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的积聚)
★利益和需要是所有社交的根本。 ——【法】爱尔维修
人生下来就注定要和别人打交道,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活的质量。现实中一些“活”得好的人,既自我悦纳,关爱别人,也能在群体中感受到爱,即使遭遇挫折、困顿,还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另一些人则时常感到孤立无助和沮丧愤怒,想做事时却发现自己的才干发挥不出来,甚至因不善于与别人合作而屡遭失败。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程度愈来愈高,维护人际关系的和合性,是必需的生存能力。人只有构建通达的社会支持网络,才会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处好人际关系究竟难在哪里
人际关系不同于人与事的关系,更不同于人与物的关系,人际关系具有互动性,不是由一方所能绝对掌控的。人有个性、有感情,还有利益诉求,人际交往就有一个交情、交易的问题。首属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利益往往交织在一起,人际关系最大的障碍,就是利益原则和感情原则的冲突。本来,人们只要不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强求对方,是完全可以融洽相处的。怕就怕首先自己跟自己别扭,既不愿放弃利益,又不想违拗自己的性情,这就难免心理冲突强烈,身心疲惫。正因为如此,尽管人人都怀着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期望而与他人交往,初衷或许仅为于己有益,未必有意伤害别人,但交往的结果却往往形成复杂的人际关系局面。
人际关系难在哪里呢?难在理解率低而误解率高。首先是沟通理解难。传统的习俗决定了感情表达方式的含蓄性,人们总是有意识地保留和掩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更何况“少说为佳”被奉为处世原则,更是加大了人际间理解的难度,也加大了误解的可能性。第二,难在求全责备。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求全性,使人既苛求自己,又苛求别人,这种缺乏宽容精神的求全思维,只会加深人际间的隔阂,加大人际间的摩擦系数。第三是难在猜疑戒备。国人都懂得“防人之心不可无” 的道理,正是这种对他人的防戒之心,使人们习惯性地对别人的言行产生怀疑,继而是对各种可能意图的猜测。猜疑必然带来误解,偏执的推理又使误解愈演愈烈,人际关系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看清了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根源,我们就不难发现沟通难、理解难的客观性及被误解的普遍性,并非只有自己一个人受到来自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有可能淡化个人之间的种种恩怨,提高自己对人际困扰的心理承受力。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几个原则
人际关系复杂,并不意味着没有可能营造光明的人际关系世界。人向往情义,追求功利,人与人之间既有情感定向的往来,也有目的定向的互助。成功的交往实质上是双方以各自的表现相互支持。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有几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一、真诚善意,建立互信的人际关系。
人在心理上都有这样一种需要,即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是可以把握的,对自己交往对象的行为是可以做出预测的。真诚,是人们期待的交往方式;善意,是人们珍惜生命的本能期盼。言为心声、行为本意的真诚,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当然,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之上的适度宽容,也是一种真诚善意。人际交往中有时难免产生误会,宽容大度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别人有过失,若能以适当的方式批评和帮助,避免大错,可赢得别人的友谊。真诚待人,善意相处,是道德上有力量的表现。不会宽容别人,也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脱,心理状态长时间处于紧张,势必伤害身心健康。
二、平等互利,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
卢梭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应当怎样对待别人。”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相互支持,平等互利,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奥秘。诚然,珍爱自己,也要爱护别人。那种自私、刻薄、嫉妒、爱挑剔的人,是难以得到别人承认、接受和喜爱的。理解与自己交往的人,准确地了解他的期望,是成功交往的前提。生活中进行社会交往,必须开放自己,包容别人,使自我表现不侵犯别人的尊严,使自己的行为于己有益又于人有利,让别人感受到同你交往是愉快的、值得的。当然,这种人际关系间的互惠、合作和依赖,不能违法乱纪,不能偏离社会公德,不应损害第三者的或集体的利益,否则就有可能偏离公平正义,最终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讲究艺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还得注意方式方法,充分顾及并包容对方的个性,不与之计较,这是一种涵养。广结人缘也有“诀窍”,首先要学会认同,即承认对方的合理性。越是有分歧,越要努力寻找共同点,拉近心理距离。第二要及时称赞。人都会关注自身价值,交往中要有意识地发现对方值得称赞的事,并及时赞扬和鼓励。第三要自尊自爱,这是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的基础。阿谀逢迎会使人感到压抑,产生厌恶,甚至怀疑你的动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才是交往中的上佳表现,只有自立自强,不断完善自我,才会赢得别人长久的推崇与信赖。第四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相处,之所以会出现可恼、可怕、可憎,皆因彼此之间没有适当的距离,所看到的尽是对方的缺点。人各有己,距离产生美感。留有弹性的空间和回旋的余地,才能使友好和谐得以保持。
取道中庸,共创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当利益,承认并维护这些利益,在不损害群体和他者利益的前提下,公正地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关注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矛盾的两极。亚里士多德说:“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是一种中正、温和、妥协的处世态度,它懂得包容冲突,愿意化解矛盾,具有平衡各方意见和利益的能力,遇事不走极端,善于与整个世界共享和平、均衡的局面。取道中庸,是一种自觉调节自私本能、更加低成本捍卫自己长远利益的智慧。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并非到处都是善意地相处,人们因利益矛盾而产生争斗,或因价值取向不同而发生冲突,也是常有的事,企盼与所有的人都能建立良好关系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在你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大部分可以,有些特别好,而和个别人划不来,甚至关系恶劣,这也是正常的。当然,面对暗算与陷害,我们无疑应该用适当的方式,捍卫那些属于自己的正当权利。尽管现实中确实存在善良人被坑害的事情,但“他人是地狱”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生物的自然进化选择,不仅有个体之间的竞争,而且有群体之间的竞争,正是群体之间的竞争选择,造就了生物的利他主义倾向。事实上,人内心深处的利他激情,在所有的社会中都有强烈的表现,生活中人们大都在做出能够使双方都带来利益的选择,更多时候人与人的交往是平衡的。要不然,社会就不能正常发展,每个人都会陷入生存危机之中,这与我们眼前的现实是相悖的。
通常情况下,周围的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取得成功的基础。人无法超越环境,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与思考,积累处世经验,学会塑造自己,增强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在生活中,人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被拒绝”的窘境,甚至陷入恶劣的人际环境,但这绝不意味是我们奋斗的结局,而仅仅标志着新阶段起步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次“被拒绝”都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排除,它昭示着正确途径和方法渐趋明朗和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被动适应或逃避,而应以足够的勇气,承担与别人关系不良或事业失败的责任,正确归因,重新奋起,或者在必要时寻求自己文化圈外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创造新的富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氛围。(www.xing528.com)
慎与“小人”打交道
提起“小人”,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历史上君子与小人斗法,多是小人赢而君子败,且败得很惨;现实中,小人是睚眦必报,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同样令人望而生畏。但“小人”又是一种无法躲避的客观存在,人们不得不与之周旋。
一、何谓“小人”?
在传统文化中,“君子”是核心概念之一。“君子”作为一个政治上的权力概念,与无权之“小人”对称;作为一个道德上的人格概念,与无德之“小人”对称。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但小人并没有因为文明的进步而绝迹。看来,人性中确有滋生小人丑陋言行的劣根,社会上显然也缺乏消解小人的良方。
到底什么是小人?有人曾给出定义:“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言下之意,小人就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暗箭伤人的同义词。
余秋雨先生说:“小人是什么?如果说得清定义,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小人是一种很难定位和把握的存在。”这段话也许反映了社会对“小人”的无奈吧。
二、如何识别“小人”?
小人自然算不上好人,但他们又不是那种明火执仗的恶棍、偷鸡摸狗的惯盗;小人尽管心理阴暗,但未必厚颜无耻,因为他们经常文过饰非、伪善乔装;小人虽然经常损人利己,但多半是“平庸的邪恶”,他们做一些坏事,不见得有什么大的图谋,只是私心太重,有时甚至是带有一种“生怕好了别人”的本能冲动。
怎样识别小人?《礼记·中庸》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但若反躬自问,我们对自己也不可评价过高,也许正是别人眼中那种不好不坏亦好亦坏的中间人物。先贤教人君子之道,强调为人要正直,而家长生怕孩子太单纯会吃亏,难免传授一些圆滑应变之术。于是,大多数人成年后会在君子之道与小人之术间徘徊,活得并不轻松。其实,人的那点劣根性谁也少不了,一个人要么君子因素多,要么小人因素多。所以,对人冠以“小人”之恶名,要慎之又慎,即使在内心掂量,也要有根有据。
当然,现实中也确实存在惯于使坏的“真”小人。要看清其本质,需修炼“火眼金睛”。小人最大的软肋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我们对那种成天揣摩领导心理、善于见风转舵的人,对那种不务正业、献媚取宠的人,对那种作风漂浮、喜欢做表面文章的人,对那些人前笑容可掬、背后咬牙切齿的人,要多打几个问号。
三、怎样与“小人”打交道?
小人是人际关系“霉变”的因子,是群体奋进的异化力量,确有可恶可恨之处,但小人基本上不犯法,这是小人更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
怎样对待小人?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迎合奉承的奸佞小人,疏远他就没有什么祸患;对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不信任他也就不会有什么过失;对背本忘义的势利小人,不去计较也就罢了。唯独那些利用别人的欲望设套、利用别人的善良进行讹诈的小人,常有暗箭伤人的欺心恶行,往往防不胜防。这种“极品小人”的可怕,不仅在于他们不顾道义、不择手段,还在于他们善于揣摩、迎合,常利用那种被异化的权力招摇过市,兴风作浪,我们应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合理的斗争。
一是坚守道德底线,抓住要害加以节制。对于不明规则的人,在大度包容的同时,应真诚挽救,通过生活事件分析,帮助其辨清是非,激励其在责任担当中实现理想,追求心智上的卓越和行动中的高贵。对于明知故犯的不良行为,不能迁就姑息,而应当旗帜鲜明地加以管束,或当头棒喝,抨击其见利忘义的行径;或良言劝导他们保护善端,用平等的心态与人交往,把心思用在正道上,靠本事吃饭,凭业绩赢得信任。
二要营造清明环境,因势利导转化小人。说实话,如果领导者洁身自好,光明磊落,弘扬诚实守信的正气,提倡求真务实的作风,以整体目标聚合人气,就能以自身公道正派的形象去感化小人;单位上实行“阳光政治”,让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内运行,管理公开透明,小人就无空可钻,无机可乘。
至于那些因世界观扭曲而不靠谱的人,虽存在人格缺陷,但也是有感情的血肉之躯,不应把他们等同于敌人。我们应理性地与之交往,在思想上帮助他们走出偏狭,摆脱阴暗心理,恪守正道,涵养君子品德;在工作中予以支持的同时,提醒其处理好做事与做人的关系,克服投机取巧、争宠邀功、嫉贤妒能等毛病,成功了照样点赞。
格言警语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回》
★你尊重人家,人家尊重你,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交易。 ——【印】泰戈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