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组织成立了同盟会,举起了革命的大旗。它所发出的宣言在形式上和实际上都是一个革命军或革命政府的布告,开头说:“中华国民军都督奉军政府命,以军政府之宗旨及条理,布告国民。”(《同盟会宣言》,《选集》上卷,第68页)布告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也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和“民有、民治、民享”的口号。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正式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名称,并进一步地阐述其内容。他说:“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选集》上卷,第71页)照这里所说的,民族主义并不限于满汉之争,而是中国民族怎样可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世界各地都有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孙中山自以为他的三民主义是要把这三种革命联系起来,毕其功于一役,这一“役”成功了,中国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孙中山的这些阐述都是原则性的,究竟怎么样实施,还没有具体地说。新文化运动给他一个新推动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关键性转折点,孙中山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实施三民主义的具体方案。当时有一部分人认为三民主义只是一些空谈,也有人认为,孙中山的革命只能破坏,不能建设,所以孙中山发表这些具体的方案,以说明他所进行的革命,不但是破坏,也是建设。
《建国方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建设》。孙中山认为,这是他的思想的中心,所以也称为“孙文学说”。其具体的主张是行先知后,行易知难。儒家的经典中,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说法,王守仁有“知行合一”的说法,孙中山批评了这些说法,提出他自己的主张:行先知后,行易知难,不知亦能行,有知必有行。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传统问题,孙中山自以为他的主张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全新的说法,正确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这个主张的政治含义是:对于中国革命,他的三民主义是“知”,既然有知了,就不怕不能行。他企望中国人民都有这个信念,以这个信念作为建国的心理建设。
这个政治含义是重大的,但作为解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问题,并不是针锋相对的。中国儒家经典所说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王守仁所讲的“知行合一”,都是就个人的修养说的。孙中山所举的“行易知难”的例,都是就社会发展说的,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用后者批评前者是文不对题。
以《心理建设》作为《建国方略》的第一部分,这是有理由的。但如果从哲学观点看,他的主张未必可以成立。(www.xing528.com)
《建国方略》的第二部分是《物质建设》。第三部分是《社会建设》,在这一部分中,人们期望孙中山提出关于民权主义的具体实施方案,可是,他只提出了一个《民权初步》。这是他根据西人沙德的著作编译而成的。其内容是一般会议的形式和会议进行的程序。人们不免觉得孙中山是大题小作,空言搪塞,其实不然。《民权初步》所讲的固然是一些小节,但是,表现了一个大义,那就是民主与集中的问题。孙中山在《民权初步》的序文中说:“中华民族,世界之至大者也,亦世界之至优者也。中华土地,世界之至广者也,亦世界之至富者也。然而以此至大至优之民族,据此至广至富之土地,会此世运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犹未能先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人心涣散,民力不凝结也。”(《选集》上卷,第339页)这里所说的“凝结”就是集中的问题。序文的大意是说,人民要行使民权,必须首先把自己组织起来,成为有组织的团体。这个团体如果要对某一事采取行动,它必须召开会议,对于这一事做充分的讨论。开会必有一定的形式,讨论必有一定的程序。这些形式和程序,并不就是民权,只是行使民权的必要条件,所以称为“民权初步”。
会议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讨论,第二是提案,第三是表决。会议开会后,先就本次会议所要讨论的问题展开讨论。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畅所欲言,这是会议程序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以后,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都可以把上阶段的讨论集中起来,加上他自己的意见,成为一个拟议的议决案,称为提案。有了提案,参加会议的人再对于提案进行讨论,可以补充,也可以修正,这是会议程序的第二阶段。提案只是拟议中的表决案,还要加以投票表决。如果得到了多数的赞成,它就成为正式的议决案。经过表决的程序,这个议决案就成为这个团体的公共意见,这个团体就可以采取行动了。这个程序的主要精神是如《民权初步》的《结论》中所说的“一社会中,其会员人人有言论表决权于大小各事,则知识能力必日加,而结合日固,其发达进步,实不可限量也”(《选集》上卷,第418~419页)。
近年以来,一般的议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而资产阶级的民主则没有集中。其实,任何民主都不能没有集中。如果没有集中,那个社会就要四分五裂,不能存在了。问题是怎样集中,由谁来集中。照《民权初步》所说的,社会上的事,尤其是政治上的事,人人可以讨论,人人可以提案,人人可以表决,这样,民主与集中就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了。
孙中山关于民权的具体措施见于《建国大纲》《五权宪法》。他的这些思想,如果真能实现,中国就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国家。但是他有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有什么力量可以使他的这些理想成为现实。政治上的事情靠政权,政权靠一种力量。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力量是军队。在民主主义的社会中,这种力量是选票。这两种力量孙中山都没有,所以他虽有一套完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但总是停留在宣传的阶段上,不能前进。
然而历史没有停止前进,中国革命也没有停止前进。在1920年前后,世界上出现了苏联,中国出现了共产党。这在世界政治上和中国政治上是两种完全新的力量,这两种力量都愿意帮助孙中山继续前进。孙中山接受了他们的援助,改组国民党,制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这是中国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走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的一个转折点、一个过渡。相对而言,前者称为旧民主主义,后者称为新民主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