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是确保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对他们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多挑战。这种发展态势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做出必要的调整,改变现有模式中某些不合理因素,使工科大学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型的高等工程教育应着眼于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对专业的深度认知,即培养工具理性;另一方面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结构,对工程事业抱有真正的兴趣和持久的求知热情,具备一定的工程责任伦理意识,即培养价值理性,后者与人文精神层面的教育息息相关。这样,“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可以理解为:在高等工程教育实施过程中,以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并从人文精神和哲学素养层面对他们进行工程道德观、工程安全观、工程之于民众安全与健康的服务意识、工程审美、“成己为人”的工程责任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理性认知能力以及一定的工程审美能力、工程价值判断能力,形成为人正直、处事公正、求真务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进而从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的更高层面给予切实的思想引导,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工程发展需求的“面向未来的工程师”,其哲学内涵可归结如下:
在本体论意义上,饱含人文精神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精神与思维、重境界与整体、重“和而不同”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是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认识论意义上,人文精神循序渐进地融入高等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这需要工科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并以“明智、明理、明道”的方式从中认识和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真谛。(www.xing528.com)
在价值论意义上,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够启迪心智、指引方向、坚定意志、确立目标,为大学生不断开拓人生发展新道路,使他们有能力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总之,着力于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与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将会深刻地影响并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使学生对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人文元素有清楚的认识等,这些对学生适应日后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十分重要”[6]。这就需要高等工程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决策部门调整思路,真正重视对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文精神塑造,打造有灵魂、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未来工程师”,这既是工程社会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工程质量、保证民众身心安全、维护工程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