹不闻、无思无为非槁木死灰之谓也,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尝有所睹闻思为,即是动而未尝动,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源’者也。”《王阳明全集》卷2,第63页。

[154]《王阳明全集》卷3,第91页。

[15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4页。

[15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157]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8页。

[158]杨简:《慈湖遗书》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6册,第614页。

[159]袁燮:《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册,第18页。

[160]《王阳明全集》卷3,第125页。

[161]《王阳明全集》卷3,第115页。

[162]《王阳明全集》卷1,第37页。

[163]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3,《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77页。

[164]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0,《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165]《王阳明全集》卷3,第94页。

[166]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0,《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167]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295页。

[168]王阳明说:“孔子无不知而作,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此是圣学真血脉路。”《王阳明全集》卷3,第104页。

[169]《王阳明全集》卷3,第124页。

[170]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171]秦家懿:《王阳明》,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43页。

[17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1—262页。

[173]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六》,《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74页。

[174]秦家懿说:“《传习录》卷中、卷下用的佛语,或道教术语,比较早出的卷上多。阳明的《诗集》也如此。”秦家懿:《王阳明》,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61页。

[175]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62页。

[176]王阳明说的另一番话,也可以作此两句的注脚。他说:“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转引自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390页。

[177]《王阳明全集》卷3,第124页。

[178]《王阳明全集》卷1,第11页。梁日孚也有类似的一问,见《王阳明全集》卷1,第33页。

[17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

[180]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35页。

[181]《王阳明全集》卷1,第2页。

[182]《王阳明全集》卷3,第110页。

[183]《王阳明全集》卷2,第72页。

[184]钱穆先生说:“说良知即天理,是要人反从心上求;说天理即良知,便不免走入歧途,舍却自己良知而别寻所谓天理了。”钱穆:《阳明学述要》,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第106页。

[185]《王阳明全集》卷3,第93页。

[186]《王阳明全集》卷3,第121页。

[187]阳明先生说:“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王阳明全集》卷3,第119页。

[188]《王阳明全集》卷7,第228页。

[189]《王阳明全集》卷3,第114—115页。

[190]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5,《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677页。

[191]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351页。

[192]《王阳明全集》卷1,第15页。

[193]陆象山曰:“学问固无穷已,然端绪得失,则当早辨,是非向背,可以立决。”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194]《王阳明全集》卷3,第100页。

[195]《王阳明全集》卷1,第24页。

[196]《王阳明全集》卷3,第110页。

[197]《王阳明全集》卷3,第96页。

[198]《王阳明全集》卷5,第185页。

[199]《王阳明全集》卷3,第111页。

[200]《王阳明全集》卷1,第20页。

[201]《王阳明全集》卷3,第105页。

[202]《王阳明全集》卷1,第5页。

[203]《王阳明全集》卷3,第111页。

[204]《王阳明全集》卷3,第120页。

[205]“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王阳明全集》卷3,第120页。阳明先生还说:“知得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也。”《王阳明全集》卷4,第145页

[206]王阳明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王阳明全集》卷3,第96页。

[207]《王阳明全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67页。

[208]《王阳明全集》卷1,第12页。

[209]《王阳明全集》卷1,第11页。

[210]《王阳明全集》卷3,第120页。

[211]《王阳明全集》卷1,第19页。

[212]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0页。

[213]《王阳明全集》卷3,第117页。

[214]《王阳明全集》卷4,第150页。

[215]《王阳明全集》卷3,第110页。

[216]《王阳明全集》卷1,第14页。

[217]《传习录》记载:先生问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一友举虚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一友惘然,请是。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王阳明全集》卷1,第27页。

[218]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王阳明全集》卷1,第28页。他还说:“凡鄙人所谓致良知之说,与今之所谓体认天理之说,本亦无大相远,但微有直截迂曲之差耳。”《王阳明全集》卷6,第219页。钱绪山也说:“但愿简易直截,于人伦日用间无事拣择,便入神圣,师门之嘱也。”《王阳明全集》卷37,第1375页。

[219]《王阳明全集》卷4,第156页。

[220]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221]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222]《王阳明全集》卷1,第4页。

[223]《王阳明全集》卷1,第21页。

[224]《王阳明全集》卷3,第92页。

[225]《王阳明全集》卷2,第70页。

[226]王右军的《兰亭集序》、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就形象地描写了这种“乐极生悲”的情绪变化。

[227]《王阳明全集》卷3,第94页。

[228]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39页。

[229]钱绪山说:“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王阳明全集》卷26,第967页。

[230]王阳明说:“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王阳明全集》卷1,第10页。

[231]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232]《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8页。

[233]王晓昕:《阳明心学摭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

[234]《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9页。

[235]《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8页。

[236]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4,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8页。

[237]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页。

[238]《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8页。

[239]熊十力:《十力语要》卷1,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页。

[240]《王阳明全集》卷2,第43页。

[241]《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8页。

[242]《王阳明全集》卷1,第20页。

[243]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244]王晓昕:《阳明心学摭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40页。

[245]冯友兰等:《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谈透阳明心学》,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第32页。

[246]杜维明:《青年王阳明·前言》,三联书店2017年版。

[247]《王阳明全集》卷2,第43页。

[248]《王阳明全集》卷1,第6页。

[249]《王阳明全集》卷1,第36页。

[250]王阳明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王阳明全集》卷3,第124页。

[251]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礼者,体情而防乱者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目视正色,耳听正声,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天地施》)

[252]王阳明说:“夫离群索居之在昔贤,已不能无过,况吾侪乎?”《王阳明全集》卷4,第167页。

[253]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王阳明全集》卷20,第790页。

[254]王阳明说:“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王阳明全集》卷3,第103页。

[255]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王阳明解释乡愿说:“乡愿以忠信廉洁见取于君子,以同流合污无忤于小人,故非之无举,刺之无刺。然究其心,乃知忠信廉洁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坏矣,故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王阳明全集》卷35,第1287页。

[256]王阳明说:“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的本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了他一些。”《王阳明全集》卷1,第36页。

[257]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7,《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8页。

[258]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68页。

[259]《王阳明全集》卷4,第148页。

[260]《王阳明全集》卷1,第40页。

[26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

[262]《王阳明全集》卷1,第34页。

[263]《王阳明全集》卷2,第45页。

[264]《王阳明全集》卷3,第110页。

[26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69页。

[266]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9,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6页。

[267]杨简:《慈湖遗书》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6册,第648页。

[268]《王阳明全集》卷26,第968页。

[269]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9,《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8页。

[270]《王阳明全集》卷7,第266页。

[271]《王阳明全集》卷1,第6页。

[272]韩梦鹏编、谢文烨选:《新安理学先觉会言·书婺源叶氏家会籍》,民国安徽通志馆抄本。转引自解光宇、刘艳:《阳明学在徽州的传播及其意义——以〈新安理学先觉会言〉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6期。

[273]陈来:《有无之间: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5页。

[274]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页。

[275]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页。

[276]《王阳明全集》卷3,第109页。

[277]《王阳明全集》卷3,第97页。

[278]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页。

[279]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2页。

[280]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81]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二》,《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282]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34页。

[283]杨慈湖说:“少读《易大传》,深爱‘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窃自念学道必造此妙。及他日读《论语》,孔子哭颜渊至于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则孔子自不知其为恸,殆非所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者?至于不自知,则又几于不清明。怀疑于中,往往一二十年。”杨简:《杨氏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284]《王阳明全集》卷3,第116页。

[285]《王阳明全集》卷6,第209页。

[286]《王阳明全集》卷6,第210页。

[287]《王阳明全集》卷3,第121页。

[288]《王阳明全集》卷5,第189页。

[289]有学者提出,“知”是对孔子之“忠”的继承发展,“行”是对孔子之“恕”的超越提升。欧阳祯人、詹良水:《从“知行合一”看王阳明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周易研究》2018年第1期。

[290]《王阳明全集》卷3,第79页。

[291]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292]《王阳明全集》卷3,第91页。

[293]《王阳明全集补编》,第293页。

[294]秦家懿:《王阳明》,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89页。

[295]吴震:《〈传习录〉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3页。

[296]邵培仁、姚锦云:《传播受体论:庄子、慧能与王阳明的“接受主体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0期。

[297]张载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4,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2页。二程说:“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5,《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7页。朱熹说:“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皆知也,只是要知得到,信得及。如君之仁,子之孝之类,人所共知而多不能尽者,非真知故也。”朱熹:《朱子全书》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3页。王阳明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良知之外,别无知矣……大抵学问工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王阳明全集》卷2,第71页。

[29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299]欧阳德:《欧阳德集》卷1,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300]王阳明对他学生说:“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王阳明全集》卷3,第109页。

[301]《王阳明全集》卷26,第971页。

[302]郑齐斗(1649—1736),字士仰,号霞谷,朝鲜李朝(1392—1910)的著名阳明学者。

[303]郑齐斗:《答崔汝和书》,《霞谷集》(一),汉城成均馆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29—30页。

[304]《王阳明全集》卷2,第71页。

[305]朱子云:“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朱熹:《四书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页。

[306]其实就是今天,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则人的全部生活都可以说是德育,或都具德育价值;所有行为都可以视为道德行为,或具有道德性质的行为。”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258页。

[307]《王阳明全集》卷1,第2—3页。

[308]弗洛姆:《爱的艺术》,《弗洛姆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309]王晓昕:《阳明心学摭论·总序》,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

[310]《王阳明全集》卷33,第1228页。

[311]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12]《王阳明全集》卷1,第6页。

[313]《王阳明全集》卷3,第93页。(www.xing528.com)

[314]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中将阳明后学分为三派,即现成派、归寂派和修证派。武田冈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

[315]王畿:《王畿集》卷4,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316]《王阳明全集》卷1,第14页。

[317]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出版社2017年版,第55页。

[318]《王阳明全集》卷1,第17页。

[319]罗洪先:《罗洪先集》卷16,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696页。

[320]《王阳明全集》卷3,第95页。

[321]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5,《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2页。

[32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34页。

[323]冯友兰等:《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第36页。

[324]米切尔·兰德曼,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是《哲学人类学》。

[325]米切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326]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5页。

[327]《王阳明全集》卷1,第31页。

[328]《王阳明全集》卷2,第85页。

[329]《王阳明全集》卷1,第12页。

[330]《王阳明全集》卷1,第20页。

[331]王阳明说:“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王阳明全集》卷1,第12页。

[332]《王阳明全集》卷3,第109页。

[333]王阳明说:“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王阳明全集》卷3,第120页。

[33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34页。

[335]冯友兰等:《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谈透阳明心学》,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第169页。

[336]《王阳明全集》卷3,第96页。

[337]《王阳明全集》卷6,第207页。

[338]《王阳明全集》卷2,第59页。

[339]《王阳明全集》卷3,第98页。

[340]陆九渊:《语录上》,《陆九渊集》卷34,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7—408页。

[341]《王阳明全集》卷2,第73页。

[342]涩泽荣一也说:“我认为事不管大小,人不论圣贤粗鄙,都应该要注意个人境遇,要与环境相适应。”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343]《王阳明全集》卷2,第72—73页。

[344]《王阳明全集》卷3,第92页。

[345]《王阳明全集》卷4,第170页。

[346]《王阳明全集》卷3,第102页。

[34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4页。

[348]《王阳明全集》卷1,第30页。

[349]《王阳明全集》卷3,第107页。

[350]《王阳明全集》卷3,第124页。

[35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352]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353]秦家懿先生认为:“阳明认人为天地之心,以人心的良知,为万物的灵明。这话可以道德论或认识论来解释;这话也可以表示,阳明之所谓‘良知与万物一体’,也是来自超然之悟境的直觉。”秦家懿:《王阳明》,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46页。

[354]《王阳明全集》卷3,第124页。

[355]朱秉义:《王阳明入圣的工夫》,幼狮文化公司1986年版,第94页。

[356]《王阳明全集》卷2,第79页。

[357]王阳明说:“‘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王阳明全集》卷3,第111页。

[358]王阳明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王阳明全集》卷6,第214页。

[359]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6,《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页。

[360]《王阳明全集》卷3,第104页。

[361]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5,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0页。

[362]《王阳明全集》卷26,第968页。

[363]《王阳明全集》卷26,第968页。

[364]王阳明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王阳明全集》卷1,第34页。

[365]《王阳明全集》卷1,第6页。

[366]《王阳明全集》卷2,第41页。

[367]《王阳明全集》卷2,第76页。

[368]王阳明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王阳明全集》卷1,第25页。

[369]《王阳明全集》卷3,第108页。

[370]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5,《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2页。

[371]钱穆:《阳明学述要》,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

[372]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王阳明全集》卷1,第24页。

[37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4页。

[374]秦家懿:《王阳明》,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06页。

[375]王阳明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阳明全集》卷2,第45页。

[376]《王阳明全集》卷26,第972页。

[377]王阳明说:“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王阳明全集》卷1,第38页。

[378]冯友兰等:《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第37页。

[37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0页。

[380]《王阳明全集》卷2,第73页。

[381]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0页。

[382]《王阳明全集》卷20,第737页。

[383]《王阳明全集》卷3,第92页。

[384]《王阳明全集》卷1,第12页。

[385]《王阳明全集补编》,第310—311页。

[386]《王阳明全集》卷2,第83页。

[387]《王阳明全集》卷3,第114页。

[388]《王阳明全集》卷1,第11页。

[389]《王阳明全集》卷3,第95页。

[390]《王阳明全集》卷35,第1285页。

[391]《王阳明全集》卷1,第25页。

[39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4页。

[39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

[394]《王阳明全集》卷7,第263—264页。

[395]《王阳明全集》卷1,第17页。

[396]《王阳明全集》卷3,第94页。

[397]《王阳明全集》卷4,第154页。

[398]《王阳明全集》卷3,第101页。

[399]《王阳明全集》卷2,第60页。

[40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0页。

[40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42页。

[40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29—430页。

[403]《王阳明全集》卷2,第83页。

[404]《王阳明全集》卷3,第122页。

[405]《王阳明全集》卷1,第35—36页。

[406]《王阳明全集》卷1,第24页。

[407]《王阳明全集》卷3,第110页。

[408]陈九川说:“自省念虑或涉邪妄,或预料理天下事,井井有条,便缱绻难屏。”《王阳明全集》卷3,第94页。

[409]《王阳明全集》卷2,第72页。

[410]《王阳明全集》卷3,第98页。

[411]《王阳明全集》卷3,第104页。

[412]《王阳明全集》卷3,第93页。

[413]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5,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1页。

[414]耿宁先生认为:王阳明及其后学对于“本体”或“体”的理解有两方面含义:有时意味着是与“用”相对的“体”,类似于基质或能力的东西;有时意味着“完全本质”、“真本色”。耿宁:《对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理解的两个难题》,《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

[415]程颐:《程氏易传·易传序》,《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9页。

[416]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9—1280页。

[417]在《王阳明全集》中,“体用一源”有时候也写成“体用一原”。“原”是“源”的本字,两字在古汉语中可相通。

[418]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419]《王阳明全集》卷2,第63页。

[420]《王阳明全集》卷1,第5页。

[421]《王阳明全集》卷1,第12—13页。

[422]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2,《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0页。

[423]《王阳明全集》卷1,第32页。

[424]朱子说:“熹详老氏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正如南北水火之相反。”朱熹:《朱子文集》卷36《答陆子静》第六书。

[425]正如钱绪山所言:“譬之草木,生意在中,发在枝干上,自是可见。”《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

[426]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老子》第十六章)

[42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06页。

[428]《王阳明全集》卷4,第146—147页。

[429]王晓昕:《阳明心学摭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

[430]《王阳明全集》卷1,第35页。

[431]《王阳明全集》卷1,第38页。

[432]《王阳明全集》卷7,第266页。

[433]《王阳明全集》卷1,第31页。

[434]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5,《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8页。

[435]《王阳明全集》卷3,第115页。

[436]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12,《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0页。

[437]《王阳明全集》卷1,第24页。

[438]王阳明说:“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王阳明全集》卷2,第83页。

[439]王阳明说:“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揀惟精之工,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王阳明全集》卷1,第13页。

[440]《王阳明全集》卷30,第1074页。

[441]《王阳明全集》卷4,第146页。

[442]《王阳明全集》卷2,第76页。

[443]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2,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2页。

[444]《尚书·大禹谟》:“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445]《王阳明全集》卷26,第968页。

[446]《王阳明全集》卷1,第17页。

[447]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448]钱绪山说:“既谓之中,又谓之和,实非有两截事。”《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0页。

[449]《王阳明全集》卷1,第32页。

[450]《王阳明全集》卷1,第18页。

[451]《王阳明全集》卷4,第148页。

[452]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453]冯友兰等:《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454]朱秉义先生说:“我们可以大胆地说,一部王文成公全书,实际就是‘知行合一’的注脚。”朱秉义:《王阳明入圣的工夫》,幼狮文化公司1986年版,第257页。

[455]钱绪山说:“吾师开悟后学,汲汲求人,终未有与之适体承领者。”《王阳明全集》卷37,第1375页。

[456]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255页。

[45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9页。

[45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1页。

[45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0页。

[460]程伊川说:“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5,《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7页。

[46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0页。

[46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0页。

[463]王畿:《王畿集》卷9,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页。

[46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9页。

[465]《论语·子罕》记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46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3页。

[467]《王阳明全集》卷3,第115页。

[468]黄宗羲说钱德洪:“先生之‘无动’,即慈湖之‘不起意’也。”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469]其实,钱绪山对于杨慈湖的“不起意”,有过专门的批评。他说:“真性流形,莫非自然,稍一起意,即如太虚中忽作云翳。此不起意之教,不为不尽。但质美者,习累未深,一与指示,全体廓然;习累既深之人,不指诚意实功,而一切禁其起意,是又使人以意见承也。久假不归,即认意见作本体,欲根窃发,复以意见盖之,终兀兀,守此虚见,而于人情物理,常若有二,将流行活泼之真机,反养成一种不伶不俐之心也。慈湖欲人领悟太速,遂将洗心、正心、惩忿、窒欲等语,俱谓非圣人之言,是特以宗庙百官为到家之人指说,而不知在道之人尚涉程途也。”《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1页。

[470]《王阳明全集》卷3,第116页。

[471]《王阳明全集》卷37,第1375页。

[47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473]《王阳明全集》卷3,第96页。

[47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5页。

[47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1页。

[47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5页。

[47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47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47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8页。

[48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1页。

[48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9页。

[48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0页。

[48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0页。

[48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48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5页。

[48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1—122页。

[48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8页。

[48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0页。

[48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8页。

[49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2页。

[49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2页。

[492]王阳明说:“譬之人有冒别姓坟墓为祖墓者,何以为辩?只得开坟,将子孙滴血,真伪无可逃矣。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集注详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414页。

[49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0页。

[49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2页。

[49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1—122页。

[49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

[49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49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38页。

[499]《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00]《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01]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3页。

[502]《王阳明全集》卷3,第112页。

[503]万表(1498—1556),号九沙山人、鹿园居士,安徽定远人,一说浙江宁波鄞县人。

[50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38页。

[50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39页。

[50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5页。

[50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5—156页。

[50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4页。

[50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4页。

[51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5页。

[51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1页。

[51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0页。

[51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1页。

[51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0页。

[51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1页。

[516]《王阳明全集》卷7,第259页。

[51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4—125页。

[518]程伊川说:“且莫说道,将第一等让与别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说,便是自弃,虽与不能居仁由义者差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9页。

[519]赫勃尔特·茨达其尔(1928— ),有世界名望的奥地利教育人类学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主要著作有《教育人类学》、《活的智力:成人教育目的与任务》、《成人人类学与心理学》等。

[520]茨达其尔:《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521]陆九渊:《陆九渊集》卷23,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5页。

[52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5页。

[523]钱德洪说:“今日工夫,只将胜心习气知见等项一齐除却,便得良知精明,神触神应。”《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9页。

[52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5—126页。

[52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52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212页。

[527]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4,《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528]《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29]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6,《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530]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6,《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09页。

[53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19页。

[532]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9页。

[533]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3,《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53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3页。

[53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4页。

[53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0页。

[53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4页。

[538]《王阳明全集》卷3,第92页。

[53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9页。

[54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7页。

[54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2—143页。

[54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1页。

[54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0页。

[54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4页。

[54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6,《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9页。

[54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5页。

[54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3页。

[54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211页。

[54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46页。

[55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7页。

[551]《文录》中的《上甘泉》(《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和《语录》中的第14条(《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2—123页)。

[55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3页。

[55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

[55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4页。

[555]《王阳明全集》卷1,第16页。

[556]《王阳明全集》卷1,第16页。

[557]黄宗羲说王阳明:“南中之时,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故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江右以后,则专提‘致良知’三字。”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55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3页。

[55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7—138页。

[56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4页。

[56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5页。

[562]杨简:《炳讲师求训》,《慈湖遗书》卷1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6册,第898页。

[563]王龙溪说:“师门尝有入悟三种教法:从知解而得者谓之解悟,未离言诠;从静中而得者谓之证悟,犹有待于境;从人事练习而得者,忘言忘境,触处逢源,愈摇荡愈凝寂,始为彻悟。”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564]陆九渊:《陆九渊集》卷36,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7页。

[56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3页。

[566]《王阳明全集》卷2,第83页。

[567]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2页。

[568]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12,《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7页。

[569]钱绪山说:“师门未尝禁学者静坐,亦未尝立静坐法以入人。……只教致良知,良知即是真面。良知明,自能辨是非,自能时静时动,不偏于静。”《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3页。

[57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3页。

[571]钱绪山与王龙溪一起被同门称为“教授师”(王畿《龙溪集》卷20《绪山行状》,吕本《斯斋吕先生文集》卷12《绪山钱公墓志铭》);王阳明在世时,王门就有“江有何、黄,浙有钱、王”(罗洪先:《罗洪先集》卷20,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796页)之说。

[57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5,《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573]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2,《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57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3页。

[57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0页。

[576]耿定向:《答胡庐山》之十一,《耿天台先生文集》卷3。

[57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3页。

[578]《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2页。

[57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1页。

[58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1页。

[58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1页。

[58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2页。

[583]陆树声:《清暑笔谈》,丛书集成初编本《长水日抄》,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58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1页。

[58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62,《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5页。

[586]《王阳明全集》卷36,第1232页。

[58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2页。

[588]陆世仪(1611—1672),字道威,号刚斋,又号桴亭,清太仓人,是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著有《陆桴亭先生遗书》。

[58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22页。

[590]罗洪先:《罗洪先集》卷3,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59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1页。

[592]钱绪山曾说:“良知广大高明,原无妄念可去,才有妄念可去,已自失却广大高明之体矣。今只提醒本体,群妄自消。”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593]《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1页。

[594]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页。

[595]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号遵岩居士,福建晋江人,明代诗人、散文家。

[596]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页。

[597]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页。

[598]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599]《明儒学案》说罗念庵:“聂双江以归寂之说号于同志,惟先生独心契之。”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600]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601]《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29页。

[60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603]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604]《王阳明全集》卷37,第1369页。

[60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211页。

[606]《王阳明全集》卷6,第223页。

[60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0页。

[608]吕本,字汝立,号南渠,又号期斋,余姚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累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等。

[609]《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20页。

[61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5页。

[611]邹守益:《邹守益集》卷13,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641页。

[61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0页。

[613]徐渭:《送钱君绪山》,《徐文长逸稿》卷4,《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94页。

[614]《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34页。

[615]《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31页。

[616]《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26页。

[617]《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8页。

[618]钱绪山所遵从的四句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被人称为“四有说”。王龙溪所遵奉的四句是:“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知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这被人称为“四无说”。

[619]关于“天泉证道”一事,《传习录下》与《王龙溪全集》卷一《天泉证道记》均有记载,小有出入。钱绪山称“四有说”是“师门教人定本,一毫不可更易”,此只见于《天泉证道记》,不见于《传习录》。

[620]《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8页。

[621]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1,《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622]《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2—133页。

[623]《王阳明全集》卷2,第75页。

[624]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集注详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版,第4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