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云南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其道仅宽五尺,时称“五尺道”。事实上,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就已开通,它比北方丝绸之路还早两个世纪。封滇王赐金印元封二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兵10万征服云南。昆明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群出土的“滇王之印”,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封滇王并赐印的真实性,并成为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标志和实物证据。

云南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开五尺道

秦统一六国以前,就已实施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和统治。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攻灭巴、蜀两国,先后设置了巴、蜀、汉中三郡,云南境内的丹、犁两部落即开始接受秦的统治。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蜀郡郡守张若又向岷江以南用兵,把秦的统治势力延伸至今滇西北的丽江一带。在李冰任蜀郡郡守期间,即已开始开山凿崖,开辟从今四川宜宾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由于石硬山险,便采用火烧浇水的办法,使岩石开裂,易于开凿,因此史载在这条“僰道”上留下了大量火烧的痕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进一步加强对西南的开发,派将军常頞继续修筑僰道,一直修到今曲靖附近,沟通了首都咸阳与云南的联系。由于其道仅宽五尺,时称“五尺道”。“五尺道”的修筑,使云南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正如《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的,关中、四川和云南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这大大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秦开“五尺道”遗址,在今昭通豆沙关、曲靖珠江源等地还有留存。

2.西汉开发云南

(1)汉习楼船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今葱岭以西)后回到了长安,在给汉武帝刘彻的奏折中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今印度)。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见《史记·大宛列传》)

在张骞的建议下,汉武帝派王然于等使者寻访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使者来到滇国,受到国王尝羌的欢迎,并派出十几批人协助,一年多后到了洱海附近,受到昆明族的阻隔,未能如愿。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了打通这条商道,在京城长安“凿昆明池象之”,以训练“楼船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进一步打通南方丝绸之路,于是留下“汉习楼船”的历史典故。唐代杜甫的诗句“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也叙述了这一史实。

蜀身毒道,是我国陆上的南方丝绸之路,是由蜀(四川成都)经滇(云南)、骠(缅甸)通往身毒(印度)的古老交通线。它从四川成都分为越嶲道(越西)、朱提道(昭通)两条道路进入云南,在滇西为博南道(永平)、永昌道(保山),到腾越(今腾冲)接天竺道(印度),直通缅甸、印度到达欧亚各国。事实上,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就已开通,它比北方丝绸之路还早两个世纪。

(2)封滇王赐金印

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兵10万征服云南。《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发巴蜀兵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因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昆明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群出土的“滇王之印”,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封滇王并赐印的真实性,并成为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标志和实物证据。

云南20世纪后半叶的三次重大考古发掘分别是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官渡羊甫头,构成了云南考古发掘的“三足鼎立”,再现了古滇王国史实。古滇王国的历史大约从战国至东汉中期,王都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其疆域大致东起曲靖、泸西一线,西至禄丰、安宁,北达昭通,南抵新平、元江、个旧等地;其民族以滇人为主,还有昆明人、叟人、汉人等;其经济以农耕为主,还有畜牧、渔猎等,以及矿产、冶铸、纺织、制陶等手工业。古滇王国是当时云南最先进的地区。

(3)设置益州郡

征服云南部分地区之后,汉武帝设置了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益州郡,下辖24县,郡治在滇池县(今晋宁区晋城)。滇西设有云南(今祥云)、叶榆(今大理)、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不韦(今保山)、嶲唐(今施甸)六县,其中的云南县是“云南”一词的最早出处。西汉王朝在云南设置郡县,特别是益州郡的设置,使云南从此纳入全国统一行政建制,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云南的开发。

汉武帝在设置郡县的同时,又分封了当地一些较大的民族共同体统治者为王,以其来管理本民族。但这些封王仍要听命郡县官吏,地位不能与内地的王相比。譬如,庄蹻后人尝羌举国降附,被汉武帝封为滇王,赐给“滇王之印”,令其治理滇民,但他仍要服从益州郡太守指挥。

3.东汉开发云南(www.xing528.com)

(1)拓修博南古道

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朝廷在滇西设置哀牢县(今腾冲、龙陵、芒市以西一带),在滇西南设置博南县(今大理州永平县),拓修了博南古道,进一步打通了南方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等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博南古道跨过澜沧江处设立了兰津渡口,这是云南最早的渡口,最初只是篾绳为桥,到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改修为铁索桥,定名霁虹桥。在拓修博南古道时,留下了云南最古老的民歌——《通博南歌》:“汉广德,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他人。”

(2)设立永昌郡

公元69年,东汉在西汉基础上对云南继续实行设置郡县、委官施治的制度,并借哀牢王柳貌率众大规模内属之机,加强了对澜沧江以西的开发,将益州郡中划出的6县与新设立的哀牢县、博南县合并新设永昌郡,郡治在嶲唐,后迁至不韦县(今保山市隆阳区金鸡村)。这片地区古称“哀牢地”,《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大体包括了今天的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6个州市。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居住着哀牢、濮、嶲、掸、昆明等众多民族。

后汉书》记载永昌郡有23万多户,189万余人,在东汉105个郡国中居第二位。永昌郡的设置是公元1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完成了古代中国西南边疆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在滇西地区的疆界初步确定。同时,永昌郡作为东汉王朝在西南的重要基地,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以及天竺(古代印度)、大秦古罗马帝国)的交通要道。

4.诸葛亮平定南中

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章武三年(223年),南中(云南全部、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益州郡(今晋宁)豪强雍凯和云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趁刘备刚死,起兵反叛蜀汉,造成“南中诸郡,并皆叛乱”的局面,直接威胁着蜀汉的统治。建兴三年(225年)春三月,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部队从成都出发,循岷江而下,经汉阳(今威宁)至僰(宜宾)后,再分三路:马忠向牂牁(今遵义),李恢向益州,诸葛亮向越嶲,溯马湖江至安上、卑水(昭觉)与高定交战,直追至邛都(今西昌),又南下今会理,收复越嶲。诸葛亮于五月从金沙江西岸拉鱼乍渡江至青蛉、弄栋,追击孟获至滇池、建宁(今曲靖)。这时马忠收复牂牁,李恢收复益州,三路大军会师滇池,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七擒七纵”叛军统帅孟获,终于使其心服口服,表示不再反叛。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调整行政区划,新设云南郡,并委派原永昌大姓吕凯为云南郡太守,辖区大体包括今天的楚雄、大理、丽江,自此“云南”所指范围扩大。同时,把南中原来的4郡调整为7郡,增设了一些新县。建兴三年(225年)十一月,诸葛亮班师由朱提道经汉阳回到成都。诸葛亮在政治上对包括云南在内的南中实行羁縻政策,即任用本地或本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使民族关系得到改善、云南经济得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滇池地区、洱海地区和今曲靖地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云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云南名士赵藩在为成都武侯祠题写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对联中,高度评价了诸葛亮审时度势平定云南的功绩。

5.晋设宁州和爨氏踞滇

蜀汉炎兴元年(263年),魏灭蜀;次年,司马氏篡魏,建立晋朝。为了加强对南中的统治,并使南中成为直属中央王朝的行政区划,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把建宁、云南、永昌、兴古等南中四郡从益州分划出来,设立宁州,与益州为同级政区,统治中心在曲靖(当时称味县)。宁州为全国十九州之一,是直属中央王朝的一级行政单位。宁州的设置,是云南由“蛮荒”“化外”之地发展为与内地行政设治趋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到了东晋末年,由于政治腐败、战乱不断,中央王朝已失去了对宁州的直接控制,云南被“南中大姓”爨氏统治,直到隋初。云南的南中大姓,为西汉以来进入南中地区屯戍的汉族移民与氐、叟等民族融合发展而形成,主要集中在朱提(昭通)、建宁(曲靖)两郡。东晋初年,霍、孟两大姓氏火并,爨氏坐收渔人之利,成为宁州最强大的势力。南北朝时期,爨氏名义上接受中原王朝管辖,受封刺史、太守等名号,实际上却独自为政,称霸宁州。

在“南中大姓”爨氏踞滇的400多年间,宁州地区相对安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留存至今的陆良《爨龙颜碑》、曲靖《爨宝子碑》、昭通《孟孝琚碑》以及霍氏晋墓壁画,记述了这段史实。其中,爨宝子碑、爨龙颜碑书法独特,为隶书楷书过渡的典型,被誉为南碑瑰宝、书坛神品,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发展的重要文献,同时对研究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具有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