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园长的办公室面积不大却明亮整洁,除了满柜的书和窗边生机勃勃的绿萝,最引人注目的是办公桌后面墙上的四个大字——“细耕心田”。
于丽红,1989年7月从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七里河小学任教。1999年,满怀爱心的她到阿干镇小学支教。2002年,七里河区公开选拔校长和园长,她脱颖而出,10月来到柏树巷民族幼儿园(七里河区民族幼儿园的前身)做副园长。
初来乍到,望着幼儿园锈迹斑斑的铁门、空空荡荡的院子、三排破损不堪的房屋、摇摇欲坠的土坯围墙、无精打采的教师和稀稀拉拉的八十来个幼儿,于丽红心想:老园长真不容易啊!
一年后,她园长书记一身挑,如何把这个软件硬件都不如意的幼儿园办成自己理想中的儿童乐园呢?她迎接着一个个严峻的挑战。
于园长说:“我妈常接送孙子上幼儿园,嘴里老骂幼儿园。我就挺生气,说‘你女儿是幼儿老师,那么辛苦,你怎么老骂幼儿园啊’?她就说幼儿园的很多不足。我自己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哭闹着不进去,上班时间紧,我把孩子推进大门后便匆匆骑车离去,上班过程中却时时揪着心:孩子哭闹了多久?到底进没进教室?……”
“我当园长后,就想,怎么做才能让家长放心,不骂幼儿园?对,加强沟通与理解。家访,一定要家访!得走出大门,听听家长的心声,跟周围的居民打成一片,不能坐等家长送来孩子,”于园长说,“我是少数民族,进回民家沟通更方便。”
小西湖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很多,环境复杂,富商巨贾、打工一族、公职人员一应俱全。居民的经济条件、文化层次不同,对幼儿园的要求自然也是千差万别。于园长和老师们扎实调研后,决定不仅要走进家庭,还要融入社区。
她常常戴头巾参加周边回民的婚丧嫁娶、周五的礼拜和社区的民族宗教活动。闵哲文老师说:“一次,于园长刚参加完一个穆斯林的葬礼后,进了我们教室,我第一次见她戴头巾,和我平时见到的穆斯林妇女一样,特别亲切。她戴头巾更漂亮!”
她做社区学前教育指导站的主讲人,普及科学的育儿知识,指导家教。她与民族医院联合,搞了0~3岁教育实验班,与清真寺协商,利用做礼拜的时机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时间一长,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姑娘。
“姑娘啊,你一定要把我们的幼儿园修建好,我们的娃娃上幼儿园太远了。”巷口的爷爷奶奶们说。(www.xing528.com)
王良华老师说:“于园长有胆识,有魄力,一直有个‘民幼梦’。10多年前她说‘我们要彰显民族教育特色,打造民族教育品牌,让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要把我们的幼儿园打造成品牌园所’时,我很困惑,不敢相信。没想到她雷厉风行,扎实调研后,先从硬件改造着手,找各位领导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谈想法,寻支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06年,民族幼儿园拆除了近50年的平房,在原址上修建崭新的综合楼。”
于园长说:“省、市、区的教育局、民委、民宗局等部门我都跑遍了。七里河区教育局局长何能斌说:‘只要工作干好!经费你不用操心!’为了支持民族幼教事业,近5年来,区教育局投资了860万。”
朴实,诚恳,有理想,肯实干,我们对于园长的认识步步加深。
“人是互相的,你在意他的事儿,他便关心你的事儿。”于园长说。
全身心关爱幼儿,于园长做出了榜样。一次,王老师请假,她班的寇治中吐了,弄脏了衣服,顶岗的于园长便帮孩子换下洗净,晚上放学时把还没干透的衣服叠好装在塑料袋里给了孩子的爷爷。孩子的爷爷是退休教师,非常感动,说老师不嫌弃孩子,孩子到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园里要求老师每周给每位家长写封信,不挑剔,不批评,真实反映孩子的情况,比如吃饭怎么样、大便了几次等等。刚开始,老师们觉得工作量大,不太乐意。后来发现效果很好,家长们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除了称赞,还乐意主动帮忙,家园关系和谐了。“现在有了QQ群,沟通交流也更方便更积极主动了。”于园长说。
家长体验幼儿教学
与家长的多渠道沟通,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大家纷纷将孩子送来,幼儿园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的6个班、26位老师、79个幼儿变成现在的9个班、46名教职工和333名幼儿(少数民族幼儿163人,占50.03%)。
家长最不放心孩子的伙食和安全。于园长决定干脆请家长入园,观察孩子的饮食起居,或做义工帮厨,或跟踪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或互换角色上课。特别是每月一次的主题月活动,老师们退到幕后,让家长们搞策划。于园长说,有些全职太太文化层次很高,设计组织得很有水平。她告诉我们,2003年非典时,洋洋妈妈是省中医院的,义务做园里的保健医生,还做了PPT,教大家做心肺复苏训练。夏小涵爸爸是派出所民警,他不仅帮幼儿园做踩踏演练,每次来接送孩子时专门穿上警服,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义务维持秩序。萧子岳爸爸是消防队的,每次的消防演练很严肃,很认真,比老师们组织效果好得多。
好多孩子离开幼儿园上小学了,但家长还继续自愿为园里做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