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地处兰州市城乡结合部,周边有家具市场、蔬菜市场、副食品批发市场、粮油市场四个大型市场。学校1159名学生中,共有流动留守儿童606名(本省344人,外省262人),占52%;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37人,占全校学生的3.2%。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有的缺乏进取,有的孤僻任性,有的胆小自卑。部分孩子还存在学业失控、心理失衡、生病得不到照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契合流动儿童的生存现实和发展需求,2010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南小在校舍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以学校会议室为基础,建立了面积约54平方米的“南河小学流动留守儿童之家”。这为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娱乐场所,搭建了一个与家长、城市儿童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让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获取了健康快乐成长的动力。
南小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首先创新了工作机制,落实了四项关爱制度。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不“卡”不“推”,按照规定及时接收入学,统一收费,平等就学;公平竞争,全面发展;加强学籍管理,预防辍转流失。针对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南小成立了一支由学校行政领导、班主任、心理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组成的留守儿童辅导员队伍,通过定期辅导员研讨会,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落实对策,填补了留守儿童家教缺位和亲情缺失等问题,真正当起了孩子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二是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代理制”。由学科教师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工作,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辅导课外学习,提倡留守儿童的作业不带回家;班主任老师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班主任做到“三个一”(每月和孩子面对面交流一次,每月和家长通一次话,每月一次家访)“三知道”(知道家长的工作地点、联系电话和家长最担心的事;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知道孩子现在最需要什么,老师如何帮助他)。三是制定了“留守儿童监护人辅导制”。由班主任定期对监护人进行电话家访,讲些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知识。四是提出了“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制”,学校发动本校20多名党团员,并通过联系社区、企业老板、社会热心人士同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进行结对,给他们以物质上的帮助。目前已结30对左右,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
杨东升校长
南小注重工作实效,建立了两个教育平台。第一个平台是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灵俱乐部”,有效地把全校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通过“快乐双休日”活动,让留守儿童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家长养家糊口的艰辛;通过每月一次的“爱心悄悄话”书信活动,让孩子与家长沟通情感,向家长汇报成绩。虽然有些低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写信,但作为家长哪怕是看到孩子写的几句话、几行字,都会被深深的感动。第二个平台是开设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站”,每周五的中午11:50到12:30,咨询老师做客咨询站,围绕“说句心里话”的主题进行交流,使师生之间距离拉得更近了。辅导员还将每次谈话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对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鼓励,对每一点不足都及时点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www.xing528.com)
在跟留守儿童和监护人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些孩子在家里变得孝敬长辈了,学做家务了,孩子们对忙于生计的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放心吧。”南小人深刻地体会到:只要能用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话语、长辈的爱怜去对待留守儿童,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灵。目前,南小留守儿童之家在双休日、节假日,代管家长安排留守孩子在里面读书,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或安全教育警示片;留守孩子可利用电脑视频向远在他乡的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亲情交流。
一阵悠扬优美的音乐铃声响起,下课了。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进行课间活动。孩子们迎面而来,问候声此起彼伏:“叔叔好!阿姨好!”那一声声温暖的问候如同丽日的鸟雀清音婉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如同春天的鲜花朵朵绽放。我们有理由相信:南小人将会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步入更加美好的教育新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