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的大致划分,晁福林先生认为先秦时期主要有“天德和祖宗之德”“制度之德”和“精神品行之德”。[47]其后这些“德”的观念传承下来,特别是“天德”和“祖宗之德”,成为新政权建国的重要理论依据,它对于宣传王朝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具有重要的政治哲学意义,而且“五行之德”亦非常重要。下面试加比较历史上的“天德”和“祖先之德”的表现形式。
《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48]《史记·殷本纪》亦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49]由于玄鸟(燕子)被看作上天派来的使者,简狄吞吃玄鸟蛋而生契意味着殷人获得了“天德”,并且契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殷人又获得“祖先之德”,最终商汤得到上天和祖先的眷顾,才推翻残暴的夏桀统治,建立了殷商政权。此外,关于西周的“天德”与“祖先之德”,《史记·周本纪》记载:“后稷,名弃,母有邵氏女,曰姜螈,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50]“巨人迹”暗指天神下凡到人间留下的足迹,姜螈踏其迹而生后稷意味有“天德”,后稷是农业始祖,有功于百姓,周人又看做这是祖先有德。所以殷商和西周都宣传本朝有“天德”和“祖先之德”,从而才能够对外宣传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但是对于那些觊觎皇权伪造符命的人,“天德”和“祖先之德”又将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双刃剑”。
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撰写过一篇《王命论》,主要驳斥“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的观点。他认为帝王在降生和即位之前,都有很多相应的预兆,普通人或狂狡之徒,纵有谋逆之心也不会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上天没有降下符命,自己的祖先也没有积累德行。他还归纳出汉高祖刘邦能够建立政权,共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51]所谓“帝尧之苗裔”和“神武有征应”,正是指“祖先之德”和“天德”,这鲜明地反映出新王朝建立时,“德”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汉代的社会中已经出现这种思想,即“天德”和“祖先之德”是判定新政权是否为正统王朝的理论依据,如果不具备这两种“德”便会被认为是僭越皇权,因此统治者需要在这两种“德”的问题上,寻找祖先与之相关联的理论线索。《汉书·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52]汉高祖刘邦为“感生帝”的故事,便成为天德和祖先之德的重要依据。
秦汉以后,五行思想开始备受推崇,初代帝王祖先因感上天五帝精,而使天子降生的理论日渐成熟,最终“五德”与“天德和祖宗之德”成为正统皇权的理论依据。因此新政权建国以前为了寻找“天德”和“祖先之德”,以及连接五帝拟定祖先传承系谱,成为重要的政治课题。比如《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魏之氏族,出自颛顼,与舜同祖,见于春秋世家。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于行运,会于尧舜授受之次。”[53]因为曹魏追述土德的舜帝为祖先,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还记载曹操祖先连接到黄帝,[54]当然,舜帝亦出自黄帝,两者皆为土德运次。曹魏祖先虞帝有“天德”,又做过很多有助于庶民之事,这里又被看作是曹魏的“祖先之德”。所以曹魏拥有这三种德运以后,曹丕便作为“有德者”名正言顺地即皇帝位了。此外,再如西晋司马炎即位时,按照五行运次崇尚金德,故此编撰了一个祖先连接金德的系谱。《晋书·宣帝纪》记载:“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及周,以夏官为司马。”[55]由于夏朝被认为崇尚金德,故西晋把祖先与之连接起来,所以司马炎即位时宣传的禅让文中,便有“迈德垂训,多历年载”这样的描述,这也是在强调西晋能够拥有皇权是多年积累德运的缘故。而且《史记·楚世家》记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56]由于颛顼帝高阳氏有“天德”,重黎又掌握人间社会不可欠缺的火,这对于改善百姓生活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从而西晋司马炎将它视为“祖先之德”。
(www.xing528.com)
图3-1 太昊至西晋的五德相生排列图[57]
由于鲜卑人与汉人并非同宗同源,拓跋珪要想依照汉文化建立本朝的德运思想体系,首先面临怎样选择祖先的难题。按照当时北方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格局,道武帝追认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为祖先,并拟定北魏施行土德。[58]关于鲜卑拓跋与黄帝的传承系谱,《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59]北狄泛指远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它也应该包括其后兴起的鲜卑拓跋部,所以北魏借助“始均”这个古代史籍上的人物,编撰出了一套完整的祖先传承系谱。《魏书·序纪》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60]这里面记载了拓跋部祖先的起源问题,并借鉴了《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61]这里面出现的“黄帝二十五子”便与《魏书·序纪》记载的“黄帝有子二十五人”连接在了一起,这反映出黄帝的“二十五子”中,就有一位是鲜卑拓跋部的远古祖先。因而又根据《大荒西经》的“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的“始均”,编撰出“黄帝→始均→拓跋力微”的鲜卑拓跋部的祖先由来。从而使北魏拥有“五行之德”的“土德”。
正是拓跋统治者寻找到祖先与黄帝之间存在德运传承关系,才能举行汉文化的南郊祭天礼制。但是鲜卑拓跋部的“天德”是否拥有理论来源呢?这关系到拓跋统治者建立的北魏政权是否为正统王朝的问题,也是北魏统治阶级无法回避的政治哲学以及宗教伦理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