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一招全能

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一招全能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以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或基本范式,又称“通用式”。简约式一般以阅读、思考、表达的一两个要素为重点组织教学,而灵活式则以阅读、思考、表达三个要素的随机组合展开教学,凸显教学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对于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环节或要素的实际运用,下面案例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考可供参考。

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一招全能

1.相对独立的三个教学环节

阅读、思考、表达在教学中可呈现为三个基本环节,即阅读环节、思考环节、表达环节。三个环节是递进关系: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度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个性化表达。当然,三个环节也有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是阅读环节。作为阅读教学,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很有必要返回阅读教科书去,一节课中若干次反复地阅读。在以听讲取代阅读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成了给学生“喂”教师消化好了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与原生知识、真实现象之间直接会面、发生挑战的机会被取消,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新知识的消化能力、对新现象的透视能力,教学活动沦为地地道道的授受与识记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能力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为此,我们把引导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独立地阅读教材看成是课堂教学最具本质意义、最具基础性价值的教学环节。

二是思考环节。学生要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对文本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弄明白疑难性(理解性)的问题,还要弄明白质疑性(批判性)的问题;不仅要得到问题的答案,还要对问题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传统课堂是回避问题因而也无须思考的课堂,学生不仅没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就算真的碰到了所谓的问题,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强制学生接受教师的解释和看法,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堵塞学生新思维的涌现。这样的教学,只剩下所谓的知识。为此,我们把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深度思考看成是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最核心的因素。

三是表达环节。在阅读特别是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可以使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得到增值、完善、补充、更正,使自己学习和认识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课堂是教师表演和唱独角戏的课堂,学生只能默默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为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而服务的,至于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那是无关紧要的。这样的课堂不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因而不能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无法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此,我们把表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组织学生讨论)看成课堂的内在要素和不可缺少的构成环节。

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以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或基本范式,又称“通用式”。但是,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课型和内容、不同教学阶段和任务,这一基本范式会产生许多具体的变式,如“简约式”“灵活式”。简约式一般以阅读、思考、表达的一两个要素为重点组织教学,而灵活式则以阅读、思考、表达三个要素的随机组合展开教学,凸显教学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2.相对独立的三个基本要素

把阅读、思考、表达视为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意思就是说,课堂教学有这三个要素就行,至于这三个要素怎么呈现、在什么时候呈现,则没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就像人体需要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但究竟由什么食物提供或者怎么提供,则无关紧要。当然,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的是,课堂上究竟哪些知识适合学生阅读?哪些问题适合学生思考?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表达?为保证学生能够进行独立阅读、深度思考和主动表达,每节课就要安排出充足的时间,这样才能切实把能力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对于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环节或要素的实际运用,下面案例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考可供参考。

探索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能力(www.xing528.com)

读一读。对于一篇课文,先由学生初读感知,了解大意;继续熟读,读出感情。这个环节的读,体现了自主和个性化,不认识的字解决了,大部分不理解的词也理解了,简单的问题也化解了。这是按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喜好开放地读,开放地理解,开放地感悟。

听一听。学生都是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书,那么对否?听听录音,或是听老师范读,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体现了老师的引领和纠偏。对于学生来说,吸收、借鉴、品味自己不会的知识和能力,同样具有开放性。听后学生再读,就能较好地读出感情,读出味道了。

想一想。在学生把课文读熟、读出感情的基础上,思考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时候的问题,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教学重点。让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在同学的帮助下也能理解。同时,学生还可以按老师的提醒,思考问题与自己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启示等。这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开放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说一说。说有两层意思:一是对课文主要意思的理解、对文章重点的理解;二是自己的感悟、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受到的启示、学到的东西。实现了课本—生活、校内—校外的转换,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随着转换不断开放。

背一背。在熟读、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经典句段、经典老篇背诵下来,做到积累语言、培养记忆力。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如兴趣记忆、注意记忆、目的记忆、理解记忆等。这个过程也是开放的、自主的。

做一做。依据课文的情节和内容做动作和表演。这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进行内化的过程,具有个性化特征,思维极为开放。有的真实表演,有的非常夸张,有的惟妙惟肖,有的缩手缩脚。每每此时,一堂课的高潮就来了。

写一写。可以写说的,写演的,写感悟的,也可以仿写;写的内容是开放的,写的方式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各写所思,每个人都各有所获,千人千面就是比千人一面好。

讲一讲。学生回家后,把课文中的故事、学习课文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自己学习的收获(不仅是语文一科)、学校发生的故事、路上看见的故事等,任选一个讲给父母听。这又是一个开放思维、表达训练的过程。[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