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3的考察数据显示,《魏书·天象志一》记载的31条日占卜辞中,共有5条属于“日十二月蚀”,并且它们的日占卜辞都采用了《京房易传》。其中的第1条日食在六月,第3条的日食在二月晦,第5条的日食在正月。如果把这三次日食与《日食表》记载的时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魏天文官观测的数据非常准确。但是第4条的日食发生在公元520年2月5日08时14分,这天是正月初二丙子日,然而《魏书·天象志一》记载为:“(正光元年)正月乙亥朔,日有蚀之。占曰:有大臣亡。”即公元520年2月4日,这比实际发生的时间提前了1天。这是天文官按照日食发生在“初一”的惯例进行记录的结果。因为即使移动1天也没有超出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占卜对象和对应卜辞完全相同,所以并不是为了寻找更合适的卜辞,才擅自改动的日食时间。关于第2条的日食时间,《魏书·天象志一》记载:“(延兴元年)十二月癸卯,日有蚀之。”按照古今历法进行换算,应该为472年1月15日,那么这天是否发生过日食呢?
表6-3《魏书》日十二月蚀调查表[31]
续表
经过对《日食表》记载的数据核实,虽然公元472年有两次日食记录,但是《天象志一》记载的472年1月15日并没有发生过日食(见表6-4)。实际上对于这天的日食时间,已经有学者提出过质疑。中华书局标点本的《魏书》的“校勘记”认为:“高祖延兴元年十二月癸卯日有蚀之。按是年十二月乙酉朔,癸卯是十九日,不应有日蚀。”[32]尽管有学者怀疑北魏记载这次日食时间的准确性,但是并没有继续深究它的内在原因。本书结合古今历法换算和数据比对,赞同《魏书》“校勘记”提出的观点,即“癸卯日”为十九日,根本不可能发生日食。如果深究其中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它涉及空间与时间问题,也涉及古代修订历法的基本原则问题。(www.xing528.com)
如果从空间角度思考,原则上每个月的朔日(初一)未必都发生日食,但是发生日食应该在朔日是因为古代制定历法时,主要根据二十八星宿、五大行星、太阳、月亮和地球等星球的空间位置和运行规律来确定日期。由于太阳和月亮的视圆面直径只有半度左右,而黄道和白道之间有大约5°9′的夹角,因此只有当朔时太阳和黄白交点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发生日食。[33]《魏书·律历志上》“章岁五百五”条下注:“古十九年七闰,闰余尽为章。积至多年,月尽之日,月见东方,日蚀先晦,辄复变历。”[34]这说明使用一部历法时间久远以后,往往通过观测日食时间的准确性,才考虑是否需要修订历法。古代计算一年的起始时间,就是根据晦日、朔日和冬至的交界点计算。《史记·历书》记载:“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35]汉武帝时期修订历法从这个时间点开始计算,此时太阳运行到黄道的最南端,日、月、地心及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36]所以古代天文官掌握的日食规律,不仅涉及观测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空间运行情况,还是修订历法的前提条件之一。
如果从时间角度分析,按照古代对于日食的观测,只有初一发生才被认为是准确的天文历法,偏离这个日期便意味着当朝历法已经不准确了。因为中原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式,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都需要准确的天文历法,一旦它违背时令就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北魏时期就出现过“岁年积久,颇以为疏”。[37]所以一部历法用久以后需要重新修订。《元史·历志二》“授时历议”条也有“历法疏密,验在交食”。[38]因此北魏472年1月15日的日食时间发生在十九日,这就完全违背了历法的基本准则。但是事实上这时期的北魏历法,还没有达到如此荒疏的程度,也看不出是天文官的遗漏疏忽,那么这条日食数据被篡改,是否受到政治因素的直接影响呢?在揭示这个问题之前,下面先比较一些相关的日食数据,见表6-4。
表6-4 公元471年至473年日食时间表[39]
表6-4中的数据显示,公元471年至公元473年共有6次日食,可见公元472年1月15日并没有发生日食。但是距离这次日食最近的时间为公元472年2月25日,即延兴二年二月甲申日(初一)。那么公元472年1月15日与公元472年2月25日这两个日期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呢?下面考察“日十二月蚀”的相关理论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