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多次强调指出针灸学要走向国际化的趋势。1958年,毛泽东在杭州听取朱琏(即当代针灸学家,与鲁之俊同事)关于针灸工作的一次汇报后指出:“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要出国,将来全世界人民都要用它来治病。”在其他场合毛泽东也谈到“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各国都要用它。”鲁之俊对此深有感触,认为中国传统医学,尤其是针灸学走出国门是一种必然趋势。几十年来,鲁之俊遵循党的号召,默默地做着艰苦的铺路工作,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为我国传统医学针灸学走出国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鲁之俊深刻地意识到,针灸治疗所具备的简便、显效、快捷等特点易为外国人所接受,可以作为中医走上国际舞台的突破口,因此他十分重视中医针灸学的国际交流。他积极倡导帮助外国培训针灸学人才,同时派出本国专家出国弘扬针灸学。早在1956年初,鲁之俊全力支持吸收外国医务人员来中国培训针灸,在他直接领导下的针灸所就接待了苏联保健部德柯琴斯卡娅教授等3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观察;同时,开办了外宾室并为苏联在华医学专家进行针灸培训;同年秋季,朝鲜政府派出4人医学小组到中医研究院对针灸和其他学科进行为时1年多的考察学习。1957年,中医研究院派针灸专家叶心清出国,先后为苏联部长和也门国王治好顽疾。1975年,在鲁之俊的支持下,第一期外国医生针灸学习班开学,这个学习班常年招生延续至今,现已为世界各国培养输出了近万名针灸医生。这些事实充分说明,针灸学在国际友好交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针灸是中医里的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它将来的发展前途很广。”毛泽东的这一看法是由针灸学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因针灸学所具备的简便、显效、快捷等特点,深受外国医学专家欢迎,很容易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1956年,印度的巴苏医生在参观鲁之俊领导的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后表示,针灸疗法如此简单有效,这在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印度肯定会受欢迎。1958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以伟大国际主义战士、为中国抗日战争献身的柯棣华医生的名字命名的诊所中,巴苏医生率先采用针灸手段为印度人民治疗疾病,因其效果明显、收费低廉或不收费,就诊患者络绎不绝。此后,在巴苏医生的带动下,印度各地纷纷开展针灸治疗,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在海外的传播发展。
为了针灸学的弘扬与发展,进一步走向国际化,鲁之俊积极致力于针灸医学组织的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鲁之俊与针灸界部分同志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针灸学会。自1978年始,他曾担任过中华医学会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1985年,中国针灸学会升格为国家自然科学一级学会。20世纪80年代,为争取针灸学在世界各国的合法地位,维护国际上众多针灸医学组织的团结,他不顾年事已高,辛勤出访,做了大量的艰苦工作,终于在1984年促成世界针联筹委会成立。与此同时,在鲁之俊的推荐下,印度的巴苏医生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代表,当选为该筹委会成员。此后,他在力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于1987年在北京筹建成立了由当时40余个国家、地区和50余名团体会员组成的世界针灸联合会,他本人也成为这一国际学术组织的终身名誉主席。
总之,鲁之俊对当代针灸学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得到医学界的充分肯定,认为“他发展了一条有着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的中西医结合发展针灸之路,这也是一条实现针灸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www.xing528.com)
[1]魏稼,高希言.各家针灸学说[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2.
[2]鲁之俊.新编针灸学[M].重庆出版社,1956.
[3]胡志方,黄文贤.旴江医学纵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