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敏(中国人民大学)
摘 要: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将会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政治合作和文化交流。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也是“一带一路”西部大通道的重要地区,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的角度都符合双方的利益。本文在分析描述近年来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障碍,并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进行了分析,特别就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投资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哈萨克斯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10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已有6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一系列部门间合作协议覆盖“五通”各个领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6.3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超过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增速。双向投资也在不断增长,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增速超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增速。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66.1亿美元,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总额近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1]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建成投运,中缅原油管道正式运行,“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结果已经开始显现。
2015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6%,位列全球第三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1456.7亿美元,较同年吸引外资(FDI)高出100.7亿美元,首次实现直接投资项下资本净输出。2016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60亿美元,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961.5亿美元,资本净输出额为701.5亿美元。[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加快推进,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多双边务实合作深入推进等因素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因此,该倡议将通过欧亚大通道,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与欧洲连接起来,中亚地区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中亚国家和地区也将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亚五国[3]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与中国西北地区毗邻,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地区安全,还是外交、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发展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受到该地区部分国家官方层面的积极回应。例如,哈萨克斯坦提出“光明大道”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但是也有一些国家担心对中国的投资产生依赖,故而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因此需要我们对中亚国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中国优质产能与当地对接能够顺利实施。一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中亚地区,特别是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投资和贸易活动进行了研究。如李悦、杨殿中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4]许云霞、王颂尧对中国在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进行了比较,认为投资国别和行业都过于集中,提出了调整投资领域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建议。[5]
中亚地区转型经济体与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之地缘优势,一直与中国保持密切的经贸往来。中亚五国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多种矿产资源,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集中在油气、石化、电力、工程机械、铁路、电信及农业和畜牧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及实施以来,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15年,中国对转型经济体[6]的直接投资存量为233.2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2.1%。其中中亚五国的投资存量为80.9亿美元,占中国对转型经济体投资存量的34.69%;哈萨克斯坦50.95亿美元,占中国对转型经济体投资存量的21.85%;吉尔吉斯斯坦10.71亿美元,占4.59%;塔吉克斯坦9.09亿美元,占3.9%;土库曼斯坦1.33亿美元,占0.57%;乌兹别克斯坦8.82亿美元,占3.78%。对转型经济体的投资存量,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21.33%。但是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存量下降了25.1%,土库曼斯坦降幅最大,为70.31%;其次是哈萨克斯坦,为32.44%。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0.74亿美元,存量为91.45亿美元,均较2015年有比较大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初,中亚五国独立,中国与中亚五国陆续建交,并逐步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又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上合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1 2013—2015年中国对中亚五国投资流量及存量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据商务部网站,《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附表1、附表2整理,http://images.mofcom.gov.cn/fec/201711/20171114083528539.pdf。
由于中亚地区国家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以及历史传统的差异,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具有以下特征:
1. 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分布不均衡,并且波动较大。相较于东南亚及其他地区,中国企业对中亚地区的直接投资规模还比较小。201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流量为5.51亿美元,占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流量的4.03%,存量占10.78%;2015年流量减少了23.26亿美元,致使存量占比降为6.99%。从表1中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得到的中国直接投资最多,2014年投资存量为75.41亿美元,是乌兹别克斯坦的19倍。2015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下降到50.95亿美元;土库曼斯坦的投资存量则由2014年的4.48亿美元下降到1.33亿美元,波动比较剧烈,也体现了中国在该地区投资的不稳定性。2016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均有较大的增长。
2. 投资结构相对单一,集中在采矿、油气等行业。中国对中亚地区投资集中在石油勘探与开采、交通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五国还是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石油勘探开发、哈国石油公司的股权并购和加油站网络经营、农副产品加工、电信、电力、食宿餐饮和贸易皮革加工等。对吉尔吉斯斯坦的直接投资领域相对广泛,集中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农作物种植、金属冶炼、贸易、通信服务、动物养殖、食品和农业产品加工、运输、旅游、娱乐、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餐饮、轻工业、建筑等行业领域。对塔吉克斯坦直接投资集中在矿业、农业、电信、水泥等领域。对土库曼斯坦直接投资主要为油气、化工、交通通信、食品工业和建筑业、农业、纺织等。对乌兹别克斯坦直接投资集中在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煤矿、铀矿勘探开发,铁路和电信网改造,电站、化工厂建设,泵站、土地改良和制革及制陶等领域。[7]
3. 投资主体比较单一。统计显示,在该地区的投资主体为大中型国有企业,而在有的国家进行投资的中国小企业数量并不少,但投资额很低,并且十分分散。这和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我国的投资政策是分不开的。
总体上讲,中国对该地区的投资相对于中国对海外直接投资而言,无论是总量还是比重都比较小,并且也远远不及欧美国家在该地区的投资。仍存在投资领域过度集中,投资主体构成不尽合理等问题。由于多种原因,以往中国对该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够,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也不够充分。作为曾经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亚五国与俄罗斯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的联系都更为密切一些,即使是欧美国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中国。在投资环境方面,中亚地区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环境都相对较差。例如,从硬件来看,该地区基础设施比较陈旧,公路、铁路运力有限;从软环境来看,中亚地区的腐败和官僚主义比较严重。例如,2016年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清廉指数分别是25、22、21,其世界排名则为第151、154、156位,属于腐败程度较高的国家。情况稍好一些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清廉指数分别为29、28,其世界排名为第131、136位。另一方面,中亚地区与恐怖主义活动活跃的地区毗邻,个别国家政局不稳或存在潜在动荡的风险。加之中亚地区对于中国投资既欢迎又恐惧的复杂心态,诸多因素交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对该地区投资的风险与难度。下面我们将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分析中国投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中亚五国中,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不仅毗邻,而且双方拥有1780公里的共同边界线和24条跨界河流,还有5个正式开放的边境口岸,包括著名的霍尔果斯口岸和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部最大陆路口岸,双方在霍尔果斯口岸建立了跨境经贸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国和哈萨克斯坦1992年1月3日建交以来,在短短20多年间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三连跳”,成为国际上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典范。随着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成为彼此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新经济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一样,二者都注重发展交通运输潜力,并从整体上相互协调补充,为两国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一,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的现状。
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不断调整投资法,逐渐成为中亚地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同时,哈萨克斯坦也具有相对良好的营商环境。在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哈萨克斯坦在19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居第35位,并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进入世界前三位。统计资料显示,哈萨克斯坦的外资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例如1993年美国投资占哈国引资总额的76.05%(这一比例2013年下降到约10%)。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规模一直比较小,2003年以后才开始稳定增长,在哈萨克斯坦所吸引的外资中的比重也逐步提高,由1993年的0.39%升至2013年的9.35%。
在中亚五国中,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最多(参见表2)。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流量由2007年的27992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99599万美元,2014年小幅下降,2015年降幅则比较明显。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的走势。表3的数据则进一步表明,哈萨克斯坦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重要投资对象,2014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存量排在新加坡和俄罗斯联邦之后,位居第三。2015年虽然投资流量大幅下降,但是存量仍位居第四。
表2 2008—2016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流量和存量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附表1、附表2,第42—51页,商务部网站,http://images.mofcom.gov.cn/fec/201711/20171114083528539.pdf。
但是根据哈萨克斯坦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存量为28.5亿美元[8],占哈萨克斯坦全部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2.4%。荷兰最高,投资存量为600.2亿美元,占比为50.1%,美国排在第二位,金额为209.6亿美元,占比为17.5%。我们选取了2014—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情况的数据(表3),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流量2015年最高,达到189亿美元;2016年因为对以往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数量有所下降。但存量则稳步上升,2014年为924.6亿美元,2015年增加到1156.8亿美元,2016年增至1294.1亿美元,占同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5%左右。
表3 2014—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情况[9]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数据摘自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附表11,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jsj/tjgb/。
第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尽管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额的总体趋势是增加的,并且从长远来讲,这也符合中哈双方利益,但依旧存在较多的障碍和问题。首先,从中国方面来看,主要的问题有:(1)缺乏充分的调研,对当地的资源禀赋、自然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了解不足,企业盲目进行投资,因此遭受一定的损失。(2)投资的领域比较狭窄,投资主体的结构不尽合理。两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双方最初合作的领域集中在能源、矿产方面,而且赴哈投资的企业也主要是大企业,民间投资规模小,比较分散,抗风险的能力较弱。
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也存在一些阻碍中国企业投资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陈旧或相对不足,给中国企业的投资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交通设施,哈萨克斯坦的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为主,铁路货运占哈萨克斯坦货运总量的70%,但哈萨克斯坦国内铁路覆盖密度非常低,主要铁路干线之间缺乏联系。哈萨克斯坦公路路况总体条件较差,现有公路中大约只有37%的国道和9%的地方公路状况良好,大多数为三级公路,其相应的物流和仓储设施也不发达。
2. 政府部门办事效率较低,政策多变,行政干预过多,并存在官员腐败等问题。根据“透明国际”公布的数据,2014年,哈萨克斯坦的清廉指数29,世界排名为第126位;2015年哈萨克斯坦的清廉指数为28,排名为第123位;2016年清廉指数为29,排名第131位,与俄罗斯的排名相同。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哈萨克斯坦投资的软环境,增加了投资的实际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投资效率。伊万·沙拉法诺夫和任群罗曾就中资企业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满意度进行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表示不满意,这些企业普遍认为:哈萨克斯坦政府效率相对较低,行政干预明显,政策多变等。[10](www.xing528.com)
3. 哈方对于中国投资既欢迎又担心的复杂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投资。特别是一些哈萨克斯坦学者既积极评价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同时也担心这种投资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如对当地人就业的影响,对环境潜在的影响和破坏,中国居民以工作为由在哈滞留或移民等。更主要的是担心中国的投资会对当地经济和资源形成控制,民间这种情形更加突出,这成为中国企业赴哈投资的无形阻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文化、宗教习俗方面的差异以及对中国缺乏了解;哈萨克斯坦本质上是个小国,对大国具有天生的“恐惧”,担心成为“大国的附庸”;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需要进行平衡,从传统认识和产业分工上可能与俄罗斯的关系更紧密些。但由于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下跌,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哈萨克斯坦又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诸多因素交织,就形成了对于中国投资的既欢迎又担心的复杂心理,这种情形对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4. 哈萨克斯坦对外资特别是对投向农业、采矿业和服务业的外资设置了较多的限制。哈萨克斯坦规定在哈投资的外国企业要满足政府在产品、管理人员和工人所占比例上的要求。例如,在矿产领域,哈萨克斯坦对企业的股权转让明确规定:注册地不在哈萨克斯坦,但资产在哈国境内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转让股份时必须获得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批准。同时规定,国家具有优先购买矿产开发企业所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的权利。还规定,外国自然人和法人均不能拥有土地,只能租赁土地,并且使用期限也有限制。外资银行的资本份额不得超过国内所有银行总资本的25%等。此外,哈萨克斯坦对使用外国劳务有严格的限制,且获取签证非常困难,也抑制了中方企业的投资和劳务合作。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政局相对稳定,但是继任者问题所带来的困扰、中亚地区的宗教极端主义及恐怖主义势力对地区稳定的威胁,使赴哈萨克斯坦投资的政治和安全风险大大提高。加之双方民间的交流和沟通相对薄弱,阻碍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为了推动中国企业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投资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及信息情报的收集。大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一般会委托有关机构或派人实地考察,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大企业有实力和能力进行类似的操作,但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却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因此,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在这方面应发挥引导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已经开始为企业提供赴哈萨克斯坦投资的报告,一些研究机构及智库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这些信息均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国别投资报告及类似的研究报告大都侧重宏观信息,不够具体和细化。应进一步具体和细化到行业、部门以及地区和城镇,数据也要及时更新。可以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信息和情报收集上的做法。
第二,结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继续投资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领域的同时,还应开拓更多的投资领域。哈萨克斯坦也试图摆脱对能源和矿产的过度依赖,正在大力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以及进一步挖掘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并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此外,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或不足,因此港口、机场、道路的建设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政府决策部门还应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投资的方向。
第三,加强民间的交流,增进双方的沟通、尊重和相互理解。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居民大都为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与中国人民在文化、信仰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中方企业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人民的文化习惯、宗教信仰。另一方面,积极沟通,使对方了解我们的投资意图,特别是积极与当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和沟通,并与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间的贸促会、合作论坛及商务论坛的形式,加强中哈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向哈萨克斯坦人民介绍投资与合作成功的案例,改善中国企业投资形象。可以通过民间的文化、旅游交流,消除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不理解甚至敌视心理。可以借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开展两国之间的影视、文化、旅游、文艺以及其他各类官方和民间的交流活动。目前中哈两国在高等教育上交流频繁。哈萨克斯坦设有4所孔子学院,有11200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中国留学。
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传统领域例如能源、矿产等我们不再详细分析。经过赴哈调研,笔者认为农业可能是两国未来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迄今为止,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投资数额还很小,但恰恰因为如此,中哈农业合作可能是未来双方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前景的领域,这也符合双方的利益。
近年,哈萨克斯坦一直试图摆脱对油气能源产业的依赖,正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希望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希望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业,尤其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提高其优质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并提出“要使食品成为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因此,哈萨克斯坦政府高度关注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已经把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列入其中长期发展纲要,明确发布了“必须实现农业大规模现代化”“到2050年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增长4倍”的发展战略目标。[11]哈萨克斯坦的这种战略转变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投资机会。
哈萨克斯坦曾是苏联的“粮仓”,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其实际耕地面积2800万公顷,每年农作物耕种面积在1600万—1800万公顷,哈萨克斯坦农业生产能力可以养活10亿人。苏联解体后,原有的分工体系不复存在,哈萨克斯坦一部分农产品没有了出路,一时出现过剩并最终导致农业生产凋敝的现象。需求下降,资金短缺,导致哈萨克斯坦农业机械缺乏。例如,由于大型收割机的短缺,农场甚至无法按时收割小麦,初步估计每年有接近20%的小麦因为无法及时收割被冰雪掩埋,使农民遭受巨大损失。而收割的小麦也可能因为加工不及时以及仓储设施缺乏等问题,降低了等级,影响了出口。例如,中粮集团每年有30万吨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小麦配额,但由于哈萨克斯坦的小麦等级达不到要求,往往用不满配额。哈萨克斯坦希望通过引进国外投资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例如乳制品、肉类制品的加工等。哈萨克斯坦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作物品质高。哈萨克斯坦的牛羊肉品质优良,大部分为生态或有机肉类,价格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肉类低30%左右,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中国目前已经取消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肉类的限制,哈萨克斯坦2016年底已决定每年向中国供应5万—6万吨牛肉和30万吨羊肉。
哈萨克斯坦缺乏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加工的资金、技术和设备,而中国过剩产能促使企业“走出去”,双方的合作各取所需,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从长远来看,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需要指出的是,农业合作并不一定意味着直接在哈萨克斯坦种植农作物或发展畜牧业。由于哈萨克斯坦不允许外国人购买土地,只能租用土地,并且外国人租用土地期限最多10年。哈方一般不会提供较好的土地,而且俄罗斯、欧美、日本及以色列等国家已经租用了较好的土地。据哈国家经济部数据[12],哈萨克斯坦土地超过2.7亿公顷,其中农业用地1.008亿公顷,外籍土地使用者承租的农用土地总面积为6.53万公顷,占0.024%。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农用土地最大的承租国,租用面积为10236公顷,中国排在第五位,租用的农用土地面积为282公顷。租用土地并投资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对我们而言更有利,这也与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发展战略相吻合,实施起来容易得到哈萨克斯坦政府及人民的支持。因此,可以收购当地的农产品(畜牧产品),并在当地进行农产品的加工、仓储、物流投资。这样既可避免因土地租用问题带来的麻烦,收购粮食、牲畜等农牧产品也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
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具有实力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农业投资。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使富余的产能转移出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经济发展及工业化取得成效的同时,耕地数量下降,土地肥力和土壤墒情也逐年下降,环境形势也日益严峻。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推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并在一定条件下实行土地休耕,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国家稳定的重要问题,休耕带来的粮食产量的下降,这一缺口无法完全依靠国际市场,进口部分粮食短期内是可行的,但是进口可能无法保证粮食来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能通过海外农业投资与合作的方式,获得相对稳定且优质的农产品,既有利于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也可以部分保障国内的粮食需求,同时也减轻国内耕地减少及环境保护的压力。因此通过海外投资寻求和建立稳定安全的粮食来源,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哈萨克斯坦是中国企业农业投资较好的选择之一。
随着对哈萨克斯坦农业资源及比较优势了解的增强,中国企业也在逐步加大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投资。据中国驻哈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消息,中国企业正在就向哈萨克斯坦19个农业项目投资19亿美元进行谈判。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和中国中材集团签署了一项将哈农产品推向中国市场的联合行动计划,2016年中国企业在哈采购18万吨油菜籽和9万吨植物油。中材集团每年都将在哈采购葵花籽5万吨、亚麻籽8万吨、油菜籽10万吨和植物油9万吨。此外,中材集团还将在哈投资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首先将投资兴建年加工能力为4万吨的植物油加工厂。中富投资集团计划向油料作物加工项目投资12亿美元,日发投资公司计划为牛肉、羊肉和马肉生产项目投资2亿美元,中粮集团则计划为番茄和番茄酱生产项目投资8000万美元。
中国企业对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是中国企业拓宽对哈投资领域的积极尝试,当投资成果逐步显现时,也会对中国企业拓展对中亚地区其他国家的投资特别是农业投资,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往来从经济上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双方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从战略上讲,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特别是投资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地区间的合作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Jiang Shaom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China Propose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2013, this initiative draws much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Since the initiative was implemented, i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Located at the heartland of Eurasian continent, the five countries of Central Asia are also important area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to these five countries benefits both side not only from economical but also from political view. Analyz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obstacles of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areas, 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arguments in more detail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by taking Kazakhstan as an example.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Direct Investment, Kazakhstan
[1]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库,“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平台,https://vpn.ruc.edu.cn/www/ydyl/,DanaInfo=ydyl.drcnet.com.cn+。
[2]数据摘自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商务部网站,http://images.mofcom.gov.cn/fec/201711/20171114083528539.pdf;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3]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文中提及中亚国家均是狭义的概念,即指中亚五国。
[4]李悦、杨殿中《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14年第21期。
[5]许云霞、王颂尧《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新疆财经》2016年第4期。
[6]转型经济体包括:东南欧、独联体和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东南欧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黑山、北马其顿共和国等;独联体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7]详细资料参见中国商务部网站关于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指南。
[8]通过比较,读者可以看到来自中方的数据和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数据差距很大,事实上,中方和哈方双边贸易的统计差异也非常明显。
[9]我们选取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直接投资流量及存量排在前列的10个国家。
[10]伊万·沙拉法诺夫、任群罗《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评价及风险研究——基于69家中资企业调查研究》,《俄罗斯研究》2016年第4期。
[11]徐海燕《构建丝路粮食通道的若干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12]数据来自中国驻哈萨克斯坦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kz.mofcom.gov.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