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活动中的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即实践型的学习或学习型的实践。从学科学习的角度讲,实践性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凸显直接经验
学科知识即间接经验,与此对应的是直接经验。应该承认,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是符合教学过程的规律和特点的,它能快速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对此,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4]
第二,间接经验是基于直接经验和为了直接经验的,是无数直接经验整合的结果。只有当间接经验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的时候,它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直接经验是储备金,是母乳;间接经验是纸币,是代乳品。
2.强调手脑互动参与体验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本身并不能独立完成高级认知活动,大脑和通过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对于理解高级认知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心智的理解必须放到它与身体的关系背景中,而这个身体是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身体。为此,现代认知科学强调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的核心内涵即是身体的参与。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各种亲自操作和实践活动中学习。让作为主体的学生的身体进入教学中,发挥身体知觉的认识能力,让学生把每一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以自己的方式来与物体交流,让线条、色彩、形状成为对事物的思考方式,打通感官之间的屏障,联系感官之间的感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做,也就是说,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在身体参与中,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手脑并用的意义。他说:“人身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方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实践证明,学生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会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认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中国也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和“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的古训。教学相长的理论更是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动手的价值和意义。人们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因为经验都是从“做”中得来的。
3.重视感性因素的认识与作用(www.xing528.com)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感性和理性是指人的两种不同的心理机制与功能。感性是指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灵感、直觉等心理机制与功能;理性是指人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心理机制与功能。从人类学的角度讲,感性和理性是同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身上的两种因素。感性因素是指人的本能、欲望、感觉、情感等;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智、思考、抽象思维等。感性和理性具备的不同特性和功能,决定了两者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对人的生长而言,这两种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人性丰富完满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重理性、轻感性。从认识角度讲,即重理性认识、轻感性认识。人们认为,感性认识是低级的、粗糙的、不可靠的,只能提供认识的具体材料,唯有理性认识才是高级的、精确的、牢靠的,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于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被人为地设置了一道鸿沟,前者被认为只有经过“飞跃”才能到达后者。这种重理性、轻感性的观念导致教学进度追求理论化和抽象化,其结果使学生只能在理论层面掌握知识,使知识成为空中楼阁。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形成理性认识及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反之,要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等就比较困难。为此,教学不仅要关注和发展人的理性因素,同时也要关注和发展人的感性因素。重理性、轻感性只能造成对人性的肢解。而传统课堂教学缺乏人情味,缺乏对人的感性因素的刺激和满足,也就丧失了应有的感染力和召唤力。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们不仅要看到两者的纵向联系,重视感性认识的基础作用,还要看到两者的横向联系,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两者总是具体地统一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之上的。
4.在实际应用中教与学
学习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传统教学以学为本、以学为先,以此定位两者的关系,从而导致重学轻用;现代教学则强调以用为本、以用为先来定位两者的关系。有学者将“用中学”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着眼于目的,将“用”知识作为“学”知识的重要目的,强调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适用知识于社会实践,即“因用而学”“学以致用”。学而无用的知识使人迂腐,使人软弱;学而有用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有力。心理学把理解不了的知识称为“假知”,把应用不了的知识称为“惰性知识”。
第二,着眼于功能或作用,将“用”知识作为“学”知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强调知识的运用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可以发挥“以用促学”的功效。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知识的运用,甚至提出要以“用书”来替换“读书”。在他看来,“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便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
第三,着眼于过程,将“用”知识的过程看作“学”知识的过程(“用中学”的本义),认为知识的运用过程也包含着知识的学习过程,或者知识运用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学习过程。如毛泽东就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后来的“学用结合”思想深受毛泽东这一知识学习观的影响,非常强调知识学习要密切联系实际,以达到活学活用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有其特点,我们不能否定“用前学”,即先学后用的意义,但是我们同时还要倡导“用中学”,即边用边学或边学边用,努力把知识的学习过程渗透和融入知识的运用过程,因为这种学习更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