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中庸:齐家衣冠审美

大学·中庸:齐家衣冠审美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1]!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2],陈其宗器[3],设其裳衣[4],荐其时食[5]。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6];序爵[7],所以辨贵贱也;序事[8],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9],所以逮贱也[10];燕毛,所以序齿也[11]。“践其位[12],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13]

大学·中庸:齐家衣冠审美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1]!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2],陈其宗器[3],设其裳衣[4],荐其时食[5]。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6];序爵[7],所以辨贵贱也;序事[8],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9],所以逮贱也[10];燕毛,所以序齿也[11]

“践其位[12],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13],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14]。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15],治国其如示诸掌乎[16]!”

【注释】

[1]其达孝矣乎:是通达孝道的人吧!达,通。

[2]春秋修其祖庙:祖庙,祖宗神位所在的庙。《礼记·王制》载周代的祭祖庙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祖庙每年春秋必须加以修理。

[3]陈其宗器:陈列先世重要的祭器。

[4]裳衣:裳(cháng),指遮蔽下体的衣裙。衣,指上衣。这里指祖先穿过的衣服。

[5]时食:四时所出之物。

[6]序昭穆:排列昭穆的次序。按周朝礼制,左昭右穆是宗庙排列的顺序。祭祀时,以始祖牌位居中,第二、四、六世之祖为昭,第三、五、七世之祖为穆。此为辨别尊卑之礼。

[7]序爵:按官爵大小排列次序。

[8]序事:以守宗庙者的职事主次排列。

[9]旅酬下为上:旅,众人。酬,饮酒。指子弟举杯以奉其尊长。

[10]逮:及。

[11]燕毛,所以序齿也:燕,同饮宴之“宴”。毛,指头发。指祭祀完而宴,是以毛发之色别长幼。

[12]践其位:指登上先王的位子。(www.xing528.com)

[13]郊社之礼:郊是祭天,社是祭地。指祭奉天上的神明。

[14]先:指祖先。

[15]禘尝之义:禘(dì),天子宗庙中最重要的大祭,五年一次。尝,每年秋天所举行的秋祭。

[16]示诸掌:示与“视”同。看自己的手掌一般。

【译文】

孔子说:“武王、周公可以称为天下的通孝吧!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续先人未竟的事业。春秋两季祭祀时节,修葺先祖宗庙,陈设祭祀器具,摆设祖先穿过的衣裳,进献祭祀季节的时鲜祭品。宗庙的祭祀礼仪,是用来排列父子、长幼、亲疏的顺序的;助祭的人按官爵高低排列,是用来区别贵贱的;进献祭品的人按在祭祀中担任职事主次排列,是用来区别才能高低的;行旅酬礼之前位卑年幼者先饮酒,是表明恩惠施及下人;宴会上按头发颜色就坐,是要使老少长幼秩序井然。

“登上先王的王位,行先王传下来的祭礼,奏先王时代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亲爱先王所亲爱的,侍奉已经去世的祖先就像他还活着的时候那样。侍奉亡故者如同侍奉生存者一样,这是孝的最高境界。

“举行郊祭礼和社祭礼,是用来侍奉天神和地神的;宗庙里的礼仪,是用来侍奉祖先的。懂得了郊祭礼和社祭礼,通晓禘祭和尝祭的意义,治理国家就像把自己手掌上的东西指给别人看一样容易了。”

周公

朱熹提示】

右第十九章

【译文】

上面一段是第十九章。

【赏析】

本章讲述了周代关于祭祀之礼的一些规定。

在本章中,作者所讲的祭祀之礼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一个“孝”字而制定的。文中提到文王、武王都是大孝。所谓“孝”,其最大特点就是能继承先人遗志,把先人事业发展下去。儒家学者更提倡“孝”首先要做到恪守周礼中的祭祀之礼。这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礼仪,严格规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上和家族中应有的地位。在本段中,作者用很长的篇幅详细地记述了周礼在祭祀中的种种规定与细节,体现了作者对祭祀的重视,其最终目的还是告诉后人祭祀天地之礼和祭祀祖先之礼的意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以孝治天下,从天子至庶民而推行孝,那么治理国家就像把国家放在了自己手掌上一样了。这同时也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这是适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符合人们道德观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