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十年代的社会变迁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五十年代的社会变迁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老师从8月下旬开始就抽调了兰州农校的会计、总务干事、采购工人,忙着整修教室和办公室。第三初级中学有四百余学生,全部在校食宿。教师多从兰州农校、工校抽调,不足的由省教育厅从应届大学、大专、中师学生中调拨,甚至还从高中生中补充。甘老师就是被省教育厅调拨而来的。这一天,甘老师还要和同事们一起组织学生去操场排队,看露天电影。

五十年代的社会变迁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1954年,初秋。

兰州西湖的原西北中学迁走了,空荡荡的校园并没有安静几天,就又喧闹起来了,来来往往的有搬办公桌的工人,有一手拎着竹壳暖水瓶,一手抱着搪瓷脸盆的女教工,也有搬课桌凳的男教工和学生。校园未搬迁时,满校园的兰州口音;而现在这里的人们有说兰州话的,也有说临洮话的。大家笑言:革命同志来自五湖四海。

1953年,国家教育部对全国各地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调整和学制改革,兰州的工校、农校和临洮县的农校初中部都撤销,归并到兰州市第三初级中学。经常站在校门口挥动着胳膊大声说话的中年人,是上级派来的杨去坡同志,他负责总务,并带来了2万元的办校经费。

杨老师从8月下旬开始就抽调了兰州农校的会计、总务干事、采购工人,忙着整修教室和办公室。一部分教室是利用庙宇的殿堂稍加装修而成的,采光和通风都不太好,但也只能这样,毕竟经费有限,课桌凳等等也需补充。国家百废待兴,物资并不充裕,所缺课桌短期内也采购不齐,着急的杨老师求救于兄弟学校,先借来一批旧课桌凳。经过一周多的忙碌,终于赶在9月初开学了,没有耽误学校开课。(www.xing528.com)

开学的第一天,有个身材中等、长相明丽、笑容亲和的女老师走上了讲台。这个讲台是青砖砌的,这可没办法,石料短缺,机械化的砖瓦生产还没有推广开来,青砖相当普遍——据说,新工艺方式烧制的砖瓦,由于温度高,氧化充分,砖坯里的铁,全部被氧化成三价的氧化铁,所以呈红色,而传统方式土窑烧制的砖瓦,温度通风都不够,以氧化亚铁居多,砖瓦就是铁灰色。青砖上面抹了一层砂浆,因为时间久了,除了讲台边缘和靠近黑板处的砂浆还有残存,其他地方都露出了青砖,讲台也坑坑洼洼的。站在讲台上的甘淑纯老师刚刚从河南大学毕业,还没有来得及回武汉向家人告别,就响应祖国的号召,离开了熟悉的中原大地,踏上了西行征途。此行的目的地兰州,不通火车,市内没有公共汽车,更没有柏油马路,这时候的沥青水泥太少太贵。

第三初级中学有四百余学生,全部在校食宿。教师多从兰州农校、工校抽调,不足的由省教育厅从应届大学、大专、中师学生中调拨,甚至还从高中生中补充。甘老师就是被省教育厅调拨而来的。由于物质条件不容易改变,学校就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多想想办法,跟省文化局电影队联系,无偿来学校放映电影,学校只出点租片费。这一天,甘老师还要和同事们一起组织学生去操场排队,看露天电影。令人高兴的是天气晴朗,想来从屏幕上扯开视线,抬头向天,满天的繁星会令人心怡,也会冲淡一些甘老师对身在武汉满鬓银丝、体弱多病的老父亲的惦念吧。

兰州中山铁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