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价值)
★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歌德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美】爱因斯坦
★物质上无止境的追求,其结果都是对个人价值无止境的否定。 ——【法】罗曼·罗兰
人的生存与发展,更多地表现为适应外部社会,心理活动较多地指向外界、指向他人。人们通过学习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掌握一定的技能,用以承担和履行社会赋予的各种责任。所以,在成长的岁月,个体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去把握世界,忙于与外界打交道,在不断努力的同时,享受着达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和快乐。
然而,除了外部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生活,如果一味地注意力外倾,就会造成心理内部的不平衡。因此,人都需要反思和内省,考虑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无非是让自己找到持续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人生旅途的指南
什么是“价值”?价值一般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一定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有获取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的或精神的需要,由此,人们便产生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价,那些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对于是非、利弊、善恶等的系统观点或评判原则,就是人们常说的价值观。
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地位、人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千百年来,围绕着人生价值的问题,曾出现过形形色色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的恐怕要数金钱价值观、地位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金钱价值观认为,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在于他拥有的金钱和财富的多少;地位价值观认为,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享乐主义价值观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这些观点,不是从属于封建等级观念,便是隶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剥削阶级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表现。
社会芸芸众生的价值取向,固然是趋利避害,但更多的人是取义的。古今中外,无数志士仁人、英雄模范和正直的劳动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经历迥异,但他们在追求自己生存、温饱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后人的福祉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他们由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价值而被后人永远尊崇。
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趋利与抑欲是人生价值致思的历史性主题,义与利、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则始终是人生价值求解的基本问题。人生价值观是人生旅途的指南,它一方面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指向,从而确定某一种活动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及怎么去做;另一方面对人们的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人们努力的方向、态度以及行为的方式和结果。生活实践表明,错误的人生价值观诱导人走向堕落,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1]则能帮助人们解决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指引人生通向崇高的目标。
人生价值的内涵
既然“价值”的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对人的有用性,那么我们该怎样来理解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呢?诚然,确定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可能从人的自身得到说明,而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或者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答案。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的存在是具有两重性的: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定同时表现为活着对自身的意义——自我价值,以及活着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意义——社会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人对自身一定需要的积极效用,或对自身需要的一定满足,它包括自我生存保护能力、自我调节整合能力、自我操作控制能力、自我索取满足能力、自我发展完善能力等等,具体表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它由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大部分构成。由于人是主、客体的统一,因而,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然,作为集中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索取”和作为集中体现人生社会价值的“贡献”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事实上,索取是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光贡献不索取,个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最终当然也就谈不上贡献;贡献是个人索取的现实保证,光索取不贡献,不仅无从索取,而且即便有所索取也会坐吃山空。因此,现实的人生价值必然取决于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索取和贡献的统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既是人类社会的生动写照,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一条颠扑不破的公理。所以,为社会进步、人类幸福和自身完美而奋斗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重在社会贡献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否平排并列、不分主次呢?如果说有主有次,那么又应当以哪一种价值为主呢?
科学巨子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这就是说,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占第一位,贡献必须大于索取,并且当两者发生矛盾时,索取必须服从于贡献。
其实,社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判断,通常都是立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以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为客观尺度,这是由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人类整体的最大价值取向所决定的。首先,社会是个人发展的外在保障,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的维系和发展,而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又最终取决于人们的贡献。第二,个人要完善,社会要发展,人类要前进,必须依赖于事先创造的既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贡献不应仅仅等于索取,更不可趋向于负数,而只能多于索取。否则,社会就停滞不前或者向后倒退,甚至走向崩溃。第三,整个社会价值是所有成员人生价值的集合,它表现为社会对其成员需要的一定满足(如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对自然界的合乎规律的改造。社会价值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能量上都应该远远大于或高于个人的人生价值,并且对个人人生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制约和统摄作用。既然社会价值至上,个人人生价值居于从属地位,个人人生价值必须服从于整个社会的价值,那么作为集中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索取”,就必须服从于作为集中体现人生社会价值的“贡献”了。总之,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认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因此,“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马克思在他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强调:“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由此可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我们必须树立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是要讲点精神的,这精神就是奉献。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奉献的人生追求,将会产生永不枯竭的动力,推动人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辉煌。(www.xing528.com)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一、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作为人生环境的社会历史条件,又包括个人自身素质的条件(如个人的品德、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但是,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仅仅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需要依靠主观的努力。所以,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个人条件越成熟,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
二、立足于为社会做贡献。
个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潜在的能力和品德发挥出来,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既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又体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人对社会的奉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要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为社会、为人民群众做出贡献之上,只有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投入到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人民大众的事业中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既注重物质贡献,又注重精神贡献。
衡量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人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这种尺度可具体化为功利性尺度和道德性尺度。功利尺度强调对社会历史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道德尺度强调为人民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纵观历史,那灿若星河、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在于他们的才智成就,更在于他们高尚思想品德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我们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既要努力在物质方面对社会做出贡献,又要努力在精神方面对社会做出贡献,应该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怎样”“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顺应历史规律,推动社会前进。
四、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人生价值,从横向反映的是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而从纵向则体现出价值的实现过程,即从潜在的价值(个人德才素质和能力)到现实价值(现已做出的业绩和贡献)再到理想价值(未来的更高价值)的矛盾运动,个人的素质、能力、实践、劳动和创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人生价值的展现是通过个人从事的事业进行的,实践对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又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人民群众改造和建设社会的伟大实践,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充实内能,把自己的人生愿望和理想牢牢地建立在现实的根基上,以正确的人生态度从事各项实际工作,竭诚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做贡献,使自己的人生在人类社会的不朽事业中闪射光芒。
格言警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俄】果戈理
★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英】罗素
★仅仅依靠知识和技术,还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和受人尊敬的生活,人们有理由把道德标准和价值关怀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 ——【美】爱因斯坦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人们并无增进自己利益的道德责任,而有发展自己的才能、重视自己的尊严、不准自杀的责任。 ——【美】富兰克林
★人活得太糊涂是可怜的,活得太清醒又是可怕的,好在世上多数人都是处在这两端之间。 ——周国平
【注释】
[1]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以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崇高社会理想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是求真务实、按经济社会规律办事的价值观,是尊重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大多数成员谋利益的价值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