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底泥氟污染处理研究:成果揭示长期释放机制

底泥氟污染处理研究:成果揭示长期释放机制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凝沉淀法实用方便,但增加了无益组分浓度,口感不好;滤层吸附法处理效果好,水质较为稳定,但设备投资大,运转费高。在此之后,中外学者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的磷分别进行了研究。目前各界对底泥中污染质的研究可以作为底泥氟研究的参考。

底泥氟污染处理研究:成果揭示长期释放机制

目前国内外降氟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分为三大类:混凝沉淀法(投药法)、滤层吸附法和电化学[106]。三大类降氟方法各有优点与不足,大部分方法存在有残留Al3+偏高问题。混凝沉淀法实用方便,但增加了无益组分浓度,口感不好;滤层吸附法处理效果好,水质较为稳定,但设备投资大,运转费高。徐静、刘国华、郦逸根[28,107]根据水体中氟的不同浓度、不同赋存状态以及制约因素,将除氟的主要方法分为:①微污染饮用水,可采用生物过滤进行处理;②生物膜技术,是人们根据自然界中水体自净现象,总结、模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它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污染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③高氟废水,常用的除氟方法包括钙盐沉降法、化学吸附法、电解凝聚法、离子交换法等;④由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缺乏与卤代有机物降解相适应的酶系统,可以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处理含氟有机化合物废水;⑤饮用水,可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或合成骨炭吸附过滤法,进行除氟处理。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底泥中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虽然对底泥中氟的研究较少,但是对湖泊底泥中的污染质的研究开展较多。主要从沉积物—水界面间营养元素的交换对上覆水体水质影响方面研究较多,研究的重点是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主要从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方面研究较多,Machiwa[96]认为有机质的降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外界环境、生物作用及自身结构特性等,水体污染状况、固化程度和沉积厚度。Morris和Bowden[97]认为底泥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表层约厚2cm的沉积层。Nixon S.W,Jensen M.H和Sloth N.P等[98-100]学者在对氮素在沉积物—水界面上交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影响因素为有机物的补充,温度和氧化还原条件,水动力条件,上覆水体营养盐的浓度,底栖生物活动和底泥的物理性质等。Sondergaard M,Krictensenp等[101]对丹麦的Arresoi湖(水面面积41km2,平均水深2.9m)的野外调查发现,动力悬浮产生的氮浓度增加可以达到静止状态下的20~30倍,说明水动力条件对湖泊内源氮循环影响很大。Chang SC[102]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湖泊底泥中磷的分布规律。在此之后,中外学者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的磷分别进行了研究。隋少峰、罗启芳[103]研究认为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过程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范成新等[104]总结了现有确定底泥释放通量的5种方法,即质量衡算法、孔隙水扩散模型法、表层底泥模拟法、柱状芯样模拟法和水下原位模拟法。(www.xing528.com)

目前各界对底泥中污染质的研究可以作为底泥氟研究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