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工程教育在摆脱‘狭隘于技术’的和在‘技术上狭隘’的工程技术教育之后,就迷迷糊糊地扎进了科学导向的工程科学教育的怀抱”[7]。事实上,无论是技术化工程教育还是科学化工程教育模式都会导致明显的工具主义倾向。一方面,“科技化”单一培养模式“不仅排除人文、社科以及其他具有典型文科教育特征的课程,而且也会排除很多工程科学的课程。实际上,它用职业培训替代传统大学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培养工程师的模式”[8];另一方面,由“科技化”工程教育思路沿袭而来的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在根本上并未摆脱“小”工程教育观之窠臼,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到师资配置、工程实训等方面仍因循于“专业培养”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往往忽略了除专业知识锻造而成科技思维之外的“非科技思维”培养。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这是由现代工程涉及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所决定。现代工程包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早已超越工程专业知识层面,经济、文化、政治、伦理道德思想等人文知识和理念正逐渐渗入工程领域,与之产生愈加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再像过去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或装饰,而是融贯成为密切的整体。有学者认为:“我们必须加强学科基础的覆盖面,传授更多‘现实世界’工程设计和操作……在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和解题方法方面提供培训,培养毕业生精通工程伦理和在工程和社会之间实现沟通。”[9]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按照工程教育哲学教授布瑞西亚利(Bucciarelli,L.L.)的观点,新型工程教育是多种知识的集成和整合,良好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具有团队精神以及表达、交往、合理协商和信守计划方面的能力,面对困难时懂得如何有效地处理问题。人文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探索欲望、工程视野,强化他们的直觉思维、坚韧品质、创新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使其在思想境界、学习心态、工作情绪管理等方面提升到更高层次,从而使他们提高对工程整体认知的观察力和深刻性,完善工程活动的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树立服务于社会的工程责任意识。
英国皇家工程院通过“工程师如何思考与行动”与“怎样才最有利于培养像工程师那样思考和行动的学习者”两个基本问题,提供六种标准以展示工程师的思维习惯(Engineering Habits of Mind,简称EHoM),即:“①系统思考;②适应;③发现问题;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⑤直观化;⑥不断改进”[10]。在这一系列标准中,“系统思考”与“不断改进”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关,“适应”“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直观化”则与非逻辑思维能力关系密切。非逻辑思维能力则既涉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思维的开放性,质疑与批判、灵感与顿悟等创造思维能力,对工程问题的合理选择与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促使工程人员保持好奇心、专注度与探索的热情,并有助于条理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克服压抑、盲目与冲动的非理性心理因素。总之,从人文知识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完善的人格特质是从一名普通新手成长为优秀工程师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相对于积累和学习工程专业知识,培养对事物属性的多元化认知对于工程学习者的文化修养、心理状态、情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它既决定了个人对于所从事工作能否保持兴趣盎然、全神贯注,也决定了个人形成新的知识有序化结构的水平和层次。在面临复杂的工程问题时,具备更为全面的文化储备和更加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个体往往能够展现出逻辑清晰、视野开阔以及更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著名教育学家梅贻琦先生主张,高等工程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意即高等工程教育既应当分层、分类培养工程人才,也要有意识地将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文的理念与精神贯穿于工科大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渐构成其思维结构的重要组分。
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PT)首任主席、著名工程技术哲学家米切姆(Carl Mitcham)认为,“如果工程教育不仅仅是高级职业学校中传授的技术技能的训练,那么它就必须包括哲学和人文学科……工程师如果缺少类似广度和深度的教育,他们的身价将会打折扣”[11]。现代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要求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当掌握工程责任伦理与道德、经济与政治、历史与文化、社会交往、心理学等一系列人文知识,这些知识将对工科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工程职业敏感性等方面产生基础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其未来积极参与工程实施、协调、管理、决策等工程活动中拥有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工程活动中遇到问题时,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素质以及责任意识、意志品质等人文素质往往会在关键阶段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由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责任伦理意识所决定。工程是现代社会“复杂大系统”中重要的实践活动,工程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逐渐融入责任意识与伦理道德观念等人文因素。(www.xing528.com)
1895年,桥梁工程师莫里森在其担任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席的就职典礼上谈到:“工程师是技术变迁和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他们不受利益集团(政治集团和商业集团)的偏见影响,对确保技术变革最终造福人类负有广泛责任。”[12]应当说,无论从“工程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还是就从事工程师职业的人而言,将“公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应当成为从业者的基本职业操守和责任底线,否则他/她将无法真正体验到工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美国工程院发布的题为《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的报告称:“工程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们的分析技能和技术创造力,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管理领导能力和伦理职业素养。”[13]这就要求工科大学生具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道德后果做出合理的预判能力,并尽己所能引导工程朝着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发展,高等工程教育也应当将培养工科大学生良好的工程责任伦理与道德意识放在突出位置。
美国《全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工程师伦理准则》序言中提到:“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和学术性的职业。人们期待着作为该职业的成员的工程师能够展现出最高标准的诚实和正直。工程师所提供的服务就需要诚实、公平、公正和平等,必须致力于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利。工程师必须按照职业行为标准行事,这种职业行为标准要求遵守伦理行为的最高原则。”[14]工程共同体的相关人员应当将恪守工程伦理基本原则时刻铭记于心,许多工程事故的发生与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意识、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话语权”取代“民众话语权”等片面做法有直接关系,这些看似很小的、易于被忽视的细节往往成为引发民众抱怨甚至酿成工程事故的肇端。因此,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感和工程责任伦理意识,需要在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注入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塑造,使充满“主体善意与社会和谐”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监理与维护贯穿于工程活动的始终,并在工程建设中逐渐形成常态。
总之,工程师是调节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参与者和责任者,他们的基本职责是设计和构建高品质的社会生活,“(工程教育)包含着多种有关善、美和正义的决定和选择……他们需要帮助他们的雇主和公众去理解设计备选方案的意义和后果。只有具备哲学和人文学科的坚实根基,才能使工程师达到这种职业责任的最高境界”[15]。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感和工程责任伦理意识,都需要在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为工科大学生注入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塑造,这既是工程社会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工程质量、保证民众身心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人文精神使“工程技术人才能够识别和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在创新技术和提供高端工程服务的同时坚守社会伦理,时刻遵循工程技术创造与人类社会命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