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答案】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
(1)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防止外部干扰;
②讲究教学艺术。
(2)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增强学习自觉性;
②培养学生意志力;
③调动多种分析器;
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3)要注意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2.【参考答案】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3.【参考答案】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加强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等。
4.【参考答案】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5.【参考答案】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小学生想象的能力要做到: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6.【参考答案】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意识倾向性。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参考答案】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①强烈的刺激;
②新异的刺激;
③变化的刺激;
④对比的刺激;
⑤起指示作用的刺激。
(2)人的主观状态
①需要和兴趣;
②情绪状态;
③主体的知识经验。
8.【参考答案】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对兴趣的依从性;
(3)合理组织活动;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9.【参考答案】(www.xing528.com)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0.【参考答案】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不断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有利于个体更好地发展。 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要做到: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11.【参考答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它启示我们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研究学生的需要来分析学生的行为;
(2)教师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并创设教育条件和氛围,逐步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设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3)尊重、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需要;
(4)引导和培养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
12.【参考答案】
气质和性格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
(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比较晚。
(4)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有优劣之分。
13.【参考答案】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 影响人格形成或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早期童年经验;
(5)学校教育因素;
(6)个人主观因素。
14.【参考答案】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特征包括: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15.【参考答案】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及时反馈;
(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16.【参考答案】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影响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
(1)遗传与营养;
(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17.【参考答案】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3)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 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