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官柱 张国英
那是2013年5月的一天下午,走马上任的马秉禄校长在市教育局领导引领下,从西北中学第一次来到了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学校所处的地方叫“野竹湾”,顾名思义,这里以前很可能生长着一片翠绿的野生竹林,但是现在的居民在这里已经见不到王子猷、苏东坡、郑板桥等古代文人雅士们酷爱的萧萧翠竹了。然而,学校大门旁红褐色的大理石校墙上镌刻的《五十五中赋》却古韵犹存:
“夫五十五中,拥高岗之杰地,沐朝阳之灵光也。始于甲辰之秋,隶属兰铁;移身甲申之夏,辖归市府。孕优荐秀,射牛斗之墟;推名举誉,遍华夏之实……”
音韵铿锵,气势酣畅,诵读时人们难免如鲁迅描写的“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老先生那样:将头拗过去,拗过去……
宣布学校新旧班子更替的会上,老校长高翠华做了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发言,短短十来分钟的退休讲话赢得了全场教职工们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有人说,校长来学校是“一年亲,两年远,三年讨人嫌”。高翠华校长从1998年到2013年,整整15年,经历了企业学校移交地方、铁五中和铁六中的合并、学校的拆建等等一系列大事,不光要处理好学校内部的事务,还要同许多部门打交道。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复杂的人事,面对了多少尖锐的矛盾啊!一个人往往一辈子做的事很多,做成的事并不多。而今要退休的她,面对的不是教职工们的冷落厌弃,而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是深深的尊重与留恋。
马秉禄校长在课堂
——这就是继任者马秉禄在阵阵掌声中的所思所想。(www.xing528.com)
从兰州二中教务主任到西北中学副校长,再到五十五中任校长,在世人眼里,马秉禄校长工作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说是每况愈下,但是,马校长并不这么看。
马校长说,走进五十五中的大门,碰到的第一个学生就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第一次参加晨会,全校1000多师生没发出一点儿杂音。老师们自律性很强,没人说话倒也正常,但没一个学生说话,就不容易了。离开时,操场上没有留下一片垃圾。
马校长说,每一次教职工大会,没一个人迟到。下午四点十分开会,校长若是赶四点九分到,那必定是最后一个。
马校长还发现,这里没有一个闲杂岗位和人员。中层领导执行力很强,只要你建议到,他们会做得很快很好。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真诚沟通,人情味儿浓。
这些都让马校长一次次感动,也对高校长的治校策略、对铁路学校的企业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没有了闲人杂事和固弊陋习的干扰,马校长思想上一身轻。如何引领这所有一定基础的学校更上一层楼,创出自己的品牌?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深深认识到“领导是一种责任”!
萧规曹随是一种真正的智慧。马校长在制度上不动,因为没什么大的必要。他选择了课堂改革,因为课堂改革成功了,整个学校这潭水就活了,地处七里河区的这所完全中学也会迎来自己的机遇。他有这个自信,因为自己有充实的过去和丰富的经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