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还需要注意什么?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又对校长提出了哪些新挑战?
张雷:最应注意的有两方面:一是明确办学价值,不同的办学诉求一定有不同的内部治理结构,对于有清晰明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一定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各种可能;二是注意定位组织和人的角色,理顺组织与个人之间、组织内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关系。
李志欣: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明确指向“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政府应当是教育体系的建构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投入的保障者、学校运行和教育质量的监督者。
张宏旭:完善治理机构要避免出现过度强势的校长,过度强势的校长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学校获得超常规的发展,但是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过度强势的校长会影响教师创造力的发挥,甚至损害教师的人格尊严,影响学校的和谐氛围。
沈海夫:校长要遵循学校文化传统,不能急也不能等,要照顾群体的接受程度,不能急于求成。学校核心文化的构建或学校的发展不应随校长的更替而发生方向性的改变。(www.xing528.com)
张宏旭:校长处于学校的中心位置,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校长必然面临诸多挑战,也必须处理好这些挑战。首先,校长应由学校管理者逐步转变为学校的决策人,为学校发展确定学校章程、办学理念、发展方向,明确学校的特色追求,等等。决策人要逐渐淡出日常管理,培养合格的管理者,而不是自己亲自去管理。校长要避免使自己成为焦点,要搭建舞台,让别人去表演,自己退到幕后。其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就是要依靠制度和程序来推动工作。这时,校长依靠个人魅力实施管理的方式将受到挑战。校长要改变依靠个人力量推进管理的习惯,要尊重制度,逐渐习惯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激励人的运行模式。再次,校长的管理权威将受到挑战。校长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习惯在监督下进行决策。让监督成为常态,是校长必须面对的挑战。适应并主动接受监督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构的必由之路。
张雷: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对校长最重要的挑战有两方面:一是摆脱对教育的功利性追求,学校管理绝不是管控和强制,而是解放每一个人和发展每一个人;二是摆脱“官本位”束缚,还权于教师,还权于学生,正确定位校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充分相信师生。
李志欣:校长要把学术性与专业性强的权力,委托给专业管理人员。比如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教师职称的评定、学校课程的设置等,都需要由专业管理人员和教学权威人士来行使权力,而不应由学校行政权力包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