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前所述,佐藤学认为:“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正如佐藤学所说:“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立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
如前所述,佐藤学认为:“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3]可以说是对完整的学习过程三个环节的精辟概括。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其实,信息的输入途径还有观察和操作,所以除了与文本对活,还要与事物对话),这意味着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重建文本,而重建意味着,作为读者的学生要“读进去”,要读出意义来,读出趣味来,不能老是被关在文本的大门外,不能老是隔岸观火般看着作者在文本中述说那一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警如梁与津。”
思考是与自我对话,强调自我的参与,把自己也作为认识的对象。学生不仅要以读者身份与文本对话,还要以作者身份与文本对话,这个过程也就是自我对话的过程。
表达是与他人对话。表达意味着倾听,没有同伴的倾听,表达就成了自说自话;表达意味着分享,在表达和倾听过程中,同伴们得以分享彼此的认识、经验和见解、智慧,纠正或丰富彼此的理解和看法。正如佐藤学所说:“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立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www.xing528.com)
相对而言,阅读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思考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表达是一种讨论式的学习。这三种形式的学习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的、有结构的、有逻辑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