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从学生抓起”,这既是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认识,更是涉及国计民生、确保工程安全、防范工程事故、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命题。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教育领域的高阶教育体系,也是培养高等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经过严格、规范的工程教育和训练的未来工程师,在承担工程任务、实施工程行为的过程中,将会把高尚的工程职业精神、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意识、专业的工程素质以及规范的工程行为深深嵌入他们的行为意识之中,工程质量也将随之获得提高,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工程教育模式转向加强工程社会实践,并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的现代工程教育创新培养模式,其本质就是从单一的“科技化”教育培养模式向“多元化”型塑模式转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工科高校普及和推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程创新战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总称,其目标是培养“面向未来的工程师”。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逐渐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是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三是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2]。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新工科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也取得不俗的研究成果。2017年2月18日,由“复旦共识”所构建形成的“新工科”建设理念,特别强调“培育新的工科领域,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3],其实质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后诞生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理念”,这种“新理念”不仅指工程教育本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养属性,而且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自然地蕴含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以成人’教育观念的回归……因此可以视为工科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新跨越”[4]。然而,随着高等工程教育事业蓬勃开展,当今社会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与高校普遍偏重专业课程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中华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哲学思维与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www.xing528.com)
那么,如何在现有发展水平上进一步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执行水平和实施效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等工程教育既应重视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也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正如李培根院士所言:“要进行深层次的工程教育改革,必须从人文情怀的角度去审视工程实践教育。”[5]高等工程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哲学素养,这有助于他们成为担当复兴大任、具有工程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的德才兼备的工程人才。一句话,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精华与人文精神融入工科大学生学习生涯与人生规划是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完善社会工程体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