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异化:人文视野下的实践研究

工程异化:人文视野下的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使工程规划者、工程设计者、实施者以及工程使用者感到“快乐”,反之,令人感到“不快乐”“不舒适”,甚至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并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后果的劣质工程,这既是工程异化的开端,也是工程异化酿成的必然后果。

异化(alienation)源自拉丁文alienatio一词,有“转让、疏远、脱离”之意。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异化是就对象化反过来反对主体而言的,即主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转化并分裂出外在的、和自己对立的,支配自己的异己力量。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把全部异化的历史归结为意识和自我意识、客体和主体的对立统一”[10]。马克思把异化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他认为异化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工厂的生产岗位分工细化产生的结果,这种分工既包含着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孤立状态,也包含着工人的工作状态单一化,并最终造成了劳动者的“自我异化”。在这种异化现象的支配下,人的生产活动及其成果变成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又制约人类的发展。“工程异化是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现实根源,而其理论根源则来自西方的理性哲学和对现代性的迷恋”[11]。异化的存在使得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逐渐萎缩(即自身丧失),自我与非我对立,原本与自我同一的内在本质变为异己的东西,导致人的个性无法自由全面地发展,甚至导致畸变。(www.xing528.com)

工程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使工程规划者、工程设计者、实施者以及工程使用者感到“快乐”(产生成就感与满足感),反之,令人感到“不快乐”“不舒适”,甚至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并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后果的劣质工程,这既是工程异化的开端,也是工程异化酿成的必然后果。“工程异化是工程中发生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使得工程实践与工程目标相背离,工程从自我走向非我的过程”[12]。作为一个整体,工程本身是一种实存物。如果由于工程主体对工程的片面执念,不能合理地将自己的设计观念转化为规范的工程行动,工程主体的理想实施状态(计划)与工程实存物(结果)之间产生背离与偏差,工程实存物反过来就会成为控制、支配和奴役人的工具,工程实施方的预期目标无法展现出良好的工程实际效果,就有可能产生工程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