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来自宁波市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调查报告,它用科学、严谨、翔实的资料、图表,将走马塘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1.区位、地理环境
走马塘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地处鄞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依傍奉化江支流东江,北距宁波市区15公里,西南临奉化江,与奉化市隔江相望。距姜山高速公路人口处4公里,距宁波栋社机场10公里。村落东口是同三高速公路,南北贯通鄞县大道等交通主干线。
中新屋前荷花池
据《鄞县志》记载,走马塘村地处北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为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达1374毫米。尤其在8-9月份,受秋雨和台风的影响,伴存洪涝及台风等自然现象,历史上也多有记载。
走马塘村内外的水系是其一大特色。修建始于宋代,历经千年才形成现在的网络格局。其源头主要来自西面的奉化江支流,背面与茅山北港支流相连。除了夕卜相的护村河,村内水池亦为数众多,据家多记载有72只池塘,现存的荷花池、蟹肚脐、石池头等均有百年历史。
2.历史沿革
护村河
相传走马塘君子河旁的堤塘原为唐代两浙兵马钤辖使张仁皓的骑从往来留下的奉化江干道。始祖陈矜,生于后唐(932)、北宋初年(开宝四年)登刘寅榜进士,北宋端拱元年出知明州,卒于官,年五十八,有善政,修葺鄞之东钱湖,奉化常浦堰等水利工程,疏通河道,造碶闸御咸蓄淡,灌溉农田,发展生产。当时百姓怀念他造福于民,立庙祭祀之,庙额为“忠惠庙”。陈矜逝世后葬于茅山。茅山海拔338米,据宋宝庆《四明记》记载,姜山在鄞县南三十里,茅山则在其西南五里,面积1161.6平方米。古代是奉化江上游的滩涂上的两座孤岛,姜山形如伏狮,故名“狮山”,茅山形如眠牛,故名“眠牛山”。茅山腰间有天一阁藏书楼主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墓一座,俗名“五台坟”。始祖陈矜墓在茅山东侧青龙山下,其子陈轩进士出身(太平兴国八年登王世则榜进士),随父亲明州任录事,为守父墓三年而不官,在茅山南两公里处定居繁衍,即为马塘陈氏先祖,至今已传至38代。
“四明人物盛才华,忠孝争称第一家。”千余年来陈氏家族以耕读传世,兴学重教,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子孙繁衍兴旺,是礼仪之望族,忠孝之门第。据《四明仓基陈氏家谱》记载,从宋代开始的历朝科举制度的乡试、省试、会试和殿试中,走马塘共出了76名进土,其中陈氏子孙同科同榜进士达40人之多,可谓父子同榜、兄弟同榜、叔侄同榜、三代同榜,现存捷报报单多处。当初官、地方官、学官等多达160人,仅“行五房”中的出国学生就有111人,其中载入《宋史》、《明史》的有5名,在《宁波地方志》中列传的有近20名。
君子河南段
走马糖陈氏家族以荷花为族花,村内池塘中皆种有荷花,另有石刻荷花图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告诫男女子孙,男为仕者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官要一清二廉。为民者,洁身而爱,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为女子者,亭亭玉立,楚楚动人。陈氏家族先人守诗书礼仪,尚忠孝节义,勤耕、勤读、崇尚儒学,以德高望重、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高风亮节著称于世,留下的历史事迹变成了今天的文化财富。
四世祖陈禾文介公,宋史列传专著书载,现复制悬挂在祠堂上。
忠孝里牌匾(新制)
遗忠堂牌匾(复制)
十世习庵公陈埙项荣归故里时,理宗敕赐家庙为“遗忠堂”(1240)。
一百多年前,西学东渐,重文兴教的陈氏族风仍然发挥重大作用。陈氏子弟在附近村落中首开西方教育的先河,兴办同文小学,培养了众多学子,其中就有中国第一代留学博士陈露芗。陈露芗又名树棠,自号甘圜老人,生于1876年,他学识渊博,不求官职,为人诚恳,清正廉洁,被后人传为佳话,1943年病逝于走马塘。
3.村落整体布局、山水营造
走马塘古村落的选址和整体布局善于利用自然条件,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陈氏先祖依据“天圆地方”的观念,挖掘河渠,兴建村落,形成了今天东西氏约460米、南北长约430米的长方形格局。四方河流将走马塘环抱其中。封建社会百业以农为本,水体为农业之命脉。据家谱记载,陈氏先祖挖护村河,将周围河水引入村中,修建“七十二池塘”,既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又可分隔和丰富村落内部空间。
走马塘四周为河流环绕,形成了强烈的领域感、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得陈氏家族的凝聚力历千年而不散。这方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藏龙卧虎,历代名人辈出。
树桥(现为石板,原为木吊桥)
村庄布局力求使水从西北角进村,从东南角出村。因此,走马塘将东江(奉化江四大支流之一)之水引入木寸西的君子河,又经东、南、北及各条漕浜将水源引入村子腹地。为防大旱时水乏断流,陈氏祖先在村内设置了七八条漕浜和十几条水塘,漕浜即用于饮水又可蓄水,还可将水引入到村庄脉络的各村民点。水塘则是蓄水库,双管齐下保证了古村落水的供给。
旧时鄞南江河不分,任潮汐出入。走马塘处在上游,东江洪水经走马塘后向东北流向奉化江,排泄便捷。
走马塘四周环河,过去有的大户人家沿河处还设置可以收放的木吊桥。
村东紫来桥(改建)
4.特色景现
河网池塘
护村河
陈氏先祖依据“天圆地方”的观念,挖掘护村河,形成长方形格局。整个水系外形平直简单,能蓄能排,亦能防洪抗旱,防火防盗。
荷花池
据家谱记载,村中有池塘七十二口,皆种荷花,最大的当数中新屋荷花池,占地二亩,用石砌成,呈长方形,在大池上架设两条小石桥,桥宽仅容一人,俗称螟蚣桥(即町步桥),大池遂一分为三。池旁飞檐翘角的中新屋古建筑群高地错落,和索雅的荷花相映成趣。
蟹肚脐
蟹肚脐为人工挖掘的池塘,呈圆形,形如雌蟹之肚脐,蟹子数量成千上万,寓意子孙繁衍不断。旧时蟹肚脐直通护村河,村民可从此乘船直达奉化江外出,所以蟹肚脐也是走马塘村内的一个交通枢纽。池边有蜿蜒百余米的石阶堤岸,村民在这里洗衣、择菜、挑水、聊天。沿池北侧的街道顺地形河道布置了百年诊所、老大生、吮衮堂等古民居。老屋高低错落,与它们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如同一幅画卷。池南穿过跳水弄和摸奶弄,便来到慕川公堂。池边有一颗千年古树重阳木,整个树干向池面倒伏倾斜与水而构成45°夹角,其下有石柱作为支撑。此木生命力极其顽强,每年仍抽枝发芽,是千年占村的象征之物。
蟹肚脐旁千年重阳古木
石池头
公禁碑
石池头
石池头是保存较好的小池塘之一,位于祖堂前,供族人就近用水。现为扇形,池旁竖一块公禁碑,刻有四排繁体字:“荡洗秽污,投掷废弃,堆积余岸,壅塞通沟。”可见走马塘陈氏家族祖先有较严格和完整的宗法制度,将具体的礼仪章程和行为规范刻在石碑上,形成公共约束机制,从而保证了家族的共同利益,这对今天的环保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居花窗
走马塘里现存住宅有60%以上是木结构房屋,包括有各种民居类型,有层层叠进的深宅大院,也有亲切怡人的独院小户。民居大部分采用传统土木制法,木结构承重,空斗砖墙维护。到了近代,西学东渐,有的民居局部吸收了西式做法,如采用砖墙承重、砖拱过梁等,创造了一种中西合壁的混合效果。民居外墙上总少不了开石花窗,宁波称“石格子”,即在一块完整的石材里透雕各种花纹的窗心,既防盗又可通风采光。受到登记保护的石花窗有六七十块之多,雕刻内容有人物、文字及吉祥祈福纹样等,风格生动形象、古朴粗犷。泉公祠东侧墙上有一对能开能关的活窗,是双扇仿木式石窗,青石雕成,刻有玉壁花纹,成于清代中期,是浙东罕见的石刻艺术品,被誉为浙东第一窗。
几何钱纹石花宙
“乾”、“坤”石花窗
祠堂老街
走马塘南部有一条中轴横线,轴线的中心位置就是祖堂,门前有石制旗杆夹,偏西有石池头。祖堂的前身为陈氏家庙,南宋赐家庙“遗忠堂”匾额一方,是陈氏家族祭祖的地方(又叫影堂),东西两旁,围绕祖堂各建造分支各房堂沿。走马塘陈氏至八世达到鼎盛,在走马塘,家乡陈氏起行第,就分东众和西众二系。祖堂以下,有东、西众祠堂。新祠堂(遗忠堂)是陈氏东众家族的宗祠,俗称东众祠堂;老祠堂是陈氏西众家族的宗祠,俗称西众祠堂。临河西有五脚祠堂(矞公堂),隔河东北有厚谦祠堂,惜已毁,故本村原有祠堂五处,现存三处,各房派堂沿四周林立,人丁兴旺。
在过去,走马塘是茅山乡的一个集市贸易中心。老街在村南横轴线上,东西长约百米,自清光绪年间有商贾、店铺卅余家,如源顺、三森、大生、裕泰祥、立大、永兴等小百货、南货、成货、肉类、点心商铺等。每逢阴历一、三、五、八日,四市商贾云集,买卖兴隆,为邮奉一带的贸易所。源顺馒头糕饼招牌,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现在排门装饰仍在,还有古老的鞋店、理发店等。
祖堂
老街
表1 村落文物遗存整体概况表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走马塘建筑遗存的类型丰富,其中以民居和祠堂为主体,分别占61.6%和26.7%,建设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国时期,少量为清初建筑。近代建成的典型民居占民居总数的38%,近代建筑占建筑总数的26.9%,比例较高且保存较为完整,说明走马塘建筑走在近代开放的前沿,深受东渐西学的影响,能为民国历史和建筑的研究提供较高的实证。祠堂在整体遗存中的比重为26.7%,比一般村落的比例要高得多,且建造时间为清代早中期。由此可见陈氏家族人丁兴旺,分支众多,旦一直有着崇祖重教、讲究忠义礼节的传统,在历史上曾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力,否则也没有能力和资格修缮祠堂。村中还有其他类型的公共文物建筑,如医馆建筑百年诊所、消防建筑济安水龙会、老街店铺等。尤其要指出济安水龙会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遗存,由陈氏家族共同捐资建造,并配有当时最光进的消防设施,时刻提防着古村落免遭火灾。它是中国近代消防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环节。
走马塘护村河内有前后两条轴线,一个村民公共活动中心。南部以一条东西横街为中轴线,中轴的中心位置是祖堂;北部以蟹肚脐为中轴横线;中心屋前荷花池为村内最具人气的地点之一。主要的文物建筑单体围绕这两线一点布置。沿南轴线布置较多的是祠堂,如祖堂,它是南轴线的中心,也是村中的礼制中心;如慕川公堂,其门前场地也是人气聚集的场所,还有陈氏祠堂及其后的泉公祠等。围绕荷花池布局的主要是多进多路的大宅,如前新屋、中新屋及其后的后新屋,还有水龙会和老祠堂。北轴线周围民居相对,如信保房、慈荫堂等。走马塘里的文物建筑就单体而言,有些保存得并不是很完好,由于历史的、人为的、自然的原因,总有或多或少的改建、加建甚至重建,但村落总体的路网格局及轴线关系还是较为完整,古村落的总体风貌没有被破坏,整体上还是和谐统一的。
1.民居类型分析
表2 村落文物遗存中的民居整体概况表】
从民居整体概况表可见,走马塘民居主要采用三合院形式,一般不用四合院。小户即普通民居采用三合院形制,独院独户,单体数量占总民居数量的56.25%,也就是说这样的独院式住宅是民居形制的主体。主要建造于民国时期。大户望族的官式大宅一般采用多进多路院落形式,建造于清代后期,单体数量占总量的25%。可观的比例说明走马塘陈氏人才辈出,且在宋代曾显赫一时,同时也可看出从前的以家族为单位、几世同堂、用多进院落组织的聚居模式,在民国时期慢慢消失,转变为以家庭为核心、独立的三合院的居住单位。
2.民居特色分析
民居形制及特色的空间组织方式
民居形制
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以走马塘为代表的宁波平原地区民居形制:以“一横两纵四明堂”的“H”形平面单元为基本模式,通过串联、对接、变形,形成各种变体,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一横”是指民居里的正房,“两纵”是指对称布局,夹着正房通氏的厢房。“横”一般位于“纵”的后半部,“H”形的主体结构平面与围合四周的院墙分别形成主次不同的四个天井,宁波当地人称天井为明堂。
主体建筑一般内部为木结构,外部空斗砖墙围合,双坡硬山形式的二层楼屋。沿明堂四周设檐廊,组织交通,遮阴避雨。正房多数为“一明两喑”三开间形式。明间做堂屋,宁波俗称堂沿,两暗为长辈的居室。两侧厢房房间数较多,一字排开,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正对明堂的明间用作居室、厅堂,暗间多作为房等附属房间使用。正房开间面阔4-5米左右,进深较大,深达11米,一层多数沿中柱分设成里外两间。厢房开间面阔3-4米左右。
长H形合院平而
南明堂最开阔,一般接近于方形,石板地面,为主要的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北明堂成东西狭长的天井院,种植盆景花草等;东西明堂,进深浅,南北更加狭长,主要用于厢房暗间的采光。有的民居在东西院墙上直接开窗采光,取消了东西天井院,简化成了“一横两纵两明堂”形制,也有只保留了南明堂的,形成纵深狭窄的三合院形式。
这种“H”形单进平面的基本模式通过两种方式的变化满足人口众多、结构复杂的大户望族的居住需求,营造出不同性格的空间氛围。第一种,院落纵向对合延伸,扩展成“日”字形平面,形成纵深串联的二迸院、三进院。共用的外院墙变成了划分内外院落的塞口墙,强调纵向轴线,墙上正中开设石框二墙门(仪门),位置和作用相当于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两侧为磨砖影壁,如后新屋、前新屋。第二种,院落横向扩展,主院和跨院并联,变成一横多纵的形式。纵向平行的厢房间距较窄,跨院纵深狭窄。通过风雨廊和透花隔墙将跨院隔成两三个小院,既方便生活居住,又弱化了狭窄感,丰富了庭院空间,如中新屋。也可通过串联和并联的综合运用,构成了纵横交错、院中有院的大宅。
小户普通民居形制则是将这个“H”形平面拉长变形。将原来的“横”短“纵”长的长“H”,拉伸为“横”长“纵”短的扁“H”,正房加长,开间数增多且均匀分布,无主次之分,两侧厢房开间小,一般为辅助用房或次入口门厅。围合成的南明堂,为南北短、东西长的狭长院落。同样用花隔墙将南明堂隔成亦断亦通的三个小院。中间院落正对明间和大门,左右厢房供生活起居,忠房和老流房是此类民居的代表。
特色的空间组织方式
民居入口设置有讲究。特色的空间组织方式主要体现在两处:
第一,多进多路院落式的大户型民居比较讲究中线对称关系,但民居的主入口处一般不放在院落的轴线上,而是在东南角的位置。东侧厢房的南端房间常辟为门厅,对应山墙上开入口墙门,当地称“青龙门”。墙门作为一栋建筑的门面做重点装饰,一般做成门楼式样,高出院墙,并有精致砖石雕饰。门内正对厢房木板壁,如同照壁一般,需向左转折才能进入,到达大明堂。小户型民居的入口位置较自由,既可放在对应正房明间轴线的院墙上,也可从厢房门厅进入。
前新屋二墙门
中新屋入口墙门
第二,民居内部交通组织有序,实用方便。大户型民居内部以檐廊和弄堂、风雨廊为主要交通组织形式,连接多进多路的纵横院落。形式上正房和厢房一横两纵联成一体,在结构上却脱开,各自有横竖独立的柱网关系,并留有一定的空当。两者一般都采用二层木结构硬山墙形式。厢房的檐廊直接连通前后明堂,厢房弄堂通向东西明堂,弄内沿壁置木楼梯上下。这样各自为政,一旦下雨,势必造成交通不使,弱化了明堂整体感,于是垂直于厢房延伸延伸出风雨廊连接正房。由于建造和交通组织上的便捷需要,正房檐柱一般会纵向对应厢房的一榀廊柱梁架,正房檐廊纵向对应厢房的开间则为弄堂。风雨廊一般从正房檐柱起,开间即为正房山墙与厢房廊柱间的空当,进深为一个厢房开间。这样就不需另加木柱支撑,利用正屋山面檐柱或山墙,以及厢房廊柱和檐柱承重,上覆出挑的双坡“人”字顶,并在正房山面与厢房廊柱间置前后两面槛墙以形成耳室。
后新屋风雨廊背面
后新屋风雨廊正面
正房与厢房平面上交接的减弱可能是因为正房进深过大,可深达11米,相当于厢房3个开间。正厢房的屋顶直接垂直交接必然导致交接处的厢房产生很多采光、通风不良的喑间。为提高厢房的使用效率,厢房与正房脱开,从而留出较大的空间给厢房采光。
风雨廊既起了交通联系的作用,又起了造型统一的作用。风雨廊将脱开的正房和厢房在立面上联成一体,取得檐口的平齐效果。风雨廊一层,廊脊与厢房腰檐脊齐平,若风雨廊两层,便可与环院设置的二层廊道形成回马廊,分层处加腰檐,拉齐檐前廊檐口,完成整体的屋面交接效果。
风雨廊下耳室隔断采用槛墙槛窗形式,与正房屋身立面风格统一,且都在檐柱排面上,所以从明堂看正房,开间由三间增加到五间,形成“三间两耳”的格局,无形中加大了正屋规模,使其主体地位更加凸出,如后新屋。
后新屋侧院风雨廊
风雨廊串联迂回住宅间。多纵平行的厢房之间也用二层风雨廊联系,下面旁砌塞口花隔墙,将狭长的跨院划分为南北两部分,隔而不堵,既削弱了狭长感,又丰富了院落空间,且和二楼环院廊道连通,雨天可上下穿行各个院落而不致淋雨。然而这样场景已不多见,现在的风雨廊被简化为双坡屋盖夹在两座建筑之间,屋盖下对应铺垫石板路阶。
特色的建筑形态和建筑材料
明堂里采用多种手法突出正房的主体地位
第一,正房屋脊高出厢房屋脊,并拓宽正房立面。
正房与厢房各自有独立结构柱网关系,采用二层木结构硬山墙形式。通过与厢房屋脊等高的风雨廊连接两者,并平齐檐口,形成统一的屋面造型效果。且在统一中求变化。正房屋脊高出,有的两侧正房山墙穿出檐廊屋面,做成单级马头墙形式,从而突出正房位置,立面上山墙垛头也成为明堂内的装饰重点。
风雨廊下耳室的前后隔断形式与正房次间立面保持一致,形成“三间两耳”的格局,立面开间由三间增加到五间,无形中加大了正房规模,也突出了其主体地位,如后新屋。
第二,突出正房屋脊装饰效果。
正房屋脊一高两底三段式横分,矮脊位于两端头,长度短,做法简单,仅为滚筒上叠砌瓦条;中部片瓦主脊高出两端矮脊一倍,长度约占整个屋脊的三分之二强,在矮脊上竖密排青瓦筑成。主脊两端头叠碶脊砖,面刷灰泥,并斜出微微翘起,呈鳌尖状,中央置大块方形或八角形脊心礅。
后新屋正房立面
后新屋沿河立面
不同形式的山墙面处理
第一,传统的封闭式做法。
因防火防盗的需求,对院墙进行加高围合处理。厢房山墙高出屋面和屋脊,并随屋顶坡度做成折线形阶梯的形式,称为马头山墙。山墙的阶数反映了主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一般有五马山墙、七马山墙,走马塘里则有多处为九马山墙。
还有一种简单的山墙做法,山墙人字形尖头砖砌成小方礅,并高出屋脊作为收束,当地人称山尖头。放礅加宽加高,顶上筑脊,两端弯曲起翘,形同羊角,俗称羊角头,起收束和分段屋脊的作用。
第二,独特的开放式做法。
羊角山尖头
防盗防火需马头墙,观景看人做南划(花)戗。在街道、荷池等村公共场地周围的民居,为了临街看人、面池观景,获得更好景观荷朝向,南山墙面采用硬山歇山的独特处理手法,当地人称“南划(花)戗”,使厢房山面成为了建筑形象的主角。山墙原本可依势做成阶梯状,上部留出人字形硬山墙头,此为传统的对外封闭格局。“南划(花)戗”形式则不同,在对应厢房二楼窗台高位置的山墙面挖出长度约为厢房正身通进深的方形坳口,露出一排雕花窗扇。“人”字形硬山墙头则向内缩进,山面顺势架起单披檐,坳口两侧的马头墙垛撑起出挑深远而又高高翘起的“戗角”飞檐,突出于平板的山墙面外。整个形态立体灵动,在封闭严整的山墙背景尤为抢眼,如同盛开的剑兰点缀在灰墙黑瓦的世界里。民居一般为一横两纵,“南划(花)戗”会成对出现,规模大者,一横多纵。以中新屋为例,四路厢房围绕大明堂对称布置,南立面上则出现四朵“南划(花)戗”争奇斗艳的壮观场景,可惜一朵已毁。更有甚者,取消了马头墙剁,木柱撑起“戗角”,二楼厢房三面开排窗,形如木结构的厅阁,一楼空斗外墙则像坚实的底座,反衬出二楼的“花戗”,更加飘逸飞扬。
中新屋临池三朵南划(花)戗
中西特色皆有的门楼
当地住宅的入户大门多采用门楼形式,并有粘致雕饰,以突出其重要地位。红色条石围成门框,门头青砖细作,整体突出墙面。从下向上,下枋、平座、字牌、上枋、披檐。下枋长方形,四周线脚勾勒成微突出枋面的月梁状装饰面,两侧垂雕花吊柱,平座由横向的线脚和托浑层叠砌成。平座之上为字牌部分,左右为兜肚装饰块,中间字牌内题宅院名。字牌围以镶边,形成凹凸线框变化。上枋之下还有一段细横枋,面上平雕成檐下挂落状。上枋做法同下枋,微突的方形装饰面和字牌对应,分成中间左右三部分。上枋两端垂雕花吊柱。再上为三飞砖逐皮跳出,其上架桁设椽,盖瓦筑脊。上枋与三飞砖之间加设牌科,即砖雕小斗拱,称为牌科门楼,如贵房门楼。
贵房牌科门楼
慈荫堂入口西式门楼
民国以后的近代民居其门楼形制中西合璧,独有特色。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外墙不再采用空斗砖形式,而叠砌承重,如慈荫堂入口门楼。红条石门框,上方门头分成上下两层,下部分为一整块红石板浮雕饰板,是整个门头的主体。石板面上用线脚分成三块,正中为主体,雕刻有5个古代人物;中间一人,后站二个举着屏扇的宫女;左边一人长胡子,左手拿有竹简;对称右边一人,拿树枝拐杖。整体造型突出于墙面,立体感和真实感很强,尤其是雕塑的两扇屏扇似乎都可以拔出,主体人物动态十足,衣襟袖带曲线流畅,这种高浮雕突出立体感的手法很可能是受到西方影响,可惜人物的头部被毁。左右两侧对称雕刻“孔雀戏牡丹”。红石板浮雕门头格局与传统门头中字牌、兜肚主次关系相呼应。门头上部为砖砌墙头,与石饰板比例对应,砌筑了三个方形凹面,内用砖斜砌成菱形花纹装饰。墙头与饰面之间有砖叠砌成勒脚线,尽心分隔。门头两侧砌筑悬空的砖壁柱,柱端以克林斯柱头和卷涡纹收束,对应传统门楼的垂花柱。总的来说,为中式框架形制,西式细节装饰。
慈荫堂门搂门头雕刻
充分利用石材
走马塘的民居大量采用一种深红石材,用在重要的承重部位和活动场所。院落地面采用红石板铺地,门框和柱基石用红石板,空斗墙基及沿河出挑成台阶埠头和边路的石板也是用红石板(如图)。因为青石板须从外地运来,价格昂贵,相对用量较少,可能出于装饰的目的,一般多用于廊下走道、柱下鼓登及门窗下槛处。民居的台基用青红两种石板,但各自作用不同。厚实的红石板做外包阶沿和柱基石,内填夯实三合土,其上再平整地铺填薄青石板,阶面上形成红灰相间的效果。
红石阶埠头
檐廊青红石板地面
外院墙一般开固定石窗,即在一块完整的石材里透雕各种花纹的窗心,既防盗又通风采光,亦称石花窗。走马塘石花窗多达60多块,花心内容丰富多彩,手法粗犷大方,独具一格,如信保房内的“乾坤”窗和中新屋西侧的“八仙”窗。特别是泉公祠东侧墙上有一对可开启的仿木石窗,堪称“浙东第一窗”。
民居内分隔院落的塞口隔墙上开花格窗。先在墙上挖出长方形的窗槽,用预制好的单色琉璃花砖拼接成各种形式的窗花填充其中,以绿色和蓝色为主。花格窗相对于石花窗面积要大得多,光线更加通透,体现院落间隔而不断的效果。琉璃砖彩纸华丽细致,窗花以重复几何纹为主,而石花窗则粗犷朴实,窗花题材更加丰富多样,独具匠心。
琉璃花格窗(www.xing528.com)
特色装饰构件及做法
廊下单步月梁普遍采用猫拱背形式
民居一层檐廊一般由廊柱支撑单披腰檐附加在二层楼屋正身而形成。檐廊空间开阔,进深可自由控制。廊下单步梁和两端高度不同,高一端插在老檐柱楼层位置,低一端梁头出挑并支撑檐檩。廊下梁身露明,要进行必要的修饰。梁身整体加工成弓形,下部上凹,边角刨圆,外形砍杀成的弧形,紧张饱满,极具动感,如同猫拱起的背部曲线,俗称“猫拱背”,这是浙江地区古民居的特色构件之一。月梁两端用梁托支撑,其外轮廓顺着月梁底部的曲线连接柱身,从而与月梁形成一个自然整体。檐柱柱头略有卷杀,并雕成圆形坐斗状,上施横拱或“丁”字拱,承托梁头和檐檩,檐檩与横拱间设雕花雀替板。
廊下的大木雕刻主要集中在梁托和替木及梁头的迎面位置,用回纹、卷草纹等雕饰。猫拱背下部上凹处往往顺着曲面刻卷叶纹等。
有的民居廊柱用牛腿加斗拱穿梁的形式支撑出挑梁头来承托屋顶。沿廊的每块构件都进行了细致加工,牛腿板上雕刻回纹花饰,坐斗变异成多边形宝盖。梁头雕刻兽首纹样,梁身做成猫拱背样式插入廊柱。
“猫拱背”月梁
牛腿木雕饰
双层槛窗
咯天堂内院
民居里除了正房明间设多扇格子门,其余开间普遍使用槛窗槛墙。
槛墙为木槛框,石板壁填充。槛窗内外两层,内层对内开启,整扇为透空格心花纹,上部没横披窗。外层为雕花木窗对外平开,窗轴下的窗臼也经过特别艺术加工,整体雕成花瓶、花篮等形式,两边一般对称装饰一对龙纹雕花翅板。
后新屋正房山墙垛头多层砖雕做法别具一格
后新屋正房山墙突出屋面,成为明堂内的焦点,墙垛头做了粘致的砖雕装饰。
上部浅雕为双垂柱式样,中间饰以钱文浮雕小挂落,中部磨砖挖小孔卷成双层佛龛这种内容的雕刻形式别处还未曾发现,独此一家。檐下部分垛头枋面分别浅雕如意玉带图案和植物纹样。
后新屋山墙垛头砖雕
1.祠堂的分布
走马塘占村落在四方护村河内有前后两条轴线,南部以一条东西横街为中轴线,在中轴的中心位置是祖堂,也是村中的礼制中心。祖堂的前身为陈氏家庙,南宋理宗赵昀,敕赐家庙“遗忠堂”匾额一方、是陈氏家庭祭祖的地方。东西各建造分支各房堂沿,东面有六房堂沿、月房堂沿、七房堂沿,西面前有四房堂沿,稍后三房堂沿,向西布置慕川公堂沿、象公众堂、克辅公堂、新祠堂(遗忠堂)、泉公祠堂、西房堂。村落北部也有一条中轴横线,以蟹肚池为中心,后面是瞻衮堂,其后是新堂,东面有宽房堂、市舶公堂、信房堂、贵房堂、是亦厅、老祠堂、星房堂、成思公堂、日房堂等。
瞻衮堂内院
走马塘陈氏到八世时为鼎盛时期,在走马塘家乡陈氏起行第,就分东众和西众二系。祖堂以下,有东、西众祠堂。新祠堂(遗忠堂)是陈氏东众家族的宗祠,俗称东众祠堂;老祠堂是陈氏西众家族的宗祠,俗称西众祠堂,临河西有五脚祠堂(矞公堂),隔河东北有厚谦祠堂,惜已毁故本村原有祠堂5处,现存3处,各房派堂沿四周林立,人丁兴旺繁荣。
瞻衮堂东南入口
走马塘里共调查了7个祠堂单体,分别是老祠堂、小堂前、陈氏祠堂(遗忠堂)、慕川公堂、泉公祠、祖堂、瞻衮堂。
2.祠堂的内部结构关系
走马塘是典型的血缘村落,一个村一个姓氏,一个宗族。血缘村落里最高等级的公共建筑是宗祠。宗祠是宗族的象征,它起着团结宗族、维护封建礼性的人伦秩序的作用。祠堂又是族长向族众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和家规、家法的场所。一个宗族通常要分几个房派,因此宗祠也分等级和层次。祠堂根据祭祀对象以及家族房派的等级不同分成数个等级。全宗族共同祭祀祖先的最高级宗祠叫家庙或祠堂,只有一个。房派的宗祠称为分祠或支祠,一村可能有好多个。有一些“祖功宗德”对宗族有特别大的贡献的,可建专祠。家族小房派内部祭祀祖先的场所称香火堂。香火堂绝大多数就在住宅的厅堂,仅仅在堂上的祖宠内供祭,也有少数香火堂独立出来,在住宅一侧,当地称为小堂前,家族成员一般都围绕着祠堂居住。
泉公祠内院
祖堂前身为家庙,是走马塘陈氏家族最早的祭祖场所,是等级最高的总祠。
分祠有老祠堂和陈氏祠堂。老祠堂是八世祖陈大有之宗祠,陈氏到八世时为鼎盛时期,八世祖陈大有与其兄陈大寅就分二系(西众和东众),起行第,西众建造宗祠,即为老祠堂。陈氏祠堂(遗忠堂),俗称新祠堂或东众祠堂,是陈氏东众家族的宗祠,历遭兵灾火焚,后人在原址重建,故称新祠堂。
支祠有瞻衮堂、泉公祠、慕川公堂。瞻衮堂又名“大厅”,“瞻衮”二字是为了纪念四世祖文介公陈禾。该堂是陈氏支派行五房的公堂,由十三世祖陈观孙公创建,祠内收藏了《鄞南茅山走马塘陈氏行五房谱》,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建。泉公祠又名光裕堂,系十世祖陈琦公所立的公祠,供奉八世祖陈大寅为始祖。最早建于南宋谆祐七年(1247),现为清代建筑。慕川公堂俗称小房堂沿,最早建造时间和建造人不详,现存建筑建于明末清初时期,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小堂前为陈氏二十七世祖星房家族内部祭祀祖先的场所。最初建造于清代,和中新屋建造于同一时期,原为砖木结构,倒塌后于1991年重建,为单间砖混双坡顶建筑形式,现在供红白喜事和为死者守灵之用。按照这样的规律,村里应该还有其他房派的小堂前。
3.走马塘祠堂的基本形制
占村落里的祠堂多为传统的合院式建筑,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前为大门,中为卒堂,后为寝室,加上左右厢房或廊庑,组成前后两进两院的建筑群落。享堂为举行祭祖仪式的场所,寝室供奉祖先牌位。走马塘村的祠堂如果从陈氏显赫的人文背景来推断的话,等级和形制应当较高,可惜大部分都由于历史久远,再加上战争、天灾等因素,屡建屡毁,建筑形制已经面目全非,保存下来的建筑遗构基本是清代建筑。
祠堂的规制视家庭人口的众寡和族产族田的多少而定。从相关文献记载和现场调查来分析,走马塘里的祠堂形制有两种。支祠一般为单进的合院形式、三合院或四合院,如瞻衮堂和泉公祠采用三合院,享堂三开间双坡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木结构,厢房双坡两层楼屋硬山。从现存的建筑遗构看,三合院式祠堂的人口不设在轴线上,而是在东西山墙设门。特别指出的是,瞻衮堂主入口置于东南角,从东厢房南侧山墙设门而入,即为青龙门,对应厢房的第一间作为入口的门厅。厢房二层山面做成“南划(花)戗”形式。从中可看出当地民居形式对祠堂的影响,也可推断该祠堂可能由民居改建而成。老祠堂和陈氏祠堂由于是东、西众的分祠,等级更高,采用四合院形制,建筑体量加大,内部院落更开阔,入口门屋气势不凡,彰显出陈氏家族的显赫地位。
基川公堂
慕川公堂一进院落现状
慕川公堂二进院落现状
等级较高的总祠采用两进院落形式,即“东西两厢房,前后两明堂(庭院),中间是穿堂,后面是正堂”的形制。但祖堂曾遭破坏,遗存下来的成三合院格局。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形制代表是慕川公堂,虽然是支祠,但据记载,该堂模仿了祖堂的原始形制。轴线上的建筑大部分被改建或重建,沿街单间门屋双坡硬山顶,两侧耳房被改建成二层砖混住宅,一进庭院较为狭长,尺度和做法接近大宅庭院规模,过厅进深较大,九柱八间进深,穿斗结构二层,明间逋高,面阔原为三间,惜西次间已毁。两侧厢房二层,直通一二进庭院,一层檐廊为前后交通组织,仅东厢房保持原貌。西厢房近代重建,建筑构造与结构相似,基本无木雕装饰。二进正堂已全毁,原址上建有座砖混住宅。
4.走马塘祠堂的建筑特色
三开间屋宇式大门
走马塘祠堂比较重视大门的形式,凸现其较高的礼制等级和地位。四合院形制祠堂正门为三开间屋宇式,双坡硬山顶,进深一般五檩,门扇设在中柱或檐柱处,每开间设一对门扇。明间的开间和门扇最宽,平时闭起,只有在祭祀、迎亲等重大时刻才开启。两次间设侧门,供平时出入。两侧贴墙壁保留完整的山柱,减去前后明间多余楹柱及金柱,在瞻下形成敞厅或门厅,使门屋显得更开阔和气派。门檐下两侧廊墙外开微八字,墙面和垛头均有精美磨砖雕花。正门通高一层,且高出两侧倒座,正脊较高,两端赘尾形翘起,中置方形脊礅,越发突出门屋其重要地位。陈氏祠堂正门仅保留山柱和中柱,门扇安在中柱处,形成凹斗式门屋。老祠堂正门门扇安在前檐柱处,保留山柱中柱和前檐柱,门屋内部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北向敞厅,兼备祭祀功能。
主体建筑结构显示明清不同时期的特征
祠堂主体建筑建于明末清初时期,一般采用清晰简单的穿斗式木结构。清代后期则为抬梁式木结构,梁柱构架简洁,装修富有地方特色。
泉公祠现存的门屋和过厅为明末清初的建筑遗存。第一进过厅三开间双坡硬山顶,进深较大,九檩前檐单步廊,每榀梁架均穿斗式木结构。横向上柱间均有高窄的穿枋联系,纵向上每个柱头均顶起一根檩条,檩条下紧贴扁高垫枋加强拉接。枋木均为原色,无多余雕刻。檐廊下采用猫梁形式,仅梁头有如意纹雕饰。过厅整体风格严整、开朗、简练,略存明代建筑遗风。临街门屋单开间五柱五进深,采用相同的穿斗式结构。祖堂享堂三开间双坡硬山顶,进深较大,八檩前檐单步廊。由此看出早期的祠堂主体一般采用穿斗式结构,进深较大,柱数多且密的格局似乎和民居有一定的渊源。
老祠堂正门
陈氏祠堂正门
其余祠堂单体均为清代中后期的建筑遗存,主体建筑均采用抬梁式结构。
慕川公堂入口门屋明代梁架
慕川公堂入口门屋明代抱鼓石
明间两侧梁架为抬梁式结构,内部仅有四根木柱,开阔的空间满足了祭祀的要求。山面采用穿斗式。主体梁架一般采用五架梁加前后双步梁的结构形式。承重的梁体采用的直月梁形式,独具特点,不将整块木梁砍成弧形,而是在直梁扁高木料的基础上,将梁身侧面突出,刨成半圆形,在靠近柱端两肩处卷杀而成。其他部分如梁身顶端、梁头及与木柱穿插处则保持方梁的截面形状,便于木料间的施工及咬合。所以走马塘祠堂的月梁看上去为两层,上部像多加了一层扁枋木,上下木梁之间川斗拱或瓜柱承接。如用斗拱,其最下大斗会装饰卷云、如意、花篮等纹路;如用瓜柱,其下端包合下层木梁上部,且削砍成鹰嘴状。
1.消防建筑——济安水龙会
走马塘中有一特殊历史遗存,就是济安水龙会,它保护着古村落免遭火灾。济安水龙会由陈松涛等发起,创办于清光绪年间。济安有“同舟共济,永保平安”之意。水龙会的消防设备是两支从上海购进的新式泵浦水龙,嵌有英国怡和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标牌。保存至今的一大一小两支“洋龙”都是以人力为动力,需要四人分两边用力将木杆压下,靠操作者的力度和速度来求得水压。这两支新式“洋龙”出水迅捷,喷射有力(“洋龙”现保存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1928年,村中数名热心公益士绅倾囊相助,在上海购得人力泵浦水龙头各一支,还添置了水带、太平斧、煤油灯、长梯、急救药箱、水桶等配套设施。
水龙会外景
水龙会内景
济安水龙会位于走马塘村的东北面,东邻中新屋,北靠老祠堂。现存的济安水龙会整体完好,建造于民国时期,最早是走马塘村的消防队驻地,没有大的翻修。整栋房屋坐北朝南,简单的砖混双坡顶形式。双开间布局,长约7米,宽约6米,建筑面积为45平方米。南面对称开两扇黑色木栅栏门,其他三面为灰砖承重墙,墙上不开窗,内部无隔墙,摆放一些旧式的消防用具。
济安水龙会是中国古村建设史和消防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实例。
2.医馆建筑——百年诊所
百年诊所是清末鄞南民医陈松涛的行医场所。陈松涛字定山,号松涛,他在走马塘兴建“贻谷堂”作为中医诊所。造“涵碧庐”以贮藏医书和古董,东侧辟有“守拙园”,旧时种植四时花木,阶草盆卉,在1959年左右的时候卖给了茅山卫生院。
百年诊所位于蟹肚脐东北角,南院墙门紧临村中主干道。院落整体主要以园林为主,呈长方形,房子主要集中在西南角,朝南有一排五开间的生活用房,靠东一间为伙房,有单独的防火墙,伙房进深较深,占廊道位置,入口朝廊道开;伙房通高,生活用房为两层的单檐硬山顶;生活用房前为诊所房即贻谷堂,为方形的歇山顶。贻谷堂内挂有当时的民国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浙大校长竺可桢、东南医学院院长郭元琦三人题写的“兄弟学士”匾额。
百年所园景
院门为一单开间门屋,位于南面院墙中部位置,与伙房相对;院门入口有一水池,边上有动物形状的假山石块,池塘与人口隔有矮墙,入口中心位置的矮墙上砌有雕刻粘美的镂空石窗;院东侧空地种果树、翠竹,萧萧瑟瑟,院西南侧,藤条茂密,别有意味,可惜院内有一古树“刺老虎”今年刚刚枯萎。
人口正前方有一椭圆形的水池,池中有动物形状石块砌成的假山,悔已倒;水池与入口间由高半米的矮墙围护,矮墙正对入口处砌有一块镂空石窗隔板,上面雕刻有粘美的花纹图案。院落南面靠右侧的墙上嵌有一块两面都雕刻图案的密实石板,外侧刻有“刘海戏金蜻”的图案,里侧刻有“福禄寿”的图案。
始谷堂
1.陈氏祠堂
即遗忠堂,俗称新祠堂或东众祠堂,是陈氏东众家族的祠堂。曾遭小炎兵灾,火焚后又在元末至正壬寅年(1350)再次遭毁,后人在原址重建,故名新祠堂。1999年元月曾由陈氏族人捐资重修东厢房并全部重新油漆。
祠堂位于走马塘村的西端,坐北朝南。西侧为君子河(船埠头),有约3米宽的水泥路相隔。南面临老街,西侧原为集市,现为围有院墙的开阔地。东临民居住宅及铺面,北面一墙之隔的是泉公祠堂。
祠堂原有格局为一进四合院,对称布局。门屋三开间一层,前有八字檐廊,两侧倒座三开间二层,二层与厢房相连通。左右厢房各三间一弄两层。祠堂享堂五开间,中间三开间是建筑主体,通面阔较宽达12.5米,两侧梢间面宽较小只有1米。对应两侧梢间上部的窄长屋面比主体屋面下降20厘米左右。一高两底,一长两短的处理手法既突出了正中主体建筑,又丰富了屋面造型。享堂保持原有的祭祀礼仪功能,右厢房作为走马塘及陈氏临时的小型历史图片陈列室,左厢房及倒座现空置未利用。
前门上有标志官品的八只门簪,俗称“木鼓”。中堂悬挂敕赐“遗忠堂”,东挂敕赐“忠孝里”,西挂“历代进士总目”,注联为“祖孙三学士,父子二侍郎”。
祠堂正厅内除保存有大量的祖宗牌位,还存有光绪年间大理寺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徐致祥书赠陈君孝“至行”匾额一块,另外还存放有陈氏族人私人供桌、坐椅等精致家具。
2.忠房
忠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医界之光”陈愈枋的住宅,陈愈枋曾任国民党空军医院院长,蒋介石败退到台湾时,他毅然回到了家乡,以后又支内到陕西治病求医,好善乐施。
忠房坐北朝南,建筑主体有两层重檐硬山顶,基本对称布局,中轴线上分别为院门、明堂、正房、后天井。正房六开间一弄,房前明堂用琉璃花隔墙分隔成三个小院。窗户石嵌板下的地板通气孔镌刻成辛亥革命五色旗图样。东端小院和正房的二开间已翻新成现代式样,陈愈枋的儿子现居住于此。南院墙在入口处有折角。西院墙呈折线型。北院墙临河,墙基与河坎合二为一。墙外用红石板叠砌成天地埠头,并设小门独户上下。对着小门在埠头平台上砌筑“L”形墙体,围合成一个洗涤间,墙上对外设有石花窗一扇,有利于遮挡视线,防止盗贼窥视,较有新意。后天井平面呈狭长梯形,西端间距大,上盖单坡屋顶,成为入户北门的过厅。
南人户院门形式独特,内外设有两个门头。大门框由红条石柱和石梁构成,石梁下雀替做成对称卷涡样,门头高出南院墙,砖砌横向长枋与线脚层叠而起。枋面上有浅雕成挂落状,两侧有砖雕垂花柱。南院墙里侧,复造门罩,两侧砌微八字砖垛,上覆单披檐。
陈氏祠堂门屋立面
陈氏祠堂享堂立面
陈氏祠堂四合院落现状
忠房门楼南侧外观
忠房门楼北侧外观
忠房北侧临河洗涤间
忠房中间小院内景
古村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仍居住着一定数量的居民,保持着一定的社会生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的不满之处也逐渐增加,古民居面临着拆毁和改造的压力,对遗产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少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新、改、扩建建筑或采用新材料,或采取现代风格,或改变原有结构;还有人改变古民居的用途,破墙开窗以作为商业用房,致使部分民居与传统风貌很不协调,破坏古村落原有风貌。
同时,气候的变化和树木的被砍伐,造成了山体植被逐年减少和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提高,古村落的水系原形逐渐萎缩。此外,垃圾的任意堆积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古村落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由于古建筑均为木结构,建筑密度很高,道路狭窄,防火能力薄弱,而且古村落供电线路老化现象严重,极易引发火灾,对古民居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为保持古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古村落的景观环境,使古村落更加健康发展,延缓其衰老,做到可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强古村落保护的领导
建立古村落保护委员会,将古村落的保护提到议事日程。
政府发布通告,明确规定古村落、古民居保护范围,并设立标志说明。
联系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对村内有价值的古民居建筑、历史遗存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文物档案,明确专人负责。
建议土地主管部门负资对古村落的建设活动进行管理。
2.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力口强管理
颁布符合古村落保护特点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对古村落严格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古村落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均按法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及时编制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明确保护、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和措施。如核心保护区,要严格控制室外装修和改扩建,严格限制其功能转变;建设控制区,要严格限定改造区域,严格保存古村落原有的肌理,严格限定拆迁范围,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风格、建筑色彩、建筑密度、容积等指标,严格控制改造速度;加强古村落的活力,保持社区的稳定等。古村落的主要建设活动须经过县(区)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文物等部门组织专门小组审查,并报告古村落保护委员会备案。
建立有效的监控制度,及时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并预测保护发展的各种动态,有效地了解和把握信息。
制定乡规民约,约束村民无序的建设行为,提高村民保护、热爰遗产的意识。
3.加强古村落文化遗产管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
逐步建立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对古村落、古建筑实行分级保护,对不同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跟踪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着重对古村落文化进行研究、展示,对名人故居、比较完整的祠堂以及具有价值的古建筑及其历史风貌采取政策保护和鼓励措施。
可以考虑采用建立古村落保护数据库,利用微机建档,方便查询。
4.建立古村落历史文化展示体系
挖掘、整理并建立以古村落为窗口的历史文化展示体系,其中包括浙东地区的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用作商业、民俗旅游和文化研究。具体有科举与新学陈列馆、鄞南风情民俗陈列馆等。
5.建立古村落保护专项基金
建立古村落保护专项基金,接受各种捐款、拨款、集资、管理税费,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保证古村落保护的正常运行开支。
6.成立民间保护协会
成立各级保护协会,由古村落各个财产所有者、管理部门、文化团体和热心古村落保护事业的人士参加,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指导保护工作。古村落保护协会的主要职能应是:反映古村落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和意见;遵照古村落的各项保护规章采取自律行为,相互监督;积极筹措保护资金,监督保护专项基金的使用;组织开展对古村落保护有关政策的咨询;开展各种文化交流。
7.培育稳定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人员和古建筑修缮队伍
对古村落的保护管理人员实施定期培训制度,培养稳定的技术管理队伍,保证古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同时,对参与古建筑修缮的设计施工队伍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古建筑的维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