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事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人文视角

工程事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人文视角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讨论建筑现象学需要回归工程安全所构建的和谐安宁的生活世界本质,在很大程度上,人对于建筑工程以及工程安全意识的深刻认知根植于点滴的生活积累以及人对生命自身的关照与热爱。结合所讨论内容及行文一致考虑,本文主要采用“建筑现象学”的表述方式展开论证。

工程事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人文视角

无论如何,我们从现象学视角考察建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生活世界本身,生活世界往往是作为日常生活的含有时间与空间的背景与人的实践行为、思维形式、精神状态等产生交互。建筑首要的、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生活世界的构建与发展也离不开建筑。“建筑学绝对不是一门‘纯粹’艺术,而是一门实用艺术,它永远需要效忠‘使用’和‘艺术’两个主人”[28]。建筑之于工程安全构建的生活世界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而且,对建筑的体验、反思与回忆也来自生活阅历的点滴积累与体验。因此,探究建筑现象学的内涵应当回归生活的本质。

就现象学而言,“建筑的形式是一种‘对于生活方式’的庆典”[29]。建筑集聚着生活的本质和意义,这种集聚通过风格各异、达到一定空间体量的建筑聚落体现出来。建筑的聚落主要表现为城镇住所和农业村落,前者以大规模楼盘聚落为典型,后者则以传统村庄为代表。建筑的精神气质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共性之处在于,不同的建筑特色都与该建筑聚落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有关,进一步说,建筑是以遵循当地风俗和习惯的生活方式构筑生活世界。正如诺伯舒兹所言,建筑设计主要应当以“日常的生活世界”为构建原型,这是由“生活世界是全部的真实现象”所决定的。

建筑与工程安全所共同构建的生活世界之关系主要体现为筑居与栖居。适宜的居住环境主要通过筑居和栖居这两类具有某种递进关系的居住方式而获得:“筑居”是“驻扎”“逗留于此处”,是人“平平常常”“司空见惯”地居于生活世界的某个地方;栖居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居住”,而是“人们存在于大地上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是“舒适安心的居住”以及人与场所及环境互动中最为舒适和满足的状态,更是用心保护、安抚、养育、保藏与照顾所居住的此处。栖居将生活世界中更高的生活品质、广阔的生活愿景、理想的生活目标和远大的生活信念融为一体。在海德格尔看来,“栖居是人们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作为栖居的筑居展开为养育有生物的筑居与修筑建筑物的筑居”[30]。栖居是与万物同在的留驻,它深刻揭示了存在的意义。栖居既包含普通动物的栖息和居住之意,又包含着人特有的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对立与不和谐逐渐走向宽容与和谐的解放与保护,这是栖居的本质特征之所在。栖居的在场(The Present)方式表现为对“大地、苍穹、诸神及众生四位一体提供保护,“解放与保护”意味着“维护其在场、存在,在其在场上珍爱、看护这四重整体”[31],而只有当万物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存在,它们才可能对“大地、苍穹、诸神与人”构成解放与保护。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适宜的途径和环节渐次实现。“定居(即海德格尔意义的栖居)的含义不仅是居住、培育,或者构建空间。定居意味着以一种适应自然节奏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把生活视为锚固于(anchored in)人类历史并直面未来,构建家园,这个家园是与生态及社会环境交流的日常象征”[32]。

筑居以栖居为指归,栖居使人诗意地生活。“筑居的本质是给定栖居,筑居通过合成诸空间来设立诸场所,而它正是在这种设立中达到它的本质的。只有去栖居,我们才能有所建造”[33],栖居也是通过人“在”的表现形式及人“在”的本质特征获得人对于建筑的深刻体验,在这里,人之“在”意即“在栖居中他们因居留于诸物与诸场所之间而占据着诸空间”,“我占据了这一空间,并且唯有如此我才能穿过这一空间”而从“这里”达到“那里”[34],这使得众生得以充分自由地体验到建筑的精神实质与内涵。

我们借助现象学展开建筑哲学的探索,本质上即是“在思自身中穿过并占据我们与被思场所之间的距离”[35]。工程安全是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如果将工程安全所涉及的筑居与栖居和人对于建筑产生之“思”截然分开,只为生存而居住,只为居住而建造,放弃“经过思的‘筑居’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栖居’”这一信念,人就不会从意识层面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转化为向往栖居的现实行动。芒福德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城镇居住的拥挤,没有限度;地租房租的增加上涨,也没有限度!城市建设,分区规划的实践,建筑物的分布,都没有标准可言,没有秩序可遵循,没有美学意义可追求,没有道理可讲!只有一个控制手段还继续运作:利润!”[36]。因此,栖居的意义不单纯是考虑房屋面积大小、房价是否上涨,居住在闹市还是乡村,更在于它是人们对于建筑的“住之所思”。“如果它们(指栖居及对其所思)坚定不移地保持在自身的界限之内并且认识到二者的完满性都是来自长期的体验与不间断的实践,那么它们就能够互相倾听”[37],并诗意地栖居生活在这片大地之上,这是人回归大地的饱满状态,它使人的意识与精神祥和而安宁。

总之,建筑往往是某种哲学思想的折射,“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才能最深刻地透视到建筑风格内在的精神内涵”[38],而每一处建筑也应拥有专属的风格与个性,这使得人们有机会透过其表面洞悉、体验建筑之“魂”。讨论建筑现象学需要回归工程安全所构建的和谐安宁的生活世界本质,在很大程度上,人对于建筑工程以及工程安全意识的深刻认知根植于点滴的生活积累以及人对生命自身的关照与热爱。

[1]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2]关于“建筑现象学”(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与“现象学建筑哲学”(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Architecture)这两个术语,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在语义、研究对象、使用范围、指称意义等主要方面是基本一致的,而且,文献多采用“建筑现象学”这一术语进行论述。结合所讨论内容及行文一致考虑,本文主要采用“建筑现象学”的表述方式展开论证。

[3]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斯蒂文·霍尔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4.

[4]KELLY D A.Architecture as Philosophical Paradigm[J].Metaphilosophy,1976,7(3-4):173-190.

[5]张祥龙.什么是现象学[J].社会科学战线,2016(5):1.

[6]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80.

[7]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8.

[8]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68.

[9]威尔逊.关于建筑的思考:探索建筑的哲学与实践[M].吴家琦,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37.

[10]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3.

[11]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68.

[1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63.

[13]顾孟潮.建筑哲学概论——价值篇[J].美术观察,1996(7):48-51.

[14]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5.

[15]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69.

[16]库德里亚夫采夫,康费杰拉托夫.物理学史与技术史[M].梁士元,等,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5:44.

[17]詹和平.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8.(www.xing528.com)

[18]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3.

[19]邓波.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2):38-39.

[20]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

[2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58.

[22]董易奇.黄帝宅经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565-567.

[23]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59.

[24]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6.

[25]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58.

[26]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斯蒂文·霍尔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5.

[27]MANN D A.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in Architecture[J].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1983,17(1):1-8.

[28]威尔逊.关于建筑的思考:探索建筑的哲学与实践[M].吴家琦,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1.

[29]威尔逊.关于建筑的思考:探索建筑的哲学与实践[M].吴家琦,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95.

[30]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52.

[3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55.

[32]BUTTIMER A.Grasping the dynamism of lifeworld[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6,66(2):277-292.

[33]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63-164.

[34]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61.

[35]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61.

[36]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周鸣浩,李翔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80-181.

[37]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65.

[38]邓晓芒.新批判主义[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