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州一中的牛师:重新定义学校教师形象

郑州一中的牛师:重新定义学校教师形象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州一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学生称为“牛师”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生活状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开中学和春晖中学的名师。学兄学姐提起他来只有一个字——“牛”。在郑州一中,有不少学生把老师的经典语录整理出来,放在论坛或博客里,称之为“想念某某老师专辑”:我说随笔可以不交了,他还是交了,他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可是个好学的孩子,我很感动!

郑州一中的牛师:重新定义学校教师形象

郑州一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学生称为“牛师”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生活状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开中学和春晖中学的名师。

在郑州一中贴吧里,有一个半文言的贴子,对该校孙士放老师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吾师孙士放,身长约一米有八,高大威武,好穿墨绿、暗灰色服装,不知是否应称板寸的发型永远干净清爽地立在他那充满智慧的脑袋上。

初见吾师,首言便语出惊人:“我的名字叫孙士放,这名很俗,当然人也很俗。”此后其经典语录如波涛汹涌而出,课堂每被笑浪淹没,有时连听课老师亦笑得花枝乱颤,几个大老爷们宛如戏台上化了妆的小姑娘——脸通红通红。幸亏吾师嗓门奇大有压倒一切之气势,吾班数学课堂得而完整保存矣!

一日板书一难题,全班作苦思冥想状,吾师三下五去二解答完毕,思路之严谨、方法之简便绝倒众人,其立于讲台拈花微笑:“同学们,就这样解出来了,一个字,是什么呢?——爽呀!”“爽”字一出,其“笑傲讲台,唯我独尊,数学世界,舍我其谁”之霸气尽露无疑。除此一字真言外,吾师还有两字真经。一曰“小晕”:某次考试过后,“嗯,这次考试,有些同学失误太多,做题时是不是有点小晕呢?”一曰“舒服”:“这道题,这样做,不是很舒服吗?”

学兄学姐提起他来只有一个字——“牛”。今生得遇吾师乐得整日陶陶然乎!某日听得一声长叹:“好多搞数学的同学上了大学后反而不学数学了,也许是数学学烦了吧……”一句话听得我热血沸腾,如将来能力足够,定要选择数学系,以补吾师之遗憾也!

一位同学跟贴道:“下学期俺要去文科班了,离开了士放令我万分不舍!希望更多学生遇到像士放一样的好老师!”

在学生眼中,叶玉昆老师是一个“风一样的男子”:他站在讲台上,“头微微扬着,眼微微眯着,似乎完全沉浸在经济哲学中了”。一次正该上政治课时下雪了,同学们都尖声惊叫着冲到窗口去看。可叶老师呢,并没有发火,只是悠闲地、慢慢地走到窗前,轻轻地靠在那里,偏头去看外面的雪花。“哎呀,那个样子好潇洒啊!”

学生对物理教师曹颖的评价是:“她不是在教你知识,不是在教你方法,而是从一个全新的高度来引导你理解物理内部的联系,这充满了哲学的意味。”

有学生对范廷贤老师的描述是,他的课是一种脑力的竞赛,让人有一种扬帆的快感,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职永吉老师的教学语言令每个上过他课的人都无法忘怀。其经典的“提溜上去都下不来了”曾令无数人在捧腹大笑中对有机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姜万明老师教物理,每节课只讲一道题,然后左发散,右发散,逆发散,愣是整出十几道题来,让人不得不佩服。(www.xing528.com)

一位从某名校转入郑州一中的学生对两所学校的教学进行了对比:以前最不喜欢上的就是政治课,老师一味地说教,让人很不爽。而郑州一中的政治课,通常是让学生自己讨论问题,从美国的次贷危机折射出的问题,到中国承办奥运的影响,再到如何评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等。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按自己的思考发表看法,而最后的总结性陈述也只是点拨性的,一般不给标准答案。

在郑州一中,有不少学生把老师的经典语录整理出来,放在论坛或博客里,称之为“想念某某老师专辑”:

我说随笔可以不交了,他还是交了,他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可是个好学的孩子,我很感动!

同学说:‘我这一年过得像一句废话。’那我这一年不是给废话做注解吗?

做完的卷子就扔厕所里吧,但小心错题本别让人家偷了!

这次作业先自己检查做完没,然后同桌再相互检查,最后我检查,如果没做完就先自我批评,同桌再相互批评,最后接受我的批评。

这次考试70分以上是拔尖的,60分以上是成绩不错的,50分以上是有基础的,40分以上是有一定基础的,30分以下是有极大潜力的。

有3个同学作业没做完,但做过的部分很认真,所以对这3个同学提出不点名批评和表扬。

一位刚进入高三的同学这样写道:“没想到那么多朝夕相伴的老师要离我们了,岭岭、保军、秋平、老景、老曹……你们曾给过我们那么多快乐,很荣幸人生中有一段与你们共同走过……岭岭,全班同学的最爱;保军,我的英语是你力挽狂澜救回来的,我现在竟然能喜欢英语,能考到这个分数,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秋平,你总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像个大孩子,我们的大姐姐;老景,从你身上我知道真正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样的,博学多才,气质潇洒……”

正是这些老师将郑州一中的风气与精神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一个精神的王国中,充实而幸福地度过了在很多人看来是“黑色三年”的高中生活。这正如一位已从郑州一中毕业的学生所说:“现在觉得高三那一年是我这20年里最幸福的。以前不理解一个学姐跟我讲高三没上够,现在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