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1],其寡过矣乎[2]!上焉者,虽善无征[3],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4],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5],本诸身[6],征诸庶民[7],考诸三王而不缪[8],建诸天地而不悖[9],质诸鬼神而无疑[10],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11]。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12],行而世为天下法[13],言而世为天下则[14]。远之则有望[15],近之则不厌[16]。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17]!”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18]。
【注释】
[1]王天下有三重焉:王(wàng),动词,统治天下。三重,三件重要之事,指上文所言的议礼、制度、考文。统治天下能够做到三件重要之事。
[2]寡过:指减少过错。寡,少。过,指过失,错误。
[3]上焉者:朱熹云:“谓时王以前,如夏、商之礼虽善,而皆不可考。”
[4]下焉者:朱熹云:“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
[5]君子:指统治天下之人。
[6]本诸身:从自身做起,而有其德。诸,“之于”之意。
[7]征:验证。庶民:百姓。
[8]考:考查。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君王。缪:通“谬”,谬误。
[9]建:立。天地:指道。悖:违背。
[10]质:质问。
[11]百世:指百世以后。俟(sì):等待。不惑:不疑惑。
[12]动:举动。世:世代。道:朱熹注云:“兼法则而言。”
[13]法:法度。(www.xing528.com)
[14]则:准则。
[15]远之则有望:离开他,必有企慕敬仰之情。
[16]近之则不厌:近在身边则不会生厌倦之心。
[17]“《诗》曰”句:见《诗经·周颂·振鹭》。恶,厌恶。射(yì),厌恶,厌弃。在《诗经》作“斁”。庶几,不论。夙夜,早晚。誉,声誉。
[18]蚤:通“早”。
【译文】
统治者治理天下能做到“议礼、制度、考文”,就可以减少错误。前代处上位的人所制定的礼制虽然美善,但因年代久远无法验证,没有验证人们就不能相信,人们不相信就不会遵从;处下位的人所主张的礼制虽然美善但不尊贵,不尊贵人们就不能相信,人们不相信就不会遵从。
所以君子治理天下的道理,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在百姓中取得验证确认,并用夏、商、周三代圣王的礼仪制度来考查而没有错误,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相合而不违背道理,卜问鬼神得到验证而无可怀疑,等到百世之后的圣人来验证也没有疑惑。卜问鬼神得到验证而无可怀疑,这是了解天意;等到百世之后的圣人去验证也没有疑惑,这是了解人意。因此君子的举动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则,君子的行事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法度,君子的言论世世代代成为天下的准则。远离君子的人有企慕之心,靠近君子的人无厌恨之意。
《诗》说:“在那里没有怨恨,在这里没有厌恶,几乎早晚都勤谨,永远保持美好声名。”君子没有不这样做却能一直有美名远播的。
【朱熹提示】
右第二十九章。
【译文】
上面一段是第二十九章。
【赏析】
本章承接“居上不骄”的意思而发挥,议论的依然是治国安邦的问题。“三重”指的是议定礼制、创制法度及考定发布政令。如果统治者能注意到这一问题,他在执政中所犯的过失就会减少。
儒家学者一向津津乐道夏、商、周三代的治国之道,作者一再宣扬三代“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作者认为只有圣人才可以做到“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作者还指出,一些圣人如孔子,虽有美德,但位不尊,无法做到议礼、制度、考文。而能王天下的人所持之道,必须自修道德,身体力行,取信于民,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一个君王,只有既知自然规律,又知社会人生,懂得多,经历得多,体悟也会多,这样言行便可成为天下的道理、法则。当天下众望所归时,便可以顺利推行政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