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上的张绿洲老师
学体育的孩子往往文化课底子薄,有些还难管理。教务主任说,哪个班上有了调皮打架实在不好管的学生,班主任就领来请他给“改造”一下。
“为啥孩子不听话?若居高临下跟孩子说话,语言行动上不平等了,他就听不进去。你要走近他,跟他交心交朋友。”张老师说。
“不打,不骂,不讽刺,不挖苦”是张老师给自己定的规矩。“鼓励、宽容、引导、关爱和尊重”是他对学生一贯的态度。“勤、实、严、爱、细”是张老师在教育和训练中总结的五个字。勤跟,勤问,勤查,必须跟紧,不管刮风下雨。最大限度地做到无缝隙教育和管理,比如每周四开完教工会,即使只剩几分钟,他也要到操场去看看,让学生知道张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们。
训练队的人数,多的时候三十来个,少则十多个,人虽不多,但体能特长各不相同,而且基本都是山里娃,小学没参加过正规的体育训练,初高中才想考体育专业,底子薄。张老师便时时观察每个孩子的身体和情绪状态,用心记着各自的成绩,量身定制训练科目、训练方法和训练量。有个孩子转到兰州六中,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又跑回来了,因为那里的孩子基础好,训练方法和训练量都不适合他的低水平。
每天的训练中,张老师对比并鼓励。比如对长跑队员说:“肖文卫,你比昨天多坚持跑了一圈,不错啊!”孩子情绪一好,又多跑了一圈。或者对短跑队员刘杰说:“咱们今天的200米成绩比昨天快了近1秒。”或者说:“张培之,今天我再没听到你叫老师的名字和外号,总算把随便给人贴标签的毛病改了啊!”
长跑训练中,学生跑不动站下了,张老师就观察他的脸色,若情绪尚好,就说:“你看今天跑两圈的时间比昨天短了3秒。要不咱俩再坚持一下,看能不能比昨天多跑一圈?”若情绪坏,就冷处理,让他先休息。瞅机会,了解学生不能坚持的原因,是身体有病,还是心情不爽,还是毅力意志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做工作,解决问题。
张老师抓住每个机会教育学生。比如,要求训练前后,大家要轮流搬器材,还要放整齐,用完归位。有位女生好多次都不搬,张老师就说:“你看大家都在搬器材,你也帮帮忙。”(www.xing528.com)
“我就不搬!”女生很冲地说。
“那行,你要不舒服,就先休息。我去搬。”张老师便很自然地去搬了。训练中,那女生有些不好意思。张老师假装没看出来。
第二天,张老师找她聊天,跟她讲道理:“咱们的体育训练队,是人人平等的集体,老师也不能例外。如果身体不舒服了,可以给大家打个招呼。等身体好了,也做些力所能及的力气活儿。”女生说:“昨天我说话那么冲,以为你肯定会狠狠批我,没想到你一点儿没计较。我会改的。”后来,她不仅干活儿主动,训练也认真多了。最终还考上了大学。
“掏颗真心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平等与爱,让他们每天都看到进步。”张老师目光坦诚、表情真挚地说。
每年,张老师带学生外出比赛或参加体育专业课考试,即使离家很近,他也不回去,总和学生吃住在一起,为的是方便观察他们,帮他们解决各种问题,顺利完成比赛和考试。去年体育统考期间,尽管张老师再三强调,还是有学生将身份证丢了,马上要用,学生急得团团转,眼泪都快出来了。此时,张老师没埋怨,而是安慰并设法解决了问题。学生们说,高考期间,张老师像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每个考生,胡子长了来不及刮,口渴了来不及喝水,常弄得声音嘶哑,口唇干裂。每当这时,大家都非常心疼自己的老师,为老师送上一瓶矿泉水,并用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一位学生高考发挥失常,张老师觉得他潜力很大,不上大学实在可惜。张老师就骑着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学生家去做工作,让他复读。走到半路,突然下起大雨,避之不及,被淋成了落汤鸡,山路泥泞,自行车推都推不动。张老师干脆卷起裤腿扛起自行车走到学生家,从打麦场回来的家长及亲友见此情景,都被他的诚意感动,一致同意让孩子复读。第二年,孩子果然考上了满意的大学。学生和家长高兴不已,为张老师披红挂彩表示感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