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提示】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1],子思恐其久而差也[2],故笔之于书[3],以授孟子[4]。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5],卷之则退藏于密[6]”,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7],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孟子
【注释】
[1]心法:口授心得的方法,非笔墨所能尽传。
[2]子思:(前483—前402),战国初哲学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述圣”。《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是子思的著作。
[3]笔: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为“记录”的意思。
[4]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5]弥:满,遍。六合:指天地四方,也泛指天下。
[6]密:此指隐秘的内心。
[7]玩索:领会探求。
【译文】
夫子程颐先生说:不偏于一方叫作“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这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差错,所以把它笔录成书,传授给孟子。这本书开始只说一个道理,中间分开为各种事体,最后又综合起来归结到一个道理上来。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充塞天地四方,收拢来可以深藏于隐密的内心。它的意味是无穷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如果反复领会探求,心里必然会有所收获,那就一辈子也受用不完了。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4],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5],恐惧乎其所不闻[6]。莫见乎隐[7],莫显乎微[8],故君子慎其独也[9]。
【注释】
[1]天命之谓性:天,即是自然界。命,令。性,指自然赋予人的禀赋。意为,人性皆自然所赋予。
[2]率性之谓道:率,循。道,路,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禀赋。意为,人道当遵循人性之自然。
[3]修道之谓教:修,修养,推行。教,教化。意为,人能修人道以教化于人。
[4]须臾:片刻,一息。
[5]戒慎乎其所不睹:戒慎,警戒谨慎。睹,看见。意为,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总是谨慎检点。
[6]恐惧:担心之意。闻:听到。
[7]隐:别人不易察觉的地方。见:同“现”,显露,显现。
[8]莫显乎微:微,细得看不见的物事。指在细得看不见的物事上,更能显示出真情。(www.xing528.com)
[9]慎其独:慎独是儒家的一种“内求”的道德修养方法。独,独处。指在一人独处之时尤要谨慎。
【译文】
天赋予人的禀赋就叫作“性”,遵循事物本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叫作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作教。道,不可以片刻离身,可以片刻离身的就不是道了。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谨慎检点,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也生怕违背了道。没有比处于隐蔽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出本色,没有比细节更能显露出真情。所以,君子还是小心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1];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3];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4]。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
【注释】
[1]“喜怒哀乐”句:朱熹解为:“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是说: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其发不免过或不及。只有未发之时,才能无过或不及之弊病,此称为“中”。
[2]“发而皆中节”句:中(zhòng),符合,合乎。意为,人将喜怒哀乐发了出来,也能不过不及,这就叫“中节”。发了皆能中节,就叫作“和”。
[3]大本:天下万事万物之本原。朱熹云:“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
[4]达道:一切事物遵循的普遍规律。这里指人们共同遵循的原则。朱熹注:“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5]位:安其所。育:遂其生。
【译文】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作中,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作和。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就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了。
【朱熹提示】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1]。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注释】
[1]杨氏:杨时,字中立,宋代将乐(今福建将乐)人。北宋理学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先后受业于程颢、程颐。朱熹、张栻的学说,皆渊源于杨氏。
【译文】
上面一段是第一章,子思传述孔子的意见以创立《中庸》。首先说明“道”的本原是出于天而不可变更的,“道”的实体存在于我们自身而不可分离;其次说明“存养举察”功夫的要点;最后说到“圣神功化”的最高境界。目的不外乎是想使那些做学问的人,反过来要求自己而领悟出它的道理。去除由于外界的引诱而产生的私欲,使天然的本性充实起来。这就是杨时先生所说的,这一章是《中庸》一书的纲领。以下十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来讲清这一章的含意的。
【赏析】
本章是全书的纲要,统领以下各篇章。在本章中,作者主要提到了“天命论”“人性论”“教化”“君子”“慎独”和“中和”等儒家哲学和伦理学方面的问题。所谓“天命”,并不是指富贵、贫贱、寿夭等命定内容,而是指自然规律,放之于人就是指个人的禀赋。这种禀赋是自然形成的,已经包含了道德方面的内容。人的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性,人性本是善的,但具有变易性和可塑性。儒家思想一向认为,人群中除少数智者之外,都必须接受智者的教化。孔子不仅主张富民,更主张教民,使他们符合伦理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从道入手,修饰品节,这就是教化。
另外,在本章中,作者还提出了“君子”这个概念,儒家思想中,君子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崇高人格的贤者,与“小人”相反,是儒家孜孜以求的理想人格形象。在修养方法上,文中提出了“慎独”的说法,即在个人独处时,也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最后,还提到了“中和”的概念,儒家认为喜怒哀乐未曾发时称为中,如果发出来,不偏不倚谓之和。如果大家都达到了“中和”的境界,自然和社会就会和谐,天下也就太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