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1],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2],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3]。故栽者培之[4],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释】
[1]圣人:儒家理想人格,指道德智能极高的人。孔子称为“生而知之者”。《孟子·尽心下》言:“大而化之之谓圣。”赵岐注:“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荀子·性恶》讲:“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2]宗庙飨之:受到宗庙的祭祀。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人祭祀祖宗的处所。飨(xiǎng),供奉祭祀。
[3]笃:厚待,这里指精心培养。
[4]栽者培之:栽植了必加以培溉。
[5]倾者覆之:倾斜不成材的就毁灭它。
[6]“《诗》曰”句:见《诗经·大雅·假乐》。嘉乐,《诗经》作“假乐”,“假”与“嘉”相通,善。宪宪,光明、显著、兴盛的样子。令德,有道德的名誉。申,重。
【译文】(www.xing528.com)
孔子说:“舜可算得上一个大孝的人吧!他具有圣人的崇高德行,又有天子的尊贵地位,拥有普天下的财物、享受宗庙中的祭祀,子子孙孙永不断。所以具有大德的人必定会得到尊贵的地位,必定会得到丰厚的俸禄,必定会得到美好的声名,必定会得到健康和长寿。所以天地生育万物,必定因万物的质地来判断是否应该精心培养。能够栽种成长的就加以培育,倾斜枯萎的就让它倒下覆没。《诗》说:‘美好快乐的君子,他美德的光芒照耀四方!普施于平民贵族之中,获得天神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啊,教他福禄能久享。’所以具有大德的人必然受命于天而秉承天命。”
【朱熹提示】
右第十七章。
【译文】
上面一段是第十七章。
【赏析】
本章主要讨论了“孝”这一德行。儒家认为,孝是最基本的德行,把孝推行于天下就是为政。
在开篇,孔子就直接对舜进行了称赞,称舜是最讲孝道的人。舜虽贵为天子,却非常讲道德。舜的家庭环境相当糟糕,父亲不喜欢他,弟弟总是欺负、害他,但舜没有放弃孝和友爱。正因为他拥有如此高尚的道德才被看成圣人,并拥有了四海,延长了寿命。一个人,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具备了包括“孝”在内的道德观念,再认真刻苦持久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就会得到上天的福佑,就会像舜那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