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温度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教育化、心理化处理,把学科知识生活化、经验化、情境化、活动化,其核心和本质是学生化。深度和温度的均衡分布,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些学科的教材和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和明线,即学科知识是显性存在;有些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则以学科活动为主线和明线,即学科活动是显性存在。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学科活动的价值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即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是学科活动与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的区别。一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是以认识或改造客观世界为主要目的的,而中小学生的学科活动是以发展和完善素养为目的的。学科活动是一种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具有研究性,但本质上又不是一种研究活动,它与其他研究活动的价值取向不同,它的最终指向不是学科问题的解决,而是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值得强调的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相互作用、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相对而言,学科知识彰显的是教学的深度,学科活动彰显的是教学的温度。深度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科学化、学术化处理,关注、强化的是学科知识的概念化、科学化、规范化、学术化、逻辑化,其核心和本质是学科思维、思考和文化,其宗旨是强调学生及其学习的学科化。而温度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教育化、心理化处理,把学科知识生活化、经验化、情境化、活动化,其核心和本质是学生化。学生的学科、学生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从一定角度讲,这是把学科知识浅化、宽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科知识走进学生的经验、生活,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就学生与学科的关系来说,学科知识把学生描述成“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教师按照学科结构,固守学科的逻辑来传递学科知识,学生则按照学科逻辑来接受、复制、被动地掌握既定的学科知识。课堂学习成为一种纯粹的学科知识传承、恪守学科知识逻辑的流程。这种教学把学生排斥在课堂之外,成了课堂的局外人。而学科活动则把学生描述成“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没有深度的课堂,必然是平庸、表层的课堂;没有温度的课堂,必然是机械、乏味的课堂。深度和温度的均衡分布,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当然,深度和温度的具体分布比例,要取决于学科的性质、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的任务等因素。(www.xing528.com)

在课程内容组织、教材编写与教学设计中,两者的关系呈现出主线与辅线、明线与暗线、显性与隐性的表现形式。有些学科的教材和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和明线,即学科知识是显性存在;有些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则以学科活动为主线和明线,即学科活动是显性存在。我们要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培育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来处理二者的关系,使学科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