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合格的小学教师,学校在抓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开展内容广泛的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写好一手毛笔字,有一肚子的文化科学知识”,是金校长常挂在嘴边的“三个一”。
秋季刚刚开学,总有个“迎新晚会”,即高年级同学搞一台高质量的文艺晚会迎接刚入校的新生。随后就是尊师周、尊师月,庆祝教师节、中秋、国庆、元旦,纪念“一二·九”等主题活动。从学科看,语文方面有“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比赛”、普通话演讲、故事会、辩论赛、作文比赛、口头作文大赛,农民儿童文学作家金吉泰的文学创作讲座,《兰州晚报》副总编徐建国的新闻采访与撰写讲座等活动;数学上有智力测验和心算口算竞赛等;政史地有法制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考察博物馆,魏县长的本地历史自然资源报告等;理化生各种实验竞赛,农场劳动辨认庄稼,兴隆山采集植物标本,孙俊岩的生物链与环境和谐发展报告等;音体美有各种音乐会、文艺会演、运动会、球类比赛、冬季越野赛,西北师大体育系师生的体操表演,书画名家来校指导演示户外写生以及参加省、市、县、校书画展与运动会等;劳动技术课,各年级师生到校办农场劳动,全校师生自带工具修了近40亩(1亩=666.67平方米)的大操场,等等。
不仅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请名家进来,带师生走出校门,到本县、本市、本省甚至外省去参观学习,开阔眼界。
那些年,学生们到兴隆山采集植物标本,到榆中县氮肥厂参观,到金崖文化站给当地小学生和农民讲故事……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我们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有一系列的校本课程。甘肃省博物馆、刘家峡、炳灵寺、兰炼、兰化、天水麦积山、青海塔尔寺、陕西华山等等地方留下了榆中师范师生的足迹。(www.xing528.com)
总之,除了上课,几乎每周有小活动,每月有大活动,每学期总是安排得满满的。
各种活动结束后,总有隆重的发奖仪式,除了奖状的精神奖励,更有丰厚的物质激励。比如:读写活动后的奖品是字典、辞典、书和精美的笔记本;文艺晚会的奖品是口琴、竹笛和洞箫;运动会的奖品是脸盆、毛巾,打破校记录、县记录的还有五元和十元的奖金;尤其是年终的“三好学生”,除了证书和笔记本(或旅行箱包)外,还有30元的奖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那个物质还不富裕的年代,这种种奖励,大大激发了那些勤奋好强的农家子弟,同学们热情高涨,各方面人才辈出。
这也是金校长喜形于色的时候。在音、体、美比赛,“三字一话”和年终表彰等各种类型的颁奖会上,他总是大声表扬着表现突出的学生。平时提到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他总是如数家珍:李爱峰的钢琴,杨言璟的手风琴,赵永忠的小提琴,王琴玲的百米赛跑,汉敏的万米记录,陈秀兰的工笔画老虎,丁常青的国画牡丹……甚至全校几十个“三好学生”的名字、所在班级,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当年的“三好学生”每学年所有功课(最多时14门)总评都在80分以上,而且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经过班上初选、年级复选后才有资格参加的校级活动。在这样几乎苛刻的条件下当选的三好生在全校700多名学生中,可以说凤毛麟角,于是便荣幸地被校长记住了。
那时候,学校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迅速提升。榆中师范在省市师范学校学科统考抽考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音体美等竞赛上,学生成绩也总是出类拔萃;省上组织的各中专中技田径运动会,榆中师范总在前三名;在省宣传厅、教育厅、团省委等单位举办的书画展上也常获奖,其中一次中等学校学生绘画展上,一、二、三等奖均被榆中师范学生获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