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活动,无论是实践过程还是实践认识,都是一种“有我”的活动,而非“无我”的活动,即“被活动”。这里所说的“有我”的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的主动性
喜欢活动是人的天性之一,中小学生尤其如此。教学要想更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天性,关键要把这种冲动和欲望转化为富于理性、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对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对实践活动有特别的爱好和追求;二是有强烈的实践主体意识,并能迅速转化为发起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外显行为;三是能充分体验实践活动成功的喜悦;四是对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的问题,具有克服和解决的兴趣和耐心。实践活动如此,认识活动也一样。
2.掌握课堂教材的完整性(www.xing528.com)
完整的活动,指的是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完整学习过程。学科活动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无论是整门学科的教学还是主题单元的教学,都要强调其完整性和整体性,而不能是碎片的、局部的。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讲,一定要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经历从片面到全面、从浅到深、从易到难的过程。
3.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独立性
学生的独立性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真正的学习都要基于学生自身的独立活动,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第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三,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独立倾向和独立要求;第四,除有特殊原因之外,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无论是认识过程还是实践过程,都要强调学生的独立参与,而不能一切按照教师的意志来安排和设计行动;无论是活动的过程,还是活动的设计、组织以及活动的总结、评价,学生都应该是主角、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