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经时任校长李志成多渠道向社会、厂矿筹措资金和建筑材料,第一栋3154平方米的教工住宅楼开始兴建,翌年拔地而起。1987年元旦,50户教职工乔迁新居。
1985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陈光锋考入清华大学,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1986—1988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安定团结,提高了师生思想觉悟。
1986年,教育系统开始评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有7名教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34名教师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36名教师被评为中学二、三级教师。梁兰馨被选为中共永登县第七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1988年5月,学校被中共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校外教育先进单位。9月,张学梁获省“园丁奖”。
1989年9月,梁兰馨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康桂香获省“园丁奖”。12月,梁兰馨被选为中共永登县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1990年9月,教师朱素琴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校长张国祥获省“学校优秀体育领导”称号。
1990年秋季,作为县教学改革的试点,“单元教学法”(20世纪20年代美国莫礼生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法)的经验交流大会在永登一中召开。会议期间,由教师王仁武运用“单元教学法”施教的小说单元公开示范课,不但得到了专家和市、县教育界的好评,而且为全县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1991年1月,教师张自明被选为县政协第三届副主席。9月,张国祥获省“园丁奖”。10月,兰州市政府督导室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地督导、评估。检查验收合格,受到上级表彰。
1992年金秋十月,举行了建校50周年庆典,500多名校友和曾在一中工作过的领导、教师参加了庆祝活动,中共永登县委、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前来庆贺。
1992年11月,闫学胜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称号。12月,张自明又被选为县政协第四届副主席。
1993年,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9月,学校获兰州市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奖;孙秋林获省“园丁奖”。
1994年,学校实行“双休日”制度。是年,学校狠抓硬件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拨款210万元,教育部拨款15万元,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拨款139万元,社会集资30万元,自筹50万元,共筹集资金420万元。1995年元月中旬,拆除了20世纪50年代的旧校舍,校园改建工程全面启动。3月4日,3915平方米的教学楼和4012平方米的图书实验楼修建工程奠基开工,9月底,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年底,图书实验楼验收合格交付使用。10月,县上从引大灌区西槽乡划拨土地34亩办农场,1999年又收回。1996年硬化楼前广场7500平方米,建成中心花园和150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自此学校第一期修建工程全部竣工。
办学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1995年9月,学校获兰州市初中和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魏星斗获省“园丁奖”。1996年高考上线人数达137人,升学率22.8%,为恢复高考后的最高纪录,打破了10年中升学率徘徊不前的局面,教学质量跃居市先进学校行列,得到市、县的表彰和奖励。9月,张学梁被评为省特级教师。
1996年,为提高教学质量,全体教师开展“双三课”活动(即形式上的说课、讲课、评课,层次上的过关课、标准课、优秀课),业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被上级考试委员会命名为“全省自学考试优秀考点”和“省高等学校统一考试优秀考点”。(www.xing528.com)
1997年5月,新的一栋9828平方米(其中一楼铺面为1188平方米)家属楼动工兴建,1998年7月竣工。为贯通城内纬三路和修建南街草坛花园,经县政府协调,学校有偿划出地皮7000多平方米。6月,投资157万元,3423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奠基动工,1998年元月验收使用。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4月,学生宿舍楼前修建了2400平方米的大花园,栽种了国槐、玫瑰、云杉、侧柏、雪松、黄杨楸、丁香、榆叶梅等风景树,还种植了各种花草;6月,将原足球场改造为绿茵足球场;又制作了宣传栏、读报栏、标语牌等。9月下旬,新校门落成。学校第二期修建工程全部竣工。10月,被兰州市绿化委和园林局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化达标单位。12月,毛自亮被选为县政协第五届副主席。1998年9月,毛又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同时,杨永爱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语文教师评选活动中,获“优秀教师”称号,并被评为省特级教师。他与王仁武合著的《校园漫笔》一书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10月,学校被兰州市政府定为“542”工程项目建设学校。1999年3月,学校被中共兰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6月,在旧家属楼前纬三路边修建了584平方米带地下室的临街铺面。秋季,上级决定取消初中部,将学校建成兰州市示范性高中。同时,开设音、体、美特长班。9月,王仁武入选首批“222工程”(即兰州市培养跨世纪学科技术带头人工程),并成为兰州市第三批享受政府津贴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00年1月,甘肃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白玉岱(1964届高中毕业生),捐赠图书860本。9月,张永凤获省“园丁奖”。10月,在校门内草坛上建起了“升华”雕塑,在中心花园喷水池中树起了假山。
2001年元旦,校报《升华》创刊。5月,全县教育系统电脑联网“校校通”和多媒体教学开始推广应用。学校投资120万元,适时建设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会议厅、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和校园网系统工程。初步实现教学、管理及各种信息的资源共享,并为实现远程教育与互联网的接入打好基础。6月,最后一届初三毕业生中考六科成绩均居全县之首,获县上颁发的“初中教学金牌奖”,为学校初中教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7月,高考上线人数达341人(其中大专以上237人,高职104人),上线率为62.84%。8月,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定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同时,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编审高晨野(1962届高中毕业生),捐赠价值3200多元的十集成套图书。9月被中共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0月,翻修20副乒乓球台。12月,通过了兰州市政府“542”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跨入“兰州市示范性学校”行列。
2002年,综合服务楼(通称“红楼”)开工修建。6月,操场西侧的体育艺术楼也开工修建。10月2日,在校内足球草坪上,举行了场面宏大、盛况空前的建校60周年大庆活动。省委副书记、永登一中校友陈学亨在庆典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衷心祝愿母校师生学有所成,再铸辉煌。省、市、县领导,各地校友及在校师生共1100多人参加了歌舞联欢会、书画笔会、学术报告会、校友座谈会,并参观了校史展览。
2003年春夏,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师生齐心协力,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8月,完成综合服务楼的后续工程(楼内及阶梯教室的装修、配置和食堂的配套设施),装备了有400多座的阶梯教室,能容纳1000多人用餐的二层餐厅和有200多个座位的学生阅览室,秋季开学正式交付使用。通过借款、分期付款等筹资方式,增加了1个计算机教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多功能厅,使学校拥有2个高档计算机教室,1个电子备课室,1套双控闭路系统和2个多功能报告厅。
2004年,为解决学生住宿困难的问题,学校向教师借款修建了一幢五层共有108个房间的女生公寓。室内安装了钢架床,并配备了带衣柜、书架和写字台的综合壁柜。
永登一中建校六十周年庆祝大会
2005年6月,综合教学楼奠基修建。9月,完成足球场地、篮球场地、校园道路的规划、整治、改造以及设施的安装。并完成了学校舞台的建设。这年秋季,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学校聘请了三位外籍(菲律宾)教师来我校任教。在学生中开展英语口语交际、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了学校外语教学的内涵,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为了在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赢得社会、家庭的支持,开创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局面,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在教育环境与教育合力的打造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除了每学期必做的“民主评教”外,又聘请家长代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各项教育工作。使之成为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10月,学校再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2006年7月,综合教学楼、女生公寓楼按时竣工。至此,学校第三期修建工程全部竣工。10月,学校获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园丁奖”。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从2002年60周年校庆起,学校每年在五一劳动节前夕,都要举办一次大型艺术体育节活动(简称“艺体节”)。每届活动的开展都紧扣时代旋律,尽展学子风采。它对于整体展示和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才艺水平,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学习风气,构建高雅文明的校园人文环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其个性与特长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平台和途径。几年来,它不但活跃了校园生活,而且成了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大亮点。
2002年至2005年,随着教学设施的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班达43个,在校生达2786人。教育教学成果累累,三年迈出三大步,取得了每年净增百人的骄人佳绩。学校教学质量水平跃居全省前50名的行列。2003年本科上线数229人(增80人),升学率29.25%;2004年本科上线数突破300人(增71人),升学率28.44%,本科以上上线人数、高分层学生数都在全县名列第一,升学率在县属学校也是最高的。其中重点学校上线95人,占全县(包括厂矿学校)的42%,600分以上38人,占全县(包括厂矿学校)的53.5%,本科以上300人,占全县(包括厂矿学校)的40%。张耀文同学以全县理科最高668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2005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人数突破400人大关。
2006年,高考普本上线人数460人。学生毕业会考成绩也有较大的提高,优良率由原来的36.1%提高到42.6%,及格率由原来的90.8%提高到91.7%。
从1978年到2007年30年来,学校共向各高等院校和各类中专学校输送合格新生6660余人。在我校毕业生中,不仅有了省厅级、县处级和正副局级领导干部,而且有了教授和留学生、博士生、硕士生,有了学者,有了专家,也有了乡镇企业家。教师队伍中有了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中级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高考升学率屡创永登教育历史新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