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事故的发生,导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和损失,而且,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都会严重影响工程设计部门、建设部门以及工程师群体的声誉,并有可能由于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在社会上造成多轮舆论压力,引发民众的心理恐慌。因此,从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入手,结合人文社会科学这个研究视角,主要通过“从工程事故中学习”,从工程事故成因、工程运行机制、工程制度安排、工程知识的有效转化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学习和分析,尽量避免工程事故,把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在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使用中发生工程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并通过对工程全员、全生产线、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工程的全部环节处于基本可控状态,这不仅是包括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在内的工程共同体所应承担的义务,也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本书旨在通过对工程事故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进行分析,从工程事故中学习并获得有益于工程建设与发展的人文反思,以期为有关部门和工程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施工、监理、使用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思维方式,并尝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和对策。正如恩格斯所言:社会一旦有了某种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技术向前发展。研究工程事故发生的成因以及“(工程)失败在提高工艺技术层面是如何比成功贡献大的”[19]也具有相应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尽管从理论层面而言,这样的设想似乎很周全,然而,现实状况却使这样的理想存在于人们的美好想象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工程事故仍层出不穷。
[1]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出于人们对工程相沿成习的理解,并根据行业规范的定义,本书所涉及的“工程”主要是指具有“物质形态”的实体,也就是“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实体”(参见陈学军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例如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灌溉工程等实体建筑工程。当然,本书的写作初衷是将物质意义的工程作为对象,使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就是尝试将工程“人文化”,以期进一步弥合工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距离。
[2]殷瑞钰.工程演化论初议[J].工程研究,2009(1):75-82.
[3]王礼恒,汪应洛,李伯聪.工程与哲学(第1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7.
[4]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7-8.
[5]米切姆.工程与哲学——历史的、哲学的和批判的视角[M].王前,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
[6]KNOWLESS.Engineering Risk and Disaster:Disaster-STSand the American History of Technology[J].Engineering Studies,2014,6(3):227-248.
[7]张秀华.回归工程的人文本性:现代工程批判[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
[8]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9]管振祥,滕文彦,冯焕富,杨广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安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98.(www.xing528.com)
[10]管振祥,滕文彦,冯焕富,杨广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安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98.
[11]陈红领.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3.
[12]谢征勋.工程事故与安全·典型事故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8.
[13]《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1056.
[14]苑茜.现代劳动关系辞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476.
[15]杨兴坤.工程事故治理与工程危机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
[16]陈萍,傅贵,付汇琪.对安全学科中“事故”定义的探讨[J].科技导报,2017,35(7):11.
[17]张秀华.回归工程的人文本性:现代工程批判[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10.
[18]按照李伯聪教授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从事现代工程活动的工程共同体是由工程师、工人、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在工程共同体中,工程师是绝不可缺少的。”见:李伯聪,等.工程社会学导论:工程共同体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7.
[19]波卓斯基.设计,人类的本性[M].王芊,马晓飞,丁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