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突击,吴建民如愿以偿,高考成绩列榆中县当年文科第二名。但由于当年的相关规定,他只能报本省的师范院校,最终只能上西北师大,而且专业也是由榆中师范给确定的。那时,金生红老师恰巧又在西北师大教育系上研究生,又成了吴建民的标杆:从大一开始,他定下新目标——考研。
1985年,师四毕业前实习时,吴建民与吴巧燕、陈海清等6人突然接到学校让参加高考的通知,而且师范出面联系让他们到榆中一中听课复习,住在一中学生宿舍的大通铺。
晚上学习迟了回宿舍,找不到住的地方了!原来大通铺男生多,把地方挤没了。没办法,只好把自己床铺上睡熟的同学往两边推。后来,在同学杨树德的帮助下,住进了他们借住的县政府的宿舍,同学三个挤在一张双人床上。
生活上还好办,学习上困难重重。离高考只剩一个月,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课堂上要么做题,要么综合比较,答案自己一概不知。看来,跟课堂学根本不适合,便自拟计划,看书学习。早起看政治,早餐后骑自行车,在通往兴隆山的公路两边的田埂上看书。中午回来三个小伙子揪面片吃(得意),下午再出去看书。
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突击,吴建民如愿以偿,高考成绩列榆中县当年文科第二名。当时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报了北师大。但由于当年的相关规定,他只能报本省的师范院校,最终只能上西北师大,而且专业也是由榆中师范给确定的。
西北师大的班主任见吴建民成绩突出,比其他学生成熟稳重,多才多艺,组织能力强,便选他当了班长。看来中师经历成了他特有的财富。(www.xing528.com)
那时,金生红老师恰巧又在西北师大教育系上研究生,又成了吴建民的标杆:从大一开始,他定下新目标——考研。
大一到大四,所有成绩都在90分以上,包括较难的高等数学和生理解剖学。1989年大四考研时,教授建议最好考本校本系,因为好几年都没有考到外地的。但吴建民很想尝试,报了北师大心理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