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愈枋:鄞南走马塘科第名人,医学传承

陈愈枋:鄞南走马塘科第名人,医学传承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愈枋先生鄞南走马塘科第传世,名人辈出,忠房陈愈枋是杰出的一个。陈愈枋祖举耕读起家,至父亲一代,家境较穷,祖父无可奈何,叫儿子削发当个小和尚。母亲自幼好学,摸索了一些中医之道,擅长捏脱臼,治肠胃病,医喉炎。陈愈仿从小目睹母亲的医术,立志传承祖国的医学,救死扶伤。等到该上学的年岁,父亲经营木材略有积蓄,就供愈枋从小学、中学念到大学,考进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陈愈枋:鄞南走马塘科第名人,医学传承

陈愈枋先生

鄞南走马塘科第传世,名人辈出,忠房陈愈枋是杰出的一个。陈愈枋祖举耕读起家,至父亲一代,家境较穷,祖父无可奈何,叫儿子削发当个小和尚。不久,父亲离开晨钟暮鼓,做小贩,又学生意,经营木材。手头宽余以后,父亲造了四间一弄楼房,买了一些土地。母亲自幼好学,摸索了一些中医之道,擅长捏脱臼,治肠胃病,医喉炎。捏脱臼,熟能生巧,越捏越准。治肠胃病,她自制的特效药,用跣焦的锅巴为主要原料,制成药丸,能治疗肠胃拉泻和消化不良。治炎症,用土法制成的西瓜霜,即把西瓜对半切开,掏空里面,合成密封,一夜以后,西瓜皮上结了一层霜,这便是治喉炎的良药。陈愈仿从小目睹母亲的医术,立志传承祖国的医学,救死扶伤。

等到该上学的年岁,父亲经营木材略有积蓄,就供愈枋从小学、中学念到大学,考进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是由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改名而来,1917年是“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7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1930年同一济医工两科扩展为医学和工程学,1932年9月,由著名医学家翁之龙接任同济校长之职,遵循“严谨求实”的学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学校的《同济杂志》和《同济医学月刊》—直出版到抗战前夕,在国内医学界有较大的影响。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促使陈愈枋勤奋好学,成了一名高材生。在学校读书时,陈愈枋结识了同校数学专业的陈毓环——一个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学习和工作的优秀生。他们相互勉励,成绩名列前茅,临毕业时都成为本专业的尖子,而且是一对难分难舍的知心朋友。从大一到大四,陈愈枋高挑的个子,瘦削的身材,端正的相貌,以品学兼优毕业。毕业以后又留学美国。回国后先在苏州医院工作,后分配到南京医院,后又被南京第空军医院选中,并出任该院院长。在这个国民党军界的大医院里,陈愈枋用他学到的医学知识和日积月累的临床经验治病救人,又为人善良,性格刚直,所以在军界、政界都很出名,人称“空军医院一把刀”,以后又荣获科学医报社赠送的“医界之光”银杯一套。

正当事业顺利进展之时,1937年7月日寇发动侵华战争,战火烧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空军第三医院抬进了在雨花台紫金山中华门失守时撤下来的伤员。为了避免医院大楼成为日机轰炸的目标,他果断地下令降旗摘牌,又让他的妻子医院的护土长周君谋有秩序地组织人员躲进防空洞,在狭小的防空洞里继续手术,抢救抗日将土。敌机轰炸越来越激烈,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几次来电,催促陈愈枋即向安徽的广德、宣城、芜湖地区突围撤退。乘着防空警报声停息之际,陈愈枋突击召开院部会议,组织医院工作人员和伤病员撤离,因车辆不多,决定先让伤病员走,再安排医务人员家属中的老幼病弱者。医务人员则分两批,带着医疗器材和药品,随同伤病员一起离开。撤离中,八十八师送来一位血肉模糊、昏迷不醒的军官,陈愈枋在危急之中坚持给这位军官止血,作手术准备。本当想叫丈夫尽快撤离的周君谋来到手术室时,她深信丈夫的爰国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一起协助手术,直到取出这位军官身体里的三颗子弹。医院门口,退兵和逃难的百姓势如潮涌,空袭警报声、飞机轰鸣声、炸弹爆炸声和撕心裂肺的啼哭声,一阵阵此起彼伏,人们匆忙寻找藏身之地,混乱之中,许多难民钻进了医院的防空洞。接着,又是一阵剧烈的爆炸声,陈愈枋十分沉重地带领部下和伤员迅速南下到达芜湖,当他与妻子团聚时才想到家里所有的财产,甚至连一件换身的衣服都没有带来。

在空军第三医院任职时,一次蒋介石父子驱车到医院视察。蒋介石发现一张病床床单上的一个烧焦的小洞,责问床单为什么不及时更换,追查下拨的专款的用途。陈愈枋和颜悦色,连忙解释,并报告医院没有收到专款。蒋介石怒不可遏,大骂陈愈仿贪污,扬言要枪毙制裁。陈愈枋被关了禁闭,上方责令他老实悔过自新。晴天霹雳,堂堂院长,顷刻变为阶下囚。陈愈枋坚持自己的观点,决不在逆境中屈服。三天后,特工们开了笑脸,个个赔礼道歉,送他去医院。事实上,贪污这笔经费的是一个负责军需的少校军官,不白之冤终于真相大白。

陈愈枋故居

抗日战争时,陈愈枋出任在美国关岛联合国善后救济总暑医药专员,总署由支援抗日前线的七人组成,也叫七人领导小组,他分管联合国医疗物资的接收调拨。关岛是抗战医药物资的集散地,世界各国支援抗战的药品、器械等由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到目的地。陈愈枋负责接收后,再安排国内的抗战部队从这里运走分配的东西。他工作十分负责,无论是国民党部队还是八路军新四军部队,都一视同仁,公道地把医疗物资按规定分给他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意次,关岛9号仓库一大堆,物品不翼而飞,这堆编号为H-3的贵重急救药品,只有八路军的一位将军和美国的一位商人接触过,丢失的时间与那天美商装货的时间吻合。那么是不是装货弄错还是其他原因,或者故意偷窃,陈愈仿冥思苦想着。后经几人协力排查,大家把疑点集中在一个美国商人德莱逊身上。陈愈枋连忙写材料诉讼这卑劣的行径。德莱逊不服气,他气焰嚣张,却诬陷八路军的一位将军。陈愈枋当场拿出码头工人帮助德莱逊装货时的证明材料。德莱逊出尽洋相,暗示陈愈枋高抬贵手,将重金酬谢,遭到了陈愈枋严厉的训斥。他以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表扬。

1949年1月,解放战争之中,国民党要害部门向台湾撤离,陈愈防接到了第三空军医院撤向台湾的命令。当时陈愈枋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几天来,他边喝闷酒边与妻子商量,因为陈愈枋是个孝子,去不去台湾得听住在一起的父母的意见。想不到父母执意不去台湾,而且要陈愈枋和妻子也不要去。

上级规定去台湾的口子越来越近,他左思右想,终于理出了头绪,他以陪父母回宁波老家为理由——这个理由既不会引起进医院的特工人员怀疑,招来杀身之祸,又迎合父母的意见的决定。他急忙整理随身行囊,陪同父母乘轮船来到鄞南走马塘。

1949年5月,宁波解放,陈愈枋家按照土改政策被划为自由职业兼小土地出租成分。接着,妻儿也来到走马塘。

当时陈愈枋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齐腰的孩子,周围还有一大群尚无自食其力的亲属,一算共有21人,沉重的经济负担逼迫他不得不考虑挣钱养家糊口的问题。困境之中,他接到了一位老同学的来信,要他与妻子去武汉的解放军空军医院工作。陈愈枋思前想后,觉得自己从事军政时间太长,厌烦了部队医院,便没有启程。他不愿从军从政,绝不是放弃行医。他酷爱医学,视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忠孝之道驱使他与父母商量,决定在自家门口挂起诊疗所的牌子。由于陈愈枋的医术和名气,四周缺医少药的人们奔走相告,慕名而来,门庭若市。他为族人、亲友、同乡和邻村数以百计的病人以及土改工作队的同志解除痛苦,摆脱病魔,对贫病交迫的不收手术费、医药费、出诊费。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上海支援内地的国家重点建设投资项目山西太原附近的榆次市正在筹建一家经纬纺织机械厂。几月后,一封来自上海一位老同学的书信建议他作为人才去榆次,对方承诺给予高薪和优惠待遇。陈愈枋左右为难,压力重重。一来家乡叔辈们的反对振振有词:“山西是一个穷苦地方,连大米都没得吃,又有虎狼出没。”二来弟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去了美国,几年来杳无音讯。三来全家老小的生活靠自己行医实在吃力,最后还是懂世道的父母答应他去山西挣钱。(www.xing528.com)

榆次市地处晋中盆地,是山西中心腹地和交通枢纽,又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新中国成立前工业基础薄弱,1951年全市仅有国营工厂3家,私营工厂7家。当陈愈枋作为第一批筹建人员乘火车北上到达目的地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和恐怖的病菌。

陈愈枋故居北面

经纬厂占地面积270万平方米,分10多个车间,厂区分生产区和生活区两大部分,还包括剧院、体育场、饭店、商场等附属服务设施。陈愈枋面对恶劣的环境,却情绪乐观,工作劲头很高。他每天肩背医疗箱巡回在工地上,不管大病小恙,工伤事故,他都认真对待,仔细诊断,对症下药。厂部给他260元月工资,他仅留20元,其余一概邮寄走马塘家里。

不久,妻子带着小孩惊喜地来到榆次,他们寄居在一户农民的破房子里,享受着团聚的甜蜜和天伦之乐。三个月后,妻子周君谋协助陈愈枋,供职在经纬纺织机械厂医务室。医务室刚刚开办,比较简陋,添置医疗设备一时摆不上领导们的议事日程,连一架显微镜也没有,然而陈愈枋夫妇凭着高超的医术,照样顺利运作。他们不用X光机,光凭听简就能探出病人内脏的毛病,不用显微镜,照样看出皮肤上的细菌要不要消毒。为此,有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称呼陈愈枋是“铁听筒”,称呼周君谋是“显微镜”。由于他们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经纬厂经过三年筹建,于1954年正式投产,医务室扩大成了医院,陆续调进一些医生和护士。照例,家大业大,医院当家人可以考虑是医院前身医务室的创始人陈愈枋。因为国民党空军第三医院院长的经历,1957年,陈愈枋列入内控对象,院长在共产党员范围内物色。整风运动开始了,紧接着是声势浩大的反右斗争。由于陈愈枋在提意见中的直率、尖锐和周君谋的爽朗,他们被划成右派,一连串莫须有罪名和无休止的批斗打击,给他们造成不可弥补的政治压力和精神创伤。

1962年,陈愈枋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对医学的不懈追求,错划右派摘帽。

赴晋以来,陈愈枋一直与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研究生后留校工作的老同学陈毓环保持通信联系。60年代第一春,陈愈枋偶尔在《参考消息》上发现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计算人员中有中国籍科学家陈毓环的名字,一年后又在《参考消息》上得知陈毓环进入世界数学竞赛前六名的喜讯,陈愈初连夜奋笔直书给老同学祝贺。鸿雁往返,陈毓环给他寄来一本最新出版的《西史内科学》和橄榄油、加拿大面粉

在经纬厂医院规模越办越大,医院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陈愈枋被扣上“历史反革命”的高帽,受到“无产阶级专政”。一时,“陈愈枋是蒋介石的亲信”,“国民党安插在医院的军统特务”,“里通外国分子”(因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毓环的通信)等“罪名”甚嚣尘上。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声中,陈愈枋再次跌入低谷,他被责令打扫整个医院卫生,包括太平间。不久,大女儿隆香、大儿子隆周受到株连,也不明不白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接踵而来的厄运,陈愈仿的人生经受最难熬的岁月。他不但在政治上遭受诬陷,经济上也受到迫害,他和妻子的365元工资停发,两人每月只领到16元钱的生活费,扣去7元房钱,剩下的9元钱得维持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困境之中,陈愈枋百折不回,三年来,利用写“坦白材料”的间隙,喑暗研究医学业务。在太平间,一边躺着尸首,一边是陈愈枋为事业拼搏,年复一年,他呕心沥血地编写学术论著,不料被造反派察觉,足有半尺厚的根据他大半生从事医学事业的经验而写成的几十万字书稿。他大半生从小医学事业的经验积累被付之一炬,还背上了“与文化大革命唱反调”的罪名。无休止的揪斗示众,严重摧残着60多岁的陈愈枋的身心。然而陈愈枋要为自己申冤,要争取平反,要向上级告状。他几次带着几十万字的上诉材料,与妻子俩带着干粮和水,在儿子的搀扶下,步行到太原,上交省委接待站。在当时黑白颠倒的年代里,上诉材料如石沉大海。1976年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了,陈愈枋感到苦日子快熬到头了。一次,他在报刊上看到陈毓环应邀回国讲学,国家领导人陈慕华接见了他。陈愈枋迫不及待地向接待人员打听消息,因他未“解放”,而借故搪塞。直到1979年12月,陈愈枋终于在病床上得到了平反的喜讯,几天后,离别人世。不久,大女儿和大儿子也复出,经纬厂两三百人隆中国追悼陈愈枋,全场一片恸哭声,不少人来到他家,敬献花圈,默默致哀,凡是有良知的人们,都不会忘记陈愈枋从1951年到1979整整28年的付出和贡献,他应该受到全厂上下的尊重和怀念。

陈愈仿故居忠房位于走马塘的东北角。入口的小墙门别具一格,变形的罗马柱头的石库门和里面的西式木门等,蕴含了20世纪二卜年代主人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镌刻着辛亥革命五色旗构成主体图案的石质地板通气孔,十分精致。位于左边一间房屋的北头,有个方形的小间,直通晴雨天都能洗涤的河埠头。蹲在河边一眼望去,高耸的青砖围墙下面是密排的叠压条石,既作为地基承正,又能在伸出的石板下带船靠岸,营造了江南水乡闽剧的独特氛围,引人入胜。

陈意枋故居石刻

(陈万丰 邬毛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