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
陈矜,字宜武,号寓庵,江苏长洲人,茅山始祖,宋开宝四年(971)辛末进士,官侍御史。端拱元年(988)戊子出知明州,卒年68。熙宁七年(1074),孙谧请于朝,赐谥庄靖,追赠太尉。
二世
陈轼,官端明殿大学士,谥文贞。
陈轩,字公望,号白云,生于宋乾德五年(967)丁卯,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癸未进土,领明州禄事,官宣微南院使致仕,特进枢密直学士。卒于宋庆历四年(1044)甲甲,特赠银青光禄大夫,谥孝靖,追赠太子太保,加赠太子太傅。
三世
陈谧,宇康公,号颐董,生于宋明道二年(1033)癸酉,宋嘉祐八年(1063)癸卯进土,累迁枢宙直学士,寻加吏部侍郎,特进太子太傅致仕。卒于宋崇宁二年(1103)癸未,追封越国公,谥忠靖,追赠太傅,封吴越国公。
四世
陈秉,工部侍郎,谥康靖。
陈禾,字秀实,号致堂居土,生于宋嘉祐三年(1058)戊戌,宋元祐初(1086-1090)试国子监擢第一,元符三年(1100)庚辰进士,累迁右正言除给事中,谪监信州酒税使,被黜,筑室东湖二灵山,复召至拜御史中丞致仕。追赠中大夫,谥文介,加赠御史大夫,追封颍川郡公。
五世
陈曦,字元和,号雪窗,陈禾次子。生于绍圣元年(1094)甲戌,宋绍兴八年(1138)戊午进土,累迁礼部侍郎,除显模阁直学士,三十三年特旨迁礼部尚书。乾道八年(1168)戊子卒,赠太师,谥文忠,加赠吏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封郑国公。女适刑部尚书,甲村任三杰,赐凤冠霞帔,封鲁国夫人。
文革前走马塘上石牌楼
六世
陈深,字德源,号巽隐老人,生于宋政和五年(1115)乙未,宋绍兴十七年(1147)丁卯举制科,除建昌尉,二十年升右承奉郎,二十二年,改南昌军判官,二十四年,授枢密院编修。以忤秦桧意欲出卒融州,遂请挂冠而归。卒于宋嘉泰三年(1203),追赠中散大夫秘书少监,加赠正议大夫。娶右正言甲村任应麟女,适光禄寺卿。
七世
陈概,字少仪,号茅山道人,深公长子。生于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辛未,宋庆元五年(1199)与第槃同榜进士,七年迁左正言,使金还屈,时婺州处土吕祖泰上疏乞斩韩侂胄,被击,公抗章救之,得释。娶石桥薛氏,累迁太常少卿,升太常卿致仕。卒于宋端平三年(1235)丙申,谥文定,追赠正奉大夫工部侍郎,封定海县侯勋,护军,加赠太子太保,奉化县开国公。
八世
陈大有,字蕴之,号盘龙子,概公三子。生于宋乾道八年(1172),嘉泰四年(1204)甲子贡举,累迁光禄卿致仕。卒于宋淳祐十二年(1252),追赠左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封天水那公勋上柱国。
九世
陈铉,字伯鼎,号艮斎,生于淳熙十六年(1189),宋嘉定十年(1217)丁丑进土,累进翰林学土,以宣奉大夫致仕。卒于宋景定三年(1262),追赠正奉大夫,谥文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封永国公。
十世
陈琦,字廷用,号茹庵,生于宋嘉定二年(1209),宋淳祐七年(1247)丁未进土,累官端明殿学土同签书枢密院事,寻以宝模阁直学土,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于咸淳六年(1270),特赠太师,追封魏国公,溢正肃。
十一世
陈荀,字仲攸,号东皋,生于宋绍定元年(1228),宋景定三年(1262)进土,累迁侍讲,复赠中大夫显模阁待制。卒于元大德二年(1298)。
原紫来桥
十二世
陈应祥,字天祐,号眉庵,生于宋淳祐十二年(1252),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累迁太府监丞。卒于泰定三年(1326)。
十三世
陈观孙,字俊卿,号栋庵,为赡衮堂祖。
十四世
陈德泽,洪武十六年癸亥郡守马春请为郡宾。
十六世
陈彦鱼,号松壑,长适礼科给事中,次适江西按察司佥事,三适兵部侍郎。
十七世
陈厚锐,郡庠生。
二十二世
陈守德,庠生,大清定鼎,公乃隐居蓄发,足不下楼。
二十四世
陈瑞麟,右庠生;陈瑞光,国学生;陈瑞正,国学生;陈瑞飏,国学生。
二十五世
陈天挺(福房启后)、陈天炳(禄方)、陈天英(高房)、陈天豪(厚房)、陈天阶(仁房)、陈天衢(义房)、陈天忠(礼房)、陈天球(智房)、陈天柱(启后)、陈大元(爵房)、陈大康(齿房)、陈大成(德房)、陈开远,国学生。英奇单荦,慕杰烈之风。
陈文锦,国学生,例授登仕郎,性淳朴,笃于教友,自奉俭约,而周恤贫乏等小极慷慨。陈文言,赐奉直大夫,候选同知。陈文立,国学生。陈文备,贡生。陈运炯,国学生,果敢多才,排难解纷,由于天性,平生豪举,修古塚、练乡团,不胜枚举,亦群英之领袖也。陈运英,国学生,禀性孝友,好读书,不应举业,美须髯,严矩步,周恤贫乏无德色,接体寒素无倦容,聚书万卷,朝夕披览,以乐性情,乡党交游,莫不爱敬。陈运周,国学生。陈运发,国学生,赐赠初仪大夫,候选同知府同知。陈运斚,国学生,诰赠奉直大夫候选府同知。陈远然,诰赠奉大夫候选同知。陈运则,赐赠奉政大夫候选同知。陈运端,附贡生。陈运庄,国学生。陈运昌,国学生。
恭房下禄房
二十五世
陈天梃,国学生,覃恩上寿。
二十六世
陈开元,赐赠奉直大夫,布政使司理问加二级。
二十七世
陈文森,国学生,蜴赠奉直大夫布政使司理问加二级。
二十八世
陈远先,议叙八品。陈运臻,布政使司理问加二级,例授奉直大夫。
恭房下福房
二十九世
陈祖介,国学生。陈祖乔,国学生。陈祖南,国学生。
恭房下禄房(www.xing528.com)
二十九世
陈祖抡,国学生,襟怀夷旷操从,因心聪明绝特之士。陈祖提,国学生,善于音律。陈祖揄,郡右庠生,例授武德骑尉,善射精武艺,见义敢为不避嫌,怨晚年焚香省过,手执道经一卷,为明达人。陈祖撰,国学生,性轻侠而好客,善丝竹之属。陈祖授,邑佾生,例授修职郎,博学善辞章,精计然术。陈祖挻,国学生,五品军功,例授武德骑尉,居心纯厚,接物温和。陈祖揆,五品军功,例授武德骑尉,善草书,精骑射。陈祖持,国学生,性明敏,粘察有干才。陈祖扑,精技击,豪勇绝伦,以善射取入邑庠第一名。陈祖谟,国学生。陈祖训,国学生。陈祖谔,国学生。陈祖诏,国学生,诰赠朝刀议大夫候选府同知,平居恂,行勤俭,治家义方,训于恒,以礼义自持,绝不干预外事。陈祖识,国学生。陈祖国学生,候选府同知,诰授奉直大夫。陈祖埋,邑庠生。陈祖安,国学生,诰授奉政大夫,候选府同知。陈祖箴,国学生。陈祖辿,国学生,例授儒林郎,钦授六品州同衔。
三十世
陈烈滨,廪贡生,素拘谨事所生,父母以孝称,勤学好问,恪守儒索家风。陈烈宽,国学生,五品军功,天性刚直,有干才,重然诺。陈烈怡,邑佾生。陈烈鐈,议叙从九品,例授登仕郎。陈烈衡,国学生。陈烈昉,国学生。陈烈昭,右庠生。陈祖镛,议叙从九品,例授登土郎。陈烈昉,宣讲生。陈烈旌,国学生。陈烈铢,国学生,诰授朝议大夫,钦授九品同知衔加一级,赏戴蓝翎候选府正堂。陈烈盘,议叙从九品,例授登仕佐郎。陈烈盂,议叙从九品,例授登仕佐郎。陈烈载,国学生。陈烈仟,国学生。陈烈敞,例贡生。陈烈墀,国学生。陈烈型,国学生,赐赠奉政大夫。陈烈埰,例授辿功郎。陈烈本,国学生,敕授儒林郎,钦授六品州同衔。
三十一世
陈愈勔,毕业于四明法政学校。陈愈瀚,国学生,敕授儒林郎,钦授六品州同衔,宣统二年(1910)庚戌毕业于鄞县自治研究所,民国三年(1914)甲寅四明法政学校毕业。陈愈定,国学生,民国元年壬子选任天然乡乡董。陈愈钱,国学生。陈愈志,国学生,诰授奉政大夫候选同知。陈愈钦,毕业于文山二等小学高等科,任邺县天然乡乡长,同文小学校长。
三十二世
陈愈镒,民国三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五年,毕业于浙江旧守属县立甲种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八年,任同文小学校长,蒙鄞县知事钱人龙照小学教学褒奖规程第三条之规定特奖给一等褒状。十三年四月,鄞县知事姜若委任为天然区自治委员兼户口登记第十九区主任。三十四年八月,公选为鄞县天然乡人民代表会主席。三十五年五月,当选为鄞县第一届县参议员。次女佩籁,字蓉卿,毕业于上海私立同德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其三子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学土。陈愈镐、陈愈铃,毕业于文山二等小学高等科,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当选为天然乡人民代表。长女陈茂卿,字佩杰,毕业于螂县县立茅山乡村师范。
恭房下禄房
陈祖范,国学生。陈祖国,国学生。陈祖德,国学生。陈祖庆,例授登仕郎,分发江苏巡检使。陈祖爵,国学生。陈祖锋,国学生。陈祖慈,国学生。
宽房下高房
二十五世
陈天英,国学生。
二十六世
陈开科,国学生。陈开第,国学生。
二十七世
陈文规,国学生,贝也赠登仕郎。陈文澜,国学生。陈文治,国学生。
二十八世
陈运烽,国学生。陈运煊,国学生。陈运愷,国学生。陈运福,国学生。
二十九世
陈祖烺,邑庠生。陈祖墅,国学生。陈祖森,国学生。陈祖岳,国学生。陈祖泰,国学生。陈祖本,国学生。陈祖孝,国学生。陈祖睦,国学生。陈祖礼,国学生。
三十世
陈烈芳,国学生。陈烈蒽,国学生。
宽房下厚房
二十九世
陈祖绪,国学生。陈祖绍,邑庠生。陈祖绳,国学生。陈祖敬,国学生。陈祖治,国学生。陈祖沐,国学生。陈祖,国学生。陈祖泮,国学生。陈祖愉,国学生。陈祖忻,国学生。陈祖衔,国学生。陈祖勳,右庠生,五品军功,分发浙江省候选守备。陈祖培,国学生。
三十世
陈烈伟,邑庠生。陈烈佳,国学生。陈烈备,国学生。陈烈儒,从九品衔,性质忠厚,品行端方,和平处世,勤俭持家,生平以棋书自乐,绝不干涉外事。
三十一世
陈愈煜,毕业于浙江第四中学。
三十二世
陈隆才,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陈隆坤,毕业于上海声哑中学。擅山水画。陈隆宝,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配张氏剑逸毕业于上海高中。陈隆勋,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
宽房下高房
三十三世
陈贤定,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历任母校助教,上海市立第二师范教员,新六军政治部上尉科员,沈阳《前进报》编辑,长春东方出版社编辑主任,长春《前进报》上海特派员等职,配绍兴许氏,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陈贤达,正始初中肆业。陈贤任,肄业宁波中学。
信房下仁房
陈天衢,国学生。陈天忠,国学生。陈天庆,国学生。
敏房派
二十五世
陈天柱,国学生。
二十六世
陈开澄,国学生。
二十七世
陈运久,国学生。
惠房下齿房
陈开公,右庠生。陈文兆,那庠生。陈运锦,授登仕郎。
注:据初步统计,行五房自一代至三十二代(950-1946)的近千年中,共有进士10人,官吏48人,国学生、庠生、廪生等111人。限于案卷,不能把走马塘全村总计。
附:有关古代科举制度介绍
明清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考试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称“童试”,即是预备性考试,考生先参加州、县级考试,通过以后称为“生员”,又名“庠生”,俗称“秀才”。“秀才”又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国家按月发给伙食补助。其次称“增生”,不供给伙食补贴费。三是“附生”,初进学的附学生员。
第二步称为“多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叫“大比”,又称“秋闱”。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第一名叫“解元”,解,发送,意思是由地方考取了将发送到京城去参加“会试”,元是第一,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余称“文魁”。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即使“会试”未能考中“进士”,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第三步称“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又称“春闱”或“礼闱”。会试由礼部主持,参加会试的是全国各地的举人,录取的名额少的30余人,多则900余人,“会试”录取后被称为“贡生”,第一名叫“会元”。
第四步称“殿试”或“廷试”,参加殿试的贡生均能获取进士资格。殿试考中称“甲榜”,也叫“甲科”。出榜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连中三元”。
国学:西周设于工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分大学和小学。教育内容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小学以书、数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大学有“东序”、“瞽宗”、“成均”、“上庠”、“太学”等名称,又有总名,天子所设者日“辟雍”,诸侯所设者日“泮宫”。
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的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