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1年以来我省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认真分析民族教育艰难跋涉,执著追求,不断前进的动因,总结基本实践经验与做法,为民族地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继承、发展、发扬、创新各民族优秀文化,省委、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领导重视、社会各界参与、全民支持、争取更多经费投入,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使民族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也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加大政策倾斜与投入是甘肃民族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省民族地区大多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其中甘南州临潭县、碌曲县、临夏州积石山县等均属于国贫县,财政收入居全省最低水平,县市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杯水车薪。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依靠国家及省上的政策优惠和项目带动,大力推进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全面发展。先后实施的义务教育工程、贫三项目、中英项目、欧盟项目、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新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两免一补、内地办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专项工程,为甘肃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注入了大量建设资金,极大的改善了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水平,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有力的支持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有效缩小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
(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甘肃民族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省、市(州)、县(市)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始终把民族教育摆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作为振兴民族地区的头等大事,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康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大计,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尤其是把实施“两基”攻坚、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坚持“四个到位”(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奖罚到位,行为到位),确保“四个优先”(指导思想上优先、议事日程上优先、经费投入上优先、工作措施上优先),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
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扶持当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为了确保民族地区农牧区、山区、高寒地区和边疆地区民族学生充分就学,在实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各县竭尽全力为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也纳入免补范围,普及、巩固和提高民族地区、农牧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甘南州2005年拿出州财政收入的一半用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积石山县为了2010年全面实现“普九”目标,2009年在县财政收入3038万元的财力基础上,斥资3000多万元为全县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未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全面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碌曲县从2005年开始对学前和高中学生实行全免费政策,极大的提高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肃北县从2006年开始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住宿费的“四免一补”政策,并不断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实行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十五年免费教育;阿克塞县2009年也实现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十五年免费教育。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甘肃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基本普及了15年基础教育。肃北、阿克塞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投入力度大,教育发展速度快。阿克塞县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启动和构建了经济社会及教育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长效发展机制。
(三)从实际出发,创新办学模式,兴建寄宿制学校是推进农牧区民族教育发展的科学选择(www.xing528.com)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是甘肃民族地区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实现教育跨越的开创性工程和伟大实践。一经实施,其实用性和有效性立即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在广大的贫困山区和农村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其优势在于集中了有限教育资源、节约了办学成本、显示了规模效益、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提高了入学率,提高了教育质量。从马背学校到帐篷学校,再到寄宿制学校,是牧区学校教育实现的一次质的跨越,这一发展举措促进了农牧区教育从普及到提高,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变。尽管我省寄宿制学校建设仍层次不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甘肃民族地区教育的实践证明,寄宿制是适合地广人稀山区牧区自然条件的有效办学模式,在今后民族教育发展中应继续坚持并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完善,使其在民族教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按照“立足本地,大力扶持,全力挖掘本地人才,积极培养现有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师资培养思路,省、市州、县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农村教师队伍、薄弱学科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一方面通过招考、招聘等多种途径,想方设法充实教师队伍,全力缓解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课程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办学和教学的规范化。甘南州2005年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引进60名本专科教师,大大缓解了舟曲、迭部、玛曲等县教师紧缺问题。一方面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多管齐下,利用中英项目、二期义教工程等多种渠道,采取依托项目,扩大与发达地区的交流,教研部门送教下乡,名师骨干带动引领,课堂教学实践培训,校本教研,业务竞赛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行政干部及校长、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近年来开展了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甘南州组织各县和学校实施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200名本科教师培训工程”,70%以上的教师得到了省、州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学历结构,提高了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临夏州2005年在各县市校开展了“新理念、新课标、新课程、新方法、新技能”和师德教育为重点显得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每一位教师完成了不少于50学时的在职培训任务。同时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临夏州制订下发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学能手考核管理办法,使骨干教师管理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带动示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民族地区教师数量得到不断充实,教师施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推进“两基”攻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队伍保障。
(五)民族学校和普通学校合并办学,为丰富民族教育办学形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甘肃省民族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民族学生主要集中在独立设置的民族学校就读,汉族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学校就读,民族校与普通校同时并存,这种办学格局在方便不同双语模式教学的同时,客观上也出现了一些学校就读人数较少、学校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一些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探索创造了民汉合校的新模式。阿克塞县1998年以前共有中小学6所,分别设有普通中小学和民族中小学各1所,农牧区小学两所,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当地群众汉语普及程度的提高,阿克塞县本着“减少点数、扩大规模、集中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从1998年开始将农村校和民族校整合集中到县城,合并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民汉合校后除用汉语学习统编教材外,同时开设哈语文课,三年级以上哈萨克族学生需同时接受哈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教育,中小学均按年级或小班额开展哈语文教学,哈语文教学面达到100%。民族学生编班和课时安排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民汉合校后的县中、小学,不分民族,统一招生,各民族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同时民族教师与汉族教师交流机会增多,使民族教师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民汉合校优化了学校布局,使各类教育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得以统筹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为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教师培训等多项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使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得到协调发展,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六)一线教师甘守清贫、忘我奉献,是支撑民族教育发展的坚实脊梁
民族地区广大农牧区、山区自然条件艰苦,不少地方山大沟深,高寒阴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广大一线教师为了民族教育事业,为了一代又一代民族的未来,在办公住宿生活条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长期坚守工作岗位,甘守清贫、忘我奉献、矢志不渝,支撑了一个个村小和教学点,圆了大山里孩子接受教育的梦想。很多教师带病工作,加之学校编制有限,常常是一人身兼数职,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一天工作20小时左右,既是专任教师又是生活教师,特别是一些农牧区小学实行包班制,即当教师又当父母兼保姆,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双休日,但是他们坚持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用他们单薄的躯体铸就民族教育的脊梁,为甘肃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