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魏孝行祥瑞的慎重研究,究竟属于汉文化还是鲜卑文化?

北魏孝行祥瑞的慎重研究,究竟属于汉文化还是鲜卑文化?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书·灵征志下》记载,从道武帝建国至北魏灭亡为止,共计出现了30多种祥瑞征兆,其中有6种与天子的孝行密切相关。通过表3-1的数据可以看出,北魏与刘宋政权在围绕孝与祥瑞的问题上,只有“白鸠”条略有字数上的差异,其他5种祥瑞资料的行文方式和思想含义几乎完全相同。那么这6种反映天子孝行的祥瑞,究竟属于汉文化还是鲜卑文化呢?

北魏孝行祥瑞的慎重研究,究竟属于汉文化还是鲜卑文化?

魏书·灵征志下》记载,从道武帝建国至北魏灭亡为止,共计出现了30多种祥瑞征兆,其中有6种与天子的孝行密切相关。比如,“三足乌”“白乌”“苍乌”“甘露”“白鸠”“白兔”等。下面试加比较《魏书》的《灵征志下》与《宋书》的《符瑞志中》和《符瑞志下》的祥瑞内容。通过表3-1的数据可以看出,北魏与刘宋政权在围绕孝与祥瑞的问题上,只有“白鸠”条略有字数上的差异,其他5种祥瑞资料的行文方式和思想含义几乎完全相同。那么这6种反映天子孝行的祥瑞,究竟属于汉文化还是鲜卑文化呢?它们又有怎样的政治寓意和历史发展轨迹呢?

表3-1 孝行祥瑞对照表[136]

续表

1.三足乌

1974年至1975年陕西宝鸡茹家庄,发掘出土了两件西周时期的三足乌青铜尊。[137]这说明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以三足乌为孝鸟的宗教信仰。降至汉朝,三足乌的文化面貌日益突出。《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138]这是说三足乌已经转化为天神的使者。《论衡·说日篇》记载:“日中有三足乌。”[139]这是太阳里有三足乌的文献描述。关于三足乌与孝的伦理价值观的相互关联性,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虞舜以孝而闻名于世,所以三足乌集于庭院。[140]《艺文类聚·鸟部下》“乌”条载:“有虞至孝,三足集其庭。”[141]关于孝与统治者的内在联系,《艺文类聚·祥瑞部下》“乌”条载:“孙氏瑞应图曰:三足乌,王者慈孝被于万姓,不好杀生则来。”[142]所谓《孙氏瑞应图》,也称《瑞应图》,是指南梁孙柔之编撰的一部图书,实际上这部书在晋代已经出现了。《晋书·五行志中》和《五行志下》都引用过《瑞应图》,[143]比如《五行志中》引用的《瑞应图》,在东吴孙亮建兴二年(253年);《五行志下》引用的《瑞应图》,在西晋孝闵帝建兴四年(316年)。所以尽管《晋书》为唐人编撰而成的史书,然而其中引用的文献应该是早期史官收集的原始资料。《魏书》首次出现三足乌的时间,为北魏高祖太和七年(483年)七月。《魏书·灵征志下》记载:“高祖太和七年六月,青州献三足乌。王者慈孝天地则至。”[144]因为这时期正是文明太后在执掌朝政,孝文帝出于顺从文明太后和确保皇位的政治目的,采用了汉文化的三足乌的孝行祥瑞。在孙柔之没有编辑整理《瑞应图》以前,相关史料已经对北魏产生过影响,因此“三足乌”与“孝”连接在一起的祥瑞思想,完全来自传统的汉文化,它与汉文化有一脉相承的史学倾向和思想特点。

2.白乌

《说文》记载:“乌,孝鸟也。”[145]乌鸦被认为是懂得孝行的鸟类。南宋罗愿《尔雅翼·释鸟》载:“乌,孝鸟也。始生,母哺之六十日。至子稍长,则母处而子反哺。其日如母哺子之数,故乌一名哺公。”[146]可以看出这是讲小乌鸦长大以后,喂养不能捕食的老乌鸦,“乌”具有人类的“孝”的高尚品德。但是“白乌”与统治阶级崇尚的“孝”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就需要从中国古代文字的视角考察。由于甲骨文的“日”字形为,它与“白”字形十分相似。[147]并且直观视觉上太阳呈现白色状态,白字又多与光亮有关。《庄子集释·人间世》“虚室生白”条,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注曰:“白者,日光所照也。”[148]可见,白色往往被看作光明。《尔雅翼·释鸟》亦载:“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乌本黑之称,故《瑞应图》以白乌为太阳之精,至孝之应。”[149]而且白乌曾经作为上古鸟部族的图腾,象征男性生殖器官,也是祖先崇拜的起源之一,故此《魏书·灵征志下》才载有“王者宗庙肃敬则至”。[150]特别是中原地区较少出现白色乌鸦,它一旦被人们发现就会觉得这是上天预示的祥瑞征兆,从而白乌与统治者的孝行连接起来了。所以崇尚白乌是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文化的孝行思想的体现。

3.甘露(www.xing528.com)

“甘露”是中国历史上很多政权都非常重视的祥瑞征兆,甚至西汉宣帝(前53—前50年)、曹魏曹髦(256—259年)、东吴孙皓(265年)、前秦苻坚(359—364年)等帝王,在他们统治期间都使用过“甘露”年号。实际上,甘露作为祥瑞征兆很早就出现了。《史记·赵世家》记载:“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民不疾疫,众人善之。”[151]这说明先秦时期就已经把甘露看作祥瑞了。《汉书·宣帝纪》记载:“甘露降,神爵集,已诏有司告祠上帝、宗庙。”[152]可见汉代已经把甘露与宗庙联系在了一起。此外,还有几部史料也有相同的文字描述。《初学记·天部下》“露”条引《晋中兴书》载:“甘露降,耆老得敬,则松柏受之,尊贤容众,则竹苇受之。”[153]《开元占经·露占》引《瑞应图》曰:“耆老见敬则柏受甘露,尊贤爱老不失细微,则竹苇受甘露。”[154]可见把“甘露”视为“孝”属于传统的汉文化,《魏书·灵征志下》记载:“世祖始光四年六月,甘露降于太学。王者德至,天和气盛则降。又王者敬老,则柏受甘露。王者尊贤爱老,不失细微,则竹苇受。”[155]所以北魏接受这种祥瑞思想,对于巩固政权和吸收汉文化依然会产生积极意义。

4.苍乌

关于苍乌与孝之间的祥瑞关系,《艺文类聚·祥瑞部下》“乌”条引《瑞应图》曰:“苍乌者,王者孝悌则至。”[156]这说明苍乌与王者的孝悌有关,但这段记载相对比较简略。北魏时期也继承了这种孝悌与苍乌的思想联系,甚至影响到孝的伦理价值观。《魏书·灵征志下》记载:“世宗景明二年(501年)十二月,南青州献苍乌。君修行孝慈(于)万姓,不好杀生则至。”[157]北魏的苍乌与孝德关系的理论来源,应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宋书·符瑞志中》载:“苍乌者,贤君修行孝慈于万姓,不好杀生则来。”[158]这两部文献都把苍乌与君主对百姓施以仁孝联系起来。虽然《灵征志下》和《符瑞志中》都有可能参照了《瑞应图》的祥瑞内容,但如果进一步比较《灵征志下》和《符瑞志中》在苍乌问题上的看法,《灵征志下》参照《符瑞志中》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从两部史籍的编撰时间上看,沈约(441—513年)历仕宋、齐、梁三朝,南齐永明五年 (487年)任著作郎,并奉诏撰写《宋书》。[159]魏收(505—572年)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北齐天保五年(554年)魏收正式完成对《魏书》的编撰工作,[160]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看到沈约的《宋书》。但是,北魏也很可能直接承续魏晋时期的苍乌的孝祥瑞含义,其后被魏收编入《魏书》中。

5.白鸠

有关“鸠”与“孝”的关联性,根据目前所见,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掘,均有类似鸠鸟的器物出现。比如20世纪70年代鲁国故城出土了一个鸠首,它共由三只鸠组成。一只大鸠身上背着一只小鸠,嘴里还衔着一只小鸠。[161]因为鲁国是孔子故乡,这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所以如果分析这个鸠首造型,就能够看出它在表达父慈子孝的儒家伦理观。汉代出现的鸠杖,依然表现出敬老爱老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162]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鸠的文化含义开始发生转变,并成为祥瑞征兆。《开元占经·鸟休征》记载:“《瑞应图》曰:白鸠,王者养耆老、尊道德,不以新失旧则至。”[163]另据《太平御览·羽族部八》引《瑞应图》载:“白鸠,成汤时来。王者养耆老、尊道德,不以新失旧则至。”[164]这两条文献都是通过鸠,表达王者敬老爱老的“孝”思想。《魏书·灵征志下》记载:“高宗和平四年(463年)三月,冀州献白鸠。殷汤时至,王者养耆老,遵道德,不以新失旧则至。”[165]这条史料必然参照过《瑞应图》。上述内容体现了汉文化的祥瑞思想,与鲜卑游牧文化没有直接关系,北魏时期把白鸠看作祥瑞,完全是吸收了儒家伦理价值观,也间接反映出“孝”的教化思想影响到北魏政权统治。

6.白兔

后汉书·光武纪下》记载:“(建武十三年)九月,日南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166]此外,《后汉书·桓帝纪》亦载:“(永康元年)十一月,西河言白兔见。”[167]通过这两条史料,可见在东汉时期已经把白兔看作与天子相关的祥瑞了。在后汉时期的人物传中,也可以窥见到白兔拥有“孝”的祥瑞寓意。《后汉书·蔡邕传》记载:“邕(133—192年)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十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168]此外东汉时期还有一个事例。《艺文类聚·木部上》记载:“后汉方储,字圣明,遭母忧,负土成坟,松柏数十株,鸾乌栖其上,白兔游其下。”[169]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已经把白兔视为“孝”的祥瑞了,并且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到民间。《开元占经·兽占》“白兔”条载:“晋中兴征祥说曰:白兔,仁兽也。王者尊敬耆老则见。……瑞应图曰:王者敬事耆老则白兔见。”[170]所以《魏书·灵征志下》记载:“太祖天兴(399年)二年七月,并州献白兔一,王者敬耆老则见。”[171]这里面的白兔祥瑞符合汉文化的传统思想,也是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文化祥瑞思想的鲜明反映。

以上六种祥瑞便是天子因孝行获得的上天褒奖,也是人间社会以孝为媒介,沟通天与天子之间的渠道。实际上每个孝的祥瑞出现,都是空间、时间与政治相结合的文化产物。统治阶级期待孝能够根植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并渴望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因此祥瑞是以天命思想考察社会变化及历史盛衰的一种形式。[172]北魏政权频繁出现这些祥瑞,足以说明他们不仅接受了传统的汉文化,也期待孝可以帮助政权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甚至通过孝的道德媒介,推广这种孝悌教化思想,从而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